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郭聪聪8月28日,渤海银行(港股代码:9668.HK)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非息收入贡献显著提升,但受行业环境及政策导向影响,利息净收入微降,净利差仍处于低位,不过已呈现企稳态势,同时资产质量保持在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资产负债规模微降,核心盈利指标双增
截至2025年6月末,渤海银行总资产规模为1.82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00.40亿元,降幅1.09%;总负债规模为1.71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34%,资产负债规模均出现小幅收缩。
细分项目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达9544.22 亿元,同比上升1.91%,信贷投放保持适度增长;吸收存款总额为10041.85亿元,同比降低 4.01%,存款规模有所下滑。
盈利表现方面,渤海银行上半年核心盈利指标实现正向增长,经营态势良好。数据显示,该行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 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长3.61%,两大关键盈利指标的正增长,也为该行上半年经营业绩奠定了积极基础。
从营收结构分析,“利息 + 非息” 协同发力成为营收增长主要动力,其中非息收入的增长表现尤为突出。具体来看,上半年该行利息净收入 80.46亿元,同比微降0.43%;非利息净收入则从上年同期的50.65亿元增至61.69亿元,同比增加11亿元,增长幅度达 21.81%。
伴随非息收入的快速增长,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提升至43.4%,较上年同期提高 4.5个百分点。对于非息收入的显著增长,渤海银行表示,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围绕深化供应链生态、构建智能化司库体系、升级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三大主线推进工作,积极落实轻资本转型战略的成果。
净利差低位企稳,资产负债端优化管控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面临息差收窄压力,渤海银行的息差表现虽仍处低位,但已显现企稳态势。报告显示,该行上半年净利差为1.20%,同比上升 0.04 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为1.32%,同比下降 0.04 个百分点。这一态势的形成,与该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管理密切相关。
负债端方面,渤海银行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付息成本作为工作重点。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该行吸收付息存款 9580 亿元,同比上涨 6.05%,同时人民币存款付息率降至 2.03%,同比下降 33 个基点。受存款结构优化及市场利率下行双重因素影响,该行利息支出从 2024 年同期的112亿元下降至100亿元,同比降低10.34%,存款平均成本率也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渤海银行表示,这是因为在2025年上半年,该行一方面严格管控高成本存款规模,合理调整结构性存款占比;另一方面,重点下调三年及以上中长期存款利率,从定价源头减少利息支出。
资产端方面,利息净收入微降主要受“让利实体经济”政策导向影响。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为176.06亿元,同比下降 13.47%。渤海银行解释称,该行严格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政策,通过向实体企业和普通消费者让利的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导致资产端收益率同比下降,进而对利息净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资产质量保持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上半年,渤海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在合理区间,虽不良贷款指标略有波动,但风险抵御能力同步提升。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从上年末的1.76%升至1.81%,上升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172.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9亿元。
在风险防控层面,该行拨备指标符合监管要求,风险缓冲能力持续增强。报告显示,渤海银行拨备覆盖率从上年末的155.19%升至159.7%,较年初提升4.51个百分点;贷款减值准备达27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05亿元,计提充足,为应对潜在信贷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本充足率指标同样表现稳健,截至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24%、9.31% 和8.39%,均满足监管要求,为该行后续稳健经营、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撑。
上一篇:花呗联手19家博物馆打造“数字周边”:45款文物皮肤 让国宝“活”在指尖
下一篇:中信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5%,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元 中信证券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24% 中信证券2024净利润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