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舆情危机笼罩,千禾味业业绩加速下滑 2025年千禾味业315被曝光了吗 千禾味业三季报利空
创始人
2025-08-29 21:06:01

“零添加”舆情风波令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禾味业”)业绩受损。千禾味业日前交出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0.81%,其王牌酱油产品收入也出现收缩。公司坦承,业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零添加”舆情危机。

该事件源于3月,有媒体报道称,在标识为“千禾0”的千禾酱油中检测出微量镉元素,随即引发消费者对检测结果以及“千禾0”商标是否暗示“零添加”的广泛讨论。尽管千禾味业迅速回应,澄清“千禾0”商标仅用于区分其“零添加”产品与“非零添加”产品,并解释镉元素来源于天然原料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此次风波仍对品牌造成显著冲击。

净利润下滑三成

2025年上半年,千禾味业实现营收13.18亿元,同比下降17.07%;实现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30.81%。

千禾味业主要从事酱油、食醋、料酒、蚝油等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酱油产品实现收入8.39亿元,同比下降16.09%;食醋产品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21.51%。

主营产品的收入收缩也反映在渠道表现上。上半年,千禾味业线上模式收入1.98亿元,同比下降29.2%;线下模式收入10.99亿元,同比下降14.06%。

近年来,千禾味业正是凭借“零添加”产品概念赢得市场青睐。尤其在2022年“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双标”事件后,千禾味业2022年、2023年业绩均实现显著增长。然而至2024年,增长态势未能延续,却出现明显回落。该年度千禾味业实现营业收入30.73亿元,同比下降4.16%;净利润为5.14亿元,同比下降3.07%。这也是公司自2016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副秘书长、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戟此前向新京报分析认为,千禾味业2024年业绩下滑,在于“零添加”红利的消退及海天味业的强势入局。他指出,千禾味业多年受益于“零添加”,2022年的“食品添加剂双标”事件后达到高峰。然而,随着整个调味品行业形成全面转向“零添加”的趋势,千禾味业“零添加”带来的市场优势逐渐减弱,边际效应递减。

深陷“零添加”舆情危机

对于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降,千禾味业解释称,主要是受负面舆情影响,收入下降,导致利润下降。

千禾味业所指的负面舆情,是2025年3月发生的一场风波。当时,有媒体称,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千禾、加加等13家品牌的“零添加”酱油,测试结果显示,标识“千禾0”的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检测出0.011mg/kg的镉。该检测结果引发舆情。有网友称,“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

事件发生后,千禾味业两次发布回应,强调“千禾0”商标仅用于区分其“零添加”产品与“非零添加”产品,凡使用该商标的产品均未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产品仅以食品原料生产。公司解释称,涉事酱油中检出的微量镉元素天然存在于水、土壤及各类农产品中,其来源为原料本身。

对于此事件,6月26日,在千禾味业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伍超群曾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产品标识,以更多更加透明的方式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企业和产品价值。

国家层面对于“零添加”标识的法规也进行了调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以下简称“新标准”),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项规定给相关企业留出两年过渡期,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

国家卫健委解读指出,很多预包装食品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事实上,“不添加”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此举容易影响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知。

这对一直以“零添加”为主打概念的千禾味业而言,又产生了明显影响。公司随后回应称,将严格按照新规要求,尽快完成产品外包装设计的调整,优先移除额外标注的“零添加”中文字样。

有多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新规的实施将影响整个调味品行业,相关企业将放弃“零添加”这一核心卖点,竞争重心将回归产品本质,推动行业逐步走向以品质为导向的良性发展轨道。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的集团高管层调整 美的集团高... 2025.08.29本文字数:76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王珍8月29日晚,美的集团...
浙商银行:拒绝内卷 向“低风险...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8月28日晚间,浙商银行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2025年6月末,浙商银行...
光明乳业2025半年报:核心指... 8月29日晚间,光明乳业(股票代码:600597)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在乳制品行业需求...
9月1日社保“新规”落地,专家... 倒计时1天,社保“新规”即将在9月1日落地,到底要不要交社保,很多老板和个人都在发愁。中国社会保障学...
桂林旅游扭亏 得益于欠款收回 ...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8月28日晚间,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
长城汽车:烧钱养电车 长城电车... 长城汽车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先说收入,长城汽车上半年收入923.3亿元,...
“存款搬家”加速!2万亿规模的... 7月“存款搬家”现象加速,近期引起热议。多份券商研报认为,居民部分存款正向基金、理财等资管产品迁徙。...
「茅台魔咒」,会重现吗? 茅台...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
甘肃千亿富豪,带着13倍大牛股... 从退伍军人到甘肃出生的千亿富豪,陈涛正在资本扩张中搏击AI浪潮。8月20日,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
零售业务收入“顽强”增长,招商... 营业收入下降放缓,净利润增速转正,招商银行上半年的整体业绩,相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出现了改善迹象...
中国银行上半年净赚逾1175亿... 中国银行(601988.SH)上半年净赚逾1175亿元微降0.85%,房地产业不良率升至5.38%。...
深耕产业 创新引领 华泰证券2... 华泰证券8月29日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31%;归属于母公司股...
智驾普及背后大赢家!地平线机器... 营收激增、毛利率领跑,地平线为智驾竞赛提供了一份阶段性的满分答卷。智驾平权的大赢家出现了。8月27日...
五家茶饮股上半年业绩出炉 五大... 2025.08.29本文字数:312,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近日,蜜雪集团、古茗、茶百道、奈雪的茶、沪上...
世纪华通成上半年A股游戏“双冠... 8月29日,浙江世纪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602 SZ,以下简称“世纪华通”)发布了2025年...
粮油“迷你化”包装的消费逻辑 小包装粮油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我国粮食消费的深层次变迁。未来粮油市场只会更加丰富多元,大包装不会退出...
字节跳动季度营收达480亿美元...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字节跳动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营收达到了约 480 亿美元。 25%...
本周IPO审4过3!“链主”企... 泰金新能为新 “国九条” 发布后沪深交易所首个获受理的 IPO 企业,今日上会被暂缓审议。 本篇中,...
8月29日鸿博股份(00222... 证券之星消息,沪深交易所2025年8月29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鸿博股份(002229)因日跌幅...
“黄酒一哥”易主!会稽山最新市... 营收同比近乎持平,净利润同比小幅下滑4.72%,古越龙山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中规中矩的“答卷”...
古井贡酒2025上半年营收超1...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耀 图源:图虫创意2025年白酒行业半年报揭幕接近尾声之际,市场目光再...
国内试剂类业务承压 新产业上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丁爽)8月25日,新产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汽车之家再次被卖,海尔子公司成... 汽车之家正式易主,海尔系高管刘斥出任汽车之家董事会主席、董事、首席执行官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海尔...
营收利润双改善 晋西车轴多元布... 中经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西车轴”,600495.SH)近日发布的...
恺英网络上半年移动游戏收入降1... 8月19日晚间,恺英网络股份有限公司(002517 SZ,以下简称“恺英网络”)发布2025年半年度...
丢失A股“股王”宝座后,贵州茅... 茅台集团 视觉中国 资料图茅台集团拟30亿元至33亿元增持贵州茅台股份。8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酒...
苏宁易购上半年盈利4869.3... 8月29日晚,苏宁易购(ST易购,002024.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258...
比亚迪半年报出炉:营收3713... 8月29日晚,比亚迪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各项核心指标再创同期新高: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
“存款搬家”如何影响A股?|资... 文/中信建投夏凡捷、李家俊2019年以来,中国居民存款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2022年至2023年年中...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处于转型阵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摄影报道“零食第一股”来伊份2025年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