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与风险
创始人
2025-08-29 21:23: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隐社 (ID:shangyinshecj),作者:商隐社


尊重运气和风险的力量,把注意力投在真正能控制的事情上。


本文根据摩根·豪泽尔撰写、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金钱心理学》整理


周末来了,给大家讲一本书。


最近读美国财经作家摩根·豪泽尔写的《金钱心理学》,里面讲到了比尔·盖茨与肯特·埃文斯的故事。


比尔·盖茨的名字家喻户晓,但大概没人知道肯特·埃文斯。


他们在西雅图的湖滨中学读书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纪录片《走进比尔》中,盖茨至今都能清楚记得好朋友小时候家里的电话号码。


两个人当时在学校里也很有名,都极其聪明又努力,而且都是计算机方面的小天才。


学校曾在排课时遇到难题,把这个问题交给了两个小天才,被他们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了,几百名学生所选的课毫不冲突。


那可是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是相当前沿的技术,盖茨和埃文斯能在十几岁的小小年纪就接触并精通计算机技术,其实得益于湖滨中学当时的一位老师:比尔·道格尔。


比尔·道格尔教数学和科学,他认为学生只学课本上的理论完全不够,还需要很多实践,于是说服湖滨中学的家长俱乐部花3000美元租借了一台与通用电气公司的主机终端相连,可以用来进行分时共享的电传打字30型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比当时绝大多数大学研究生院拥有的计算机还要先进。


正是因为有这台计算的启蒙,比尔·盖茨还有他创办微软时的合作伙伴保罗·艾伦,还有肯特·埃文斯都对计算机技术着了迷,一有时间就去鼓捣,各种新奇的创造了也由此萌生。


比尔盖茨在后来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没有湖滨学校,就不会有微软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运气。


要知道,湖滨中学购入那台计算机是在1968年,当时全世界有3亿多高中生,美国高中生也有1800万,其中有27万住在盖茨出生的华盛顿州,10万多一点儿住在西雅图,但只有大约300人在湖滨学校读书。


3亿人中的300人。


百万名学生中也只有1名能进入一所同时具备租借计算机的经济能力和远见的学校读书,盖茨、艾伦、埃文斯都在其中。


这里面还有一个时代的背景板,就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国造富的第二个高峰年代,比尔·盖茨、乔布斯、比尔·乔伊、迈克尔·戴尔、拉里·佩奇等在年富力强的时期幸运赶上了信息革命的上升周期。


所以比尔·盖茨,还有他的创业伙伴保罗·艾伦取得的巨大成功,有个人能力和努力的因素,更有天时、地利一系列运气的叠加。


这里没提肯特·埃文斯,作为能力上与比尔·盖茨并驾齐驱,且都成长在同样环境中的小天才,他去哪了?


肯特·埃文斯遭遇了运气的另一个极端:风险。


高中毕业前夕,埃文斯在一次登山事故中遇难。


美国平均每年有大约30人在登山活动中遇难,而高中生在登山时遇难的概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又是百万分之一!


同样的力量,同样的大小,作用的方向却截然相反。


运气和风险,二者都是个人行为之外难以衡量和预估的强大力量。每一个比尔·盖茨都对应着一个肯特·埃文斯,后者同样技术精湛,充满热情,但对他们而言,命运大转盘的指针却停在了截然相反的方向。


运气和风险,告诉了我们什么?


比如最近股市又逢牛市了,每次牛市都会有一些朋友很羡慕从中赚到大钱的人,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熟识的一位友人之所以能从股市中获得超额收益,就是因为他大胆,并回忆了他的友人往昔的一系列敢于冒险的行为来加以佐证,于是“大胆一搏”成为他所认为的股市成功方法论之一。


还有,当我们谈到失败的人和企业,总会把失败的因素都归结到他们自身,构建一个清晰而简单的因果关系,似乎他们所做的几乎都是错的,所以才有此一败。


运气和风险,经常就被成功和失败所遮掩,从而被完全忽略。我们习惯观察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总是说“要照着他这样做”“不要像他那样做”。


但这往往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因为能走入我们视野中的成功和失败的具体个案,往往有太多我们看不到、分不清的运气和风险成分,使得很多案例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但我们却用简单的归因把它作为经验和教训。


我们会将马克·扎卡伯格看作一个商业天才,因为他在2006年拒绝了雅虎10亿美元收购其社交媒体公司的提议,他看到了未来的大势所趋,因此坚持着没有放手。


但是,夸奖他的人却会转过身去批评雅虎以同样的心态拒绝微软公司收购的行为,认为雅虎应该在他们能套现的时候选择套现离场。


我们无法分清楚运气与风险在成与败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但我们能获得的启示是,如果你想欣赏和赞扬某人,一定要小心。同样,如果你想轻视某人并避免重蹈其覆辙,也一定要三思。


还有就是,不要太关注具体的个人和案例研究,而要看到具有普适性的模式。


能成为案例的往往都比较极端,原因极其复杂,参考案例的结果越极端,受运气或风险影响的程度往往就越大,你就越难将它们提供的经验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普适性的原则往往被认为过于简单、平实,远没有一些“独门秘籍”那样看起来惊心动魄,但却是普通人进阶最有效的方法论。


比如复利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利滚利”,在金融领域里,一笔初始资金除了本金能产生利息,利息在后续的周期里也会加入本金,继续产生利息,如此循环,财富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但复利是不符合人的直觉的,很少有人能真正意识到持续的正向循环所产生的爆炸性力量。


比如巴菲特95%以上的财富都是在他65岁以后赚得的,他的投资生涯从还是个孩子时候就开始了,假如他30多岁才开始,60岁就选择了退休,那么知道他的人可能寥寥无几。


他从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到现在一直持有,这其实就是选对方向,然后尊重复利的力量。


再说个普通人的故事,2014年时,一个叫罗纳德·里德的人去世了,享年92岁,他只是一个来自乡下普普通通的超市保安,却登上了很多大媒体的新闻头条。


他的工作、生活都平淡无奇,唯一的爱好就是劈柴,之所以能引起轰动是因为去世时他的净金融资产超过了800万美元。在遗嘱中,他将200万美元留给了自己的子女,而把剩下的600多万捐献给了当地的医院和图书馆。


很多人感到相当困惑,他的这么多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最后人们发现,里德既没有中彩票,也没有继承大笔遗产,他将能攒的每一分钱都积攒起来,然后去买了蓝筹股,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等到几十年后,这些微小的积蓄通过日积月累的复利,最终滚雪球般地变成了800多万。


复利思维还应用在事业上,如果能找到可以持续不断投入精力和激情的事业,而非消耗性、没兴趣的事业,在这个领域进行能力、人脉源源不断地积累,即便没有好运气的眷顾,最差的结果也会是“大器晚成”。


还有其他一些普适性的模式。


为计划留下容错空间


很多原本高明的见解都是因为超过了度而变得和糟糕的主意没有区别,为错误留出余地就是承认事物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概率。


正确看待各种“故事”


故事是驱动世界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大多数人在面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不理解的,就会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视角创造出一种说得通的故事,无论这个故事多么片面,甚至拿来作为投资的决策,我们也会被别人创造的故事吸引。


所以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懂的事情在没搞懂前不要轻易投资,更不能跟风。



不要轻易从别人身上学习理财经验


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不要贸然从那些和你情况不同的人身上学习理财经验。


段永平曾讲到“股票是由每个买家自己‘定价’的,到你自己觉得便宜的时候才可以买,实际上和市场(别人)无关”。


你该为某家企业的股票付多少钱取决于你的想法。想在未来30年里做长线理财规划,还是想在5-10年内套现,亦或是几个月内、甚至一个交易日就要卖出,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


不要被悲观主义情绪吞噬


经济史学家戴尔德丽·麦克洛斯基曾说“乐观主义就像花言巧语的推销员,而悲观主义仿佛提供帮助的好心人”。


有时候乐观视角在某种程度上让人感到很荒诞,悲观论调却让人感到它是很可能发生的。悲观论调听起来似乎比乐观论调更富有智慧,所以也更具说服力。


但万事万物皆有周期,只不过从人的本能来说,失去带给我们的精神影响比得到更大,而且进步往往发生得太慢,让人难以发觉,但挫折却出现得太快,让人难以忽视,所以当遇到群体性的困境时,很多人都会感觉世界要完了。


其实经济下行期同样存在很多投资机会,反而更容易发现价值被低估的资产。


普适性的原则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知易行难。我们要尊重运气和风险的力量,把注意力投在真正能控制的事情上,也就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的集团高管层调整 美的集团高... 2025.08.29本文字数:76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王珍8月29日晚,美的集团...
浙商银行:拒绝内卷 向“低风险...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8月28日晚间,浙商银行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2025年6月末,浙商银行...
光明乳业2025半年报:核心指... 8月29日晚间,光明乳业(股票代码:600597)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在乳制品行业需求...
9月1日社保“新规”落地,专家... 倒计时1天,社保“新规”即将在9月1日落地,到底要不要交社保,很多老板和个人都在发愁。中国社会保障学...
桂林旅游扭亏 得益于欠款收回 ...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8月28日晚间,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
长城汽车:烧钱养电车 长城电车... 长城汽车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先说收入,长城汽车上半年收入923.3亿元,...
“存款搬家”加速!2万亿规模的... 7月“存款搬家”现象加速,近期引起热议。多份券商研报认为,居民部分存款正向基金、理财等资管产品迁徙。...
「茅台魔咒」,会重现吗? 茅台...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
甘肃千亿富豪,带着13倍大牛股... 从退伍军人到甘肃出生的千亿富豪,陈涛正在资本扩张中搏击AI浪潮。8月20日,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
零售业务收入“顽强”增长,招商... 营业收入下降放缓,净利润增速转正,招商银行上半年的整体业绩,相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出现了改善迹象...
中国银行上半年净赚逾1175亿... 中国银行(601988.SH)上半年净赚逾1175亿元微降0.85%,房地产业不良率升至5.38%。...
深耕产业 创新引领 华泰证券2... 华泰证券8月29日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31%;归属于母公司股...
智驾普及背后大赢家!地平线机器... 营收激增、毛利率领跑,地平线为智驾竞赛提供了一份阶段性的满分答卷。智驾平权的大赢家出现了。8月27日...
五家茶饮股上半年业绩出炉 五大... 2025.08.29本文字数:312,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近日,蜜雪集团、古茗、茶百道、奈雪的茶、沪上...
世纪华通成上半年A股游戏“双冠... 8月29日,浙江世纪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602 SZ,以下简称“世纪华通”)发布了2025年...
粮油“迷你化”包装的消费逻辑 小包装粮油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我国粮食消费的深层次变迁。未来粮油市场只会更加丰富多元,大包装不会退出...
字节跳动季度营收达480亿美元...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字节跳动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营收达到了约 480 亿美元。 25%...
本周IPO审4过3!“链主”企... 泰金新能为新 “国九条” 发布后沪深交易所首个获受理的 IPO 企业,今日上会被暂缓审议。 本篇中,...
8月29日鸿博股份(00222... 证券之星消息,沪深交易所2025年8月29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鸿博股份(002229)因日跌幅...
“黄酒一哥”易主!会稽山最新市... 营收同比近乎持平,净利润同比小幅下滑4.72%,古越龙山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中规中矩的“答卷”...
古井贡酒2025上半年营收超1...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耀 图源:图虫创意2025年白酒行业半年报揭幕接近尾声之际,市场目光再...
国内试剂类业务承压 新产业上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丁爽)8月25日,新产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汽车之家再次被卖,海尔子公司成... 汽车之家正式易主,海尔系高管刘斥出任汽车之家董事会主席、董事、首席执行官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海尔...
营收利润双改善 晋西车轴多元布... 中经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西车轴”,600495.SH)近日发布的...
恺英网络上半年移动游戏收入降1... 8月19日晚间,恺英网络股份有限公司(002517 SZ,以下简称“恺英网络”)发布2025年半年度...
丢失A股“股王”宝座后,贵州茅... 茅台集团 视觉中国 资料图茅台集团拟30亿元至33亿元增持贵州茅台股份。8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酒...
苏宁易购上半年盈利4869.3... 8月29日晚,苏宁易购(ST易购,002024.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258...
比亚迪半年报出炉:营收3713... 8月29日晚,比亚迪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各项核心指标再创同期新高: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
“存款搬家”如何影响A股?|资... 文/中信建投夏凡捷、李家俊2019年以来,中国居民存款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2022年至2023年年中...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处于转型阵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摄影报道“零食第一股”来伊份2025年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