做考勤的钉钉,正陷入一轮舆情风波。
据和讯网8月21日报道,8月第三周一个凌晨,钉钉CEO“无招”(陈航)巡查了一趟办公区域,发现工位上没几个人。就质问大家为什么提前下班?报道中称该消息得到多位IP地址为浙江的网友证实。
另据《潇湘晨报》报道,钉钉官方回应称消息不实,“事情是假的,至少自己没遇到过这种情况,CEO晚上也是要睡觉的。”
有意思的是,在当日消息曝出的凌晨0:03分,钉钉官方公众号卡点发了一条推文,标题是“加班,做了个让大家能早点回家的东西。”钉钉在文章中多次强调“加班”关键词,例如抽奖赠送的伴手礼也是“加班做的”。官方账号的运营者还点赞网友“标题取得好”的留言。
钉钉此前刚经历换帅风波不久,又陷入曝出这样的舆情。也有媒体文章认为,随着钉钉的“大而全”,逐渐被网友戏称为“杂货铺”。在AI加持后,钉钉审批流程反而更冗长,伊芙丽、好想来等大客户转投飞书,就连阿里参投的小鹏汽车,也奔向了飞书的怀抱。
做考勤的钉钉,为何会因自己的考勤陷入舆情风波?
钉钉换帅疑云
钉钉的前身是阿里试水社交、试图与微信叫板的“来往”,在与微信的对抗中最终落入下风。在经历一系列调整之后,钉钉在To B(面向商业用户)应用和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阿里副总裁、钉钉总裁叶军功不可没。7月下旬,阿里传出叶军(花名不穷)离职的消息,从陈航(花名无招)就任钉钉CEO一职,基本证实了传言属实。
叶军是钉钉的“老人”,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2006年进入阿里实习,一年后正式成为一名阿里人。先后在阿里软件、速卖通、阿里国际事业部、企业智能事业部等部门任职,主导了阿里内部多款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产品的打造,是浙政钉的主要设计者之一。2020年9月出任钉钉CEO,当时叶军给钉钉定下了“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叶军时代的钉钉,一直稳居行业第一,其用户规模超7亿,市场份额约32.7%,领先于企业微信(约25.4%)和飞书(18.9%)。截至2023年,钉钉付费日活跃用户(DAU)约2800万,付费企业数量达12万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58%,中型企业30%,大型企业12%。
从阿里云独立运营后,聚焦PaaS化与生态开放,提出“PLG+SLG”模式,通过产品驱动和生态合作深化企业服务价值。叶军通过AI商业化方案,专业版年费增加1万元可获得20万次大模型调用,专属钉钉增加2万元可得45万次调用,单次调用成本低于5分钱。全面接入大模型,覆盖17条产品线、55个场景,推出AI智能应用市场首批11款智能化SaaS。发布AI助理功能,支持聊天记录摘要、工作总结生成等,降低信息筛选成本,推出“敲一敲”解压功能,优化用户体验,回应界面复杂等疑问。
2023年的钉钉表现不俗,也让叶军多次公开声称“钉钉已经成为一款国民级应用”,其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超过1亿美元,达到企业软件公司“半人马”标准(订阅收入≥1亿美元)。这意味着钉钉作为一家企业软件公司已经达到了走上正轨的基准线,在客户签约、实际履约等实际经营情况上表现良好。
阿里“1+6+N”组织变革后,阿里多个业务被独立分拆出来,钉钉成为阿里“N”系列公司之一。2023年阿里新任掌门吴泳铭对钉钉极为看重,将钉钉视为阿里“四小龙”业务之一。
在叶军出任钉钉总裁期间,钉钉创始人陈航宣布离职。在AI火爆之际,阿里整体以AI优先,陈航又在2025年3月重返钉钉,也就有了坊间“陈航回归是为了做AI,而不是只为了钉钉”的说法。
有文章显示,早在钉钉创业期间,陈航本人就是个工作狂,对产品要求极其严苛,据说一天工作经常超过15个小时,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凌晨都是常态。
钉钉究竟面临什么挑战?
钉钉作为企业级协作工具,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高效沟通、协同办公和移动化管理等方面。在阿里背书的情况下,支持权限控制、文件水印等安全措施;低代码平台可快速搭建业务系统,适配鸿蒙等主流操作系统。
钉钉确实成为众多企业效率提升的工具,集成即时通讯、视频会议,尤其是支持300人高清会议对大中型企业有较大吸引力,同时钉钉在线审批等功能,减少纸质流程,外勤人员可通过移动审批/签到实现远程办公等功能丰富了数字化办公。
在数字化办公逐渐普及的今日,钉钉的管理数字化成为行业标杆,智能考勤结合定位与人脸识别,自动生成报表;多组织架构管理支持灵活调整部门设置,数据可对接薪酬系统,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
尽管钉钉现在行业一哥的地位较为稳固,但也存在功能复杂、网络依赖等不足。比如定位打卡、已读提示等功能易引发用户质疑被监控感;DING消息强制提醒可能模糊工作与生活边界,部分用户反馈焦虑感加剧。同时技术与管理也多少存在一定缺陷,如偶发卡顿/闪退影响紧急工作,代打卡、虚拟定位等作弊手段可能削弱考勤真实性,过度依赖考勤数据易导致形式主义。
教育部门也是钉钉应用一大场景,资深人力资源高培表示,教育场景下强制打卡容易引发学生抵触情绪,与企业微信相比缺乏微信生态互通,外部客户管理能力受限。“钉钉通过持续迭代,如6.5版本引入智能助理、多端适配,优化体验,但需平衡效率与人性化需求。企业应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功能组合,避免工具异化为负担。”
行业竞争加剧
除钉钉之外,国内还有多家协同办公领域平台,其中企业微信和飞书是钉钉主要竞争对手,这两家和钉钉一起被称为办公领域三大头部平台。
从核心定位来看,钉钉以“管理”为核心,强调自上而下的组织管控,适合中心化管理的企业或政府机构,功能设计侧重打卡、消息已读等管控需求。企业微信则以“连接”为特色,依托微信生态打通企业内外沟通(如客户管理),尤其适合销售驱动的行业,如电商、教培等。飞书的核心则是“协同”,通过文档、OKR等工具降低信息流转成本,目标用户为知识密集型或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如小米、蔚来以及众多商业银行等。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三大头部平台均推出了相关AI产品,实现功能与AI应用。
钉钉在2023年推出AI助理、智能报表等功能,强化大模型应用,但更偏向企业内部管理场景。企业微信在2025年发布5.0版本,推出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等AI功能,深度嵌入办公全流程,强调“无感化”体验。飞书以飞书文档、妙计等工具见长,AI应用侧重提升个人与团队的协作效率。
三大头部办公平台各有千秋,市场表现均相对出色。钉钉2023年注册用户超7亿,付费企业12万家,年ARR突破1亿美元,但2024年10月以后未公开最新数据。企业微信:截至2025年8月,接入企业超1400万家,日服务微信用户7.5亿,商业化依托微信生态快速扩张。飞书用户规模相对较小,但主打高净值客户,具体数据未披露。市场策略上三家有一定差异,钉钉销售驱动,通过渠道拓展中小客户。企业微信以资源驱动,借助微信流量抢占私域市场。飞书以产品驱动,以理念吸引数字化先锋企业。
针对屡被诟病AI能力落后,7月8日,钉钉发布了最新AI表格产品,这被视为陈航回归钉钉后的第一个大动作。也被看作是钉钉AI破局的关键。钉钉AI表格强调“表格即文档”功能,突破了传统表格限制,将文档、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直接嵌入表格,每一行记录均成为独立文档,实现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
这本是一场普通的新品发布会,发布时间恰巧在飞书AI多维表格发布的前一天,为此两家因为AI表格也开始了口水战。7月10日,飞书CEO谢欣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至少领先12个月”在互联网公司里,很少会出现高管公开怼竞品的情况。
飞书成了钉钉的主要竞争对手,飞书从钉钉挖走了伊芙丽、茉莉奶白、好想来等零售客户,今年钉钉也在反挖飞书的制造业客户,并以低价套餐+行业定制反制,两家竞争更甚。企业微信因为有微信庞大流量的引流,并不愿意卷入争斗之中,但企业微信的迅速崛起也逐渐蚕食了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
钉钉现阶段头部位置轻易不会动摇,基本盘依然稳健。但因为陷入换将风波一度面临挑战,好在近期阿里调整AI战略,将钉钉作为两大主力AI产品之一,从战略层面对钉钉进行了升级。
钉钉在市场占有率上领先飞书,2023年飞书年经常性收入突破1亿美元,商业化进度领先钉钉和企业微信。2025年以来飞书多维表格月活突破千万,成为继文档、视频会议后第三个达到千万级月活的品类,这一点上看钉钉和飞书各有千秋。
此次钉钉传出舆情风波恰逢8月25日钉钉十周年新品发布会,钉钉重构AI时代的工作方式,核心是将工作模式从“人找事”转变为“事找人”,通过AI深度介入,极大释放人力。这种模式将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和机遇,标志着协同办公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迈入“AI原生时代”,为整个企业服务领域开启了新的篇章。
不论怎样,企业服务行业将迎来一次质的变革。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