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郭一鸣-
昨日A股市场大跌,这是此轮牛市以来的首次急跌。有关下跌,市场流传着两句话:
1、牛市多急跌;
2、牛市中每一次调整,都是低吸的好时机。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急跌是倒车接人还是真的调整呢?如果这里是调整,那是否能低吸和加仓呢?
1、有关急跌
昨日市场的急跌,从倒后镜的方式看,有几个核心的因素:一方面,技术性调整压力的释放。市场自4月以来连续单边上行,期间未经历显著调整。至8月下旬,主要指数技术指标已处于高位,获利盘丰厚。一旦市场出现波动,资金兑现意愿强烈,触发程序化交易止损盘与散户跟风抛售,加剧下跌速度;另一方面,资金集中与虹吸效应引致结构脆弱。资金高度扎堆AI产业链,寒武纪等龙头单日成交额破百亿、股价一度超越茅台,对其他板块形成吸血效应,这种极端分化下,若热门赛道龙头振幅扩大,资金会快速从高位题材股撤离;此外,情绪面扰动与心理博弈。有券商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叠加A股 “股王魔咒”(寒武纪超越茅台后回调)的历史阴影,市场担忧情绪快速蔓延。这种情绪放大了抛压,导致市场在最后一小时加速下跌。
2、以史为鉴,牛市确实多急跌
回顾历史,A股市场素有“牛市多急跌”的特征,急跌往往是牛市进程中的一部分,而非趋势的终结。2006-2007年、2014-2015年以及2020年疫情后牛市当中,市场都有类似急跌的情况出现。
从牛市急跌看,多由短期因素触发,只要经济复苏、流动性宽松、产业升级等核心逻辑未破,调整往往是休整而非趋势终结。且反弹力度取决于资金轮动,若资金从高位题材转向低估值板块,更易开启结构性行情。
3、本次急跌究竟是倒车接人还是真正调整?
此次急跌更可能是牛市中的技术性调整,而非趋势反转:
首先,推动此轮牛市的核心逻辑并未根本性逆转。政策端“人工智能 +”行动等产业政策持续推进,资金端成交连续超3万亿表明市场吸引力仍在,机构普遍认为中长期资金风险偏好未显著下降;
其次,急跌本质是风险快速出清。集中调整比持续阴跌更利于消化获利盘、挤出局部泡沫,符合牛市多急跌的健康休整特征;
此外是,中长期趋势未被破坏。年K线、季K线、月K线的向上趋势仍在,且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比如AI 算力、光模块、稀土等板块在昨日逆势表现。
虽然这里可能不是趋势反转,但也需要注意的是:1、短期市场或进入震荡整固期,不排除进一步回踩,但这与牛市基调扭转无关;2、同时需警惕急跌是否引发杠杆资金平仓的连锁反应,还需留意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等外部扰动;3、可重点关注市场成交是否能维持在2万亿以上高位,而低估值的板块以及政策收益的板块能否接力等。
4、“倒车接人”该如何低吸和加仓?
整体看,此次A股急跌是牛市进程中的健康压力测试,本质是技术面超买、获利盘兑现、外部扰动与内部温和降温意愿共同作用的自我修正,结合牛市多急跌的历史规律,更可能是 倒车接人的机会。
对于不同的投资者,可有不同的应对参考:
1、仓位较轻且看好后市者,逢低分批布局。重点留意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本轮调整被错杀的优质股,同时可关注强势板块回调至重要支撑位的标的;
2、仓位较重者,无需恐慌抛售,重点检视持仓。对无基本面支撑、纯概念炒作且涨幅大的个股,反弹时调仓;对业绩确定性强、行业景气度高的核心资产,可持股观望;
3、如果是波段交易者,建议严控仓位,设置止损止盈,关注轮动机会但避免盲目追高日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