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陈天石与6000亿寒武纪:从象牙塔到A股之巅 “85后”陈天石与6000亿寒武纪:从象牙塔到A股之巅
创始人
2025-08-29 20:12:4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一家连续多年亏损的AI芯片公司,如何在一年内实现惊天逆转,成为A股市场最耀眼的科技明星?40岁的陈天石带领寒武纪上演了一场从谷底到巅峰的精彩逆袭。

2020年3月,寒武纪申请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披露,让市场哗然:三年累计亏损16亿元。这家被视为“中国AI芯片第一股”的公司,虽然拥有中科院背景和明星投资团队,但持续扩大的亏损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谁能想到,五年后的2025年8月,寒武纪不仅实现了单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的惊人业绩,其股价更是突破1500元大关,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一代“股王”。

这背后是一位40岁的科学家企业家如何将技术理想转化为商业成功的传奇故事。

芯片奇才

陈天石1985年生于江西南昌,成长于一个重视知识探索的家庭——据其早年访谈提及,父母均为工科背景,家中藏书涵盖计算机原理、电子工程等领域,这种环境使他自幼对硬件设计产生兴趣。

16岁时,陈天石凭借数学与物理学科的突出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为当年该班级最年轻的学生之一。

在中科大期间,他师从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陈国良院士与姚新教授,前者是国内并行计算领域的开拓者,后者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领域造诣深厚。

同一时期,其兄陈云霁的技术轨迹与他高度契合——陈云霁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岁获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

兄弟二人在团队内部提出“AI芯片”研发构想,主张通过硬件架构创新,解决深度学习算法在通用芯片上运行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而这一构想在当时面临双重挑战:一是技术层面,需突破传统架构的逻辑设计框架,建立全新的指令集与计算单元;二是市场层面,AI应用场景尚未明确,专用芯片的商业化路径难以预判。

为推进研发,团队申请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获得研发经费,在计算所一间实验室开展工作。

2015年,陈天石主导成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寒武纪”),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

公司名称“寒武纪”取自地质年代名称,象征“智能计算领域的技术爆发”,核心业务定位为“AI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以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提供。”

寒武纪的早期发展采取了“技术授权”模式(IP授权)。2017年,华为发布其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为这颗芯片提供AI算力的NPU,就来自寒武纪的1A处理器。这一合作让寒武纪声名鹊起,也验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登陆A股

2020年3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受理了寒武纪科创板上市申请。招股说明书中首次揭示了这家明星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市场为之哗然。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收入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和4.44亿元,而净亏损分别高达3.81亿元、4104.65万元和11.7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

陈天石选择了科创板的第二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尽管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但寒武纪的股东阵容却堪称豪华。

招股书显示,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中科算源(持股18.24%,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全资持股)、艾溪合伙(持股8.51%)、古生代创投(持股6.19%)。

此外,阿里创投持股1.94%,科大讯飞持股1.19%,联想创投等知名机构也在股东名单中。

IPO过程中,陈天石面临的另一大质疑为是否过度依赖少数客户。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0%、99.95%和95.44%。特别是2019年,公司对客户A的销售额达到2.08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46.65%。

上市前夕,寒武纪还经历大客户流失的挑战。2018年,华为海思启动AI芯片自研计划。2019年3月,华为在P30系列手机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搭载自研达芬奇架构的麒麟980芯片,宣布终止与寒武纪的终端IP授权合作。

这一变动对寒武纪产生直接冲击,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面对这些问题,陈天石在路演中强调:“公司对人工智能芯片的未来前景十分看好,市场足够容纳独立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股,开盘价高达250元/股,涨幅达288%,显示市场对AI芯片赛道的期待。

风口来临

上市后的寒武纪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在全球AI训练芯片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华为昇腾、百度昆仑等国内巨头也纷纷加入竞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天石带领寒武纪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架构创新是寒武纪技术突围的关键。

与通用GPU不同,寒武纪专注于设计专门用于神经网络计算的ASIC芯片。这种架构在能效比上具有显著优势,但需要构建完整的软件生态来支持。

陈天石采取了“软硬件协同优化”的策略。

2019年,寒武纪推出了云端AI芯片思元270,其峰值处理能力达到128TOPS(INT8),支持CNN、RNN、LSTM等多种深度学习模型。

2020年,寒武纪进一步发布了AI芯片思元290。2021年-2022年,其发布思元370芯片及云端智能加速卡。

其中,思元370作为寒武纪第三代云端产品,采用7nm制程工艺,是其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云端推理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

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公司持续优化和迭代了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统一的软件平台日臻完善。

与此同时,寒武纪还积极布局边缘计算市场,推出了面向智能驾驶、智能安防等场景的边缘AI芯片。这些产品与云端芯片形成了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端云一体的全栈解决方案。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随着人工智能热潮再起和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市场开始重新评估AI芯片公司的价值。寒武纪凭借其技术积累和产品进展,逐渐获得投资者认可。

得益于AIGC爆火带来的高算力需求,在云端智能计算市场,其与英伟达、华为海思等成为主流的芯片和加速卡方案提供商。

2023年,寒武纪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等多个重点行业持续落地,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实现收入超过1亿元。

业绩逆转

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进一步收紧,倒逼国产算力替代加速。这为寒武纪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交出了一份炸裂的成绩单: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5.3亿元,实现了惊天逆转。

分析业绩爆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大模型训练需求的井喷。2025年,中国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包括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的混元等。这些模型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而美国限制使得英伟达高端芯片获取困难,寒武纪成为了重要替代选择。

其次是国产替代政策的推动。2025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三大运营商AI服务器集采中,国产芯片占比要求超过60%。寒武纪作为国内领先的AI芯片企业,自然成为主要受益者。

第三是技术成熟度的提升。经过多年积累,寒武纪的芯片产品和软件生态已经达到了可商用水平。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方面,其MLU系列芯片在性能、稳定性和易用性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客户结构的优化也是业绩爆发的重要因素。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成功拓展了多个头部客户,尽管仍然存在客户集中度风险,但相比早期已经实现了客户类型的多元化。

在产品结构方面,营收中有28.7亿元来自云端智能芯片及其配套板卡与整机产品,占比高达99.6%。多年坚持与专注,终于迎来了市场的丰厚回报。

资本造富

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2025年8月27日,寒武纪股价盘中最高冲至1464.98元/股,首度超越贵州茅台的1460.66元/股,成为A股新股王。8月28日,寒武纪再度大涨15.73%,收盘报1587.91元/股,总市值达6637.46亿元。

若以28日盘中最高价1595.88元计算,寒武纪市值一度突破6670亿元大关。

根据公司2025年二季度财报,创始人陈天石持股比例为28.57%,据此测算,其持股市值最高达到约1905亿元,创下个人财富新高。

第二大股东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5.7%,对应市值最高达到1047.31亿元。

寒武纪员工持股平台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7.33%,对应市值488.97亿元。

第七大股东牛散章建平自2024年跻身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之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持股比例1.45%,对应市值一度达到96.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近期也带动了整个AI芯片板块的上涨。多家产业链相关公司的估值得到重估,创造了显著的财富效应。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寒武纪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

比如供应链风险。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等。由于集成电路整个行业链是专业化分工且技术门槛较高,加之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实体清单”,将对公司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一定风险。

国际化拓展也是寒武纪必须面对的课题。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但要真正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必须走向全球市场。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迭代速度较快,技术发展路径尚在探索中,尚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架构和系统生态。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产品,该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寒武纪表示,公司将把握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路线,推动技术和产品的迭代优化,以适应更多商业客户对智能计算的差异化需求,同时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进入各行业领域的战略机遇期,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以应对行业风险。

陈天石与寒武纪踏上的道路,鲜花簇拥,也夹有荆棘。奇峰之上,层林尽染,谁与争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粮油“迷你化”包装的消费逻辑 小包装粮油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我国粮食消费的深层次变迁。未来粮油市场只会更加丰富多元,大包装不会退出...
字节跳动季度营收达480亿美元...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字节跳动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营收达到了约 480 亿美元。 25%...
本周IPO审4过3!“链主”企... 泰金新能为新 “国九条” 发布后沪深交易所首个获受理的 IPO 企业,今日上会被暂缓审议。 本篇中,...
8月29日鸿博股份(00222... 证券之星消息,沪深交易所2025年8月29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鸿博股份(002229)因日跌幅...
“黄酒一哥”易主!会稽山最新市... 营收同比近乎持平,净利润同比小幅下滑4.72%,古越龙山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中规中矩的“答卷”...
古井贡酒2025上半年营收超1...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耀 图源:图虫创意2025年白酒行业半年报揭幕接近尾声之际,市场目光再...
国内试剂类业务承压 新产业上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丁爽)8月25日,新产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汽车之家再次被卖,海尔子公司成... 汽车之家正式易主,海尔系高管刘斥出任汽车之家董事会主席、董事、首席执行官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海尔...
营收利润双改善 晋西车轴多元布... 中经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西车轴”,600495.SH)近日发布的...
恺英网络上半年移动游戏收入降1... 8月19日晚间,恺英网络股份有限公司(002517 SZ,以下简称“恺英网络”)发布2025年半年度...
丢失A股“股王”宝座后,贵州茅... 茅台集团 视觉中国 资料图茅台集团拟30亿元至33亿元增持贵州茅台股份。8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酒...
苏宁易购上半年盈利4869.3... 8月29日晚,苏宁易购(ST易购,002024.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258...
比亚迪半年报出炉:营收3713... 8月29日晚,比亚迪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各项核心指标再创同期新高: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
“存款搬家”如何影响A股?|资... 文/中信建投夏凡捷、李家俊2019年以来,中国居民存款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2022年至2023年年中...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处于转型阵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摄影报道“零食第一股”来伊份2025年上半...
招行首提“AI First”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8月29日收盘后,招商银行(600036.SH)发布发布202...
国泰海通发布首份半年报,业绩大... 8月29日晚间,国泰海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国泰海通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释...
八位董监高集体降薪背后,硕世生...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南京报道8月28日,硕世生物(688399.SH...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增两成至37... 8月29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002594.SZ;01211.HK)公告,公司上半年实...
V观财报|中鼎股份上半年拟10... 【V观财报|中鼎股份上半年拟10派0.5元】中鼎股份公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46亿元,同比增长...
王传福的开心,郭台铭能懂 王传... 2025.08.29本文字数:132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齐琦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
V观财报|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涨超...   中新经纬8月29日电 29日晚间,赛力斯披露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同比...
富国基金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净... 8月29日,申万宏源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富国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24亿元,...
地方专项债可注入,16万亿PP... 继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土地收储、“清欠”等用途后,今年8月,财政部进一步明确地方债可支持存量PPP项...
V观财报|居然智家上半年净利降...   中新经纬8月29日电 29日晚间,居然智家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居然智家2025年半年度...
V观财报|赛意信息:五位共同实... 【V观财报|赛意信息:五位共同实控人计划减持不超3%股份】赛意信息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成...
客运发送量创历史新高,国铁集团...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摄影报道随着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和...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 8月29日,赛力斯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赛力斯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
比亚迪: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8月29日,比亚迪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3712.8亿...
营收增3成,股价却涨2倍,蜜雪...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钇璟图片来源:图虫创意8月27日,“魔芋第一股”一致魔芋(83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