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双雄半年报承压:味知香净利下滑24%,千味央厨迎最“冷”半年
创始人
2025-09-02 12:22:45

蓝鲸新闻9月1日讯(记者 代紫庭)“现在预制菜吃得少了,我现在是‘冻门’了。”一位高频消费预制菜的上班族告诉蓝鲸新闻记者,“冻门”是社交媒体上一些在家自己制作“预制菜”群体的称呼。她表示近期很少买预制菜,原因是价格不便宜,且产品出新慢,容易“吃腻”。“所以不如自己周末备好一周的原料,弄好放冰箱,比预制菜便宜多了。”

在各种“冻门”愈发壮大的消费环境下,市场对预制菜的热情正在降温。近日,预制菜两家头部制造商味知香(605089.SH)和千味央厨(001215.SZ)相继交出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半年报。

在增长乏力与利润承压之下,预制菜行业正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

增收不增利,预制菜龙头遭遇“利润寒冬”

8月27日,“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605089.SH)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4.7%。

但净利润并未同步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减少24.46%;扣非净利润为2533.84万元,同比下降38.74%。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万元,同比下降103.7%。

虽然味知香实现了收入的增长,背后却伴随着较大的成本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0.83%,同比下降4.02%。其中第二季度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18.77%,同比下降5.93%,环比下降4.09%,近五年内最低。

味知香表示,主要原因是因为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了利润空间。

另一家预制菜代表企业千味央厨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8.86亿元,同比下降0.7%;归母净利润为3579万元,同比下降39.7%。这是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经历的较为明显的业绩下滑,可以说是千味央厨最“冷”的半年。

分产品来看,千味央厨主营的预制半成品中,主食类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9.10%;小食类收入1.97亿元,下降6.57%。尽管公司已在着力寻找第二增速,目前来看烘焙甜品类和冷冻调理菜肴类增量明显,但合计占比仍不足三成,未能有效对冲下滑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千味央厨着力B端市场,味知香面对C端市场,尽管两家龙头企业渠道不同,但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均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成为行业中的一大痛点。根据同花顺预制菜板块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近年来预制菜板块上市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持续走低,由2018年的20.07%降至2024年的13.79%。

此外,上述消费者向蓝鲸记者表示,市面上传统的预制菜产品有些“过时”,“翻来覆去就那几样”。在她看来,反倒是现在超市里的一些调理菜肴类产品显得更实惠,不仅种类更为丰富,能够买到多种地方特色食品,同时也往往要求消费者进行简单烹饪,自己动手对食品安全更放心。

事实上,与预制菜紧密相关的冻品行业利润也在紧缩。上半年,多家头部企业财报显示行业同样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以行业龙头安井食品(6003345.SH)为例,其营收虽微增0.80%至76.0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9%,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净利下降。这主要源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如鱼糜、小龙虾价格攀升)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促销力度加大,进而挤压利润空间。尽管其预制菜业务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显著低于此前几年。

曾经站在行业风口上的预制菜行业,似乎正位于下风口。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袁帅向蓝鲸记者表示,前几年预制菜因契合消费者便捷饮食需求以及资本的大力追捧,成为备受瞩目的“风口”,企业纷纷涌入,市场规模迅速膨胀。然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行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企业开始更加注重内部管理、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行业格局从野蛮生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B端高度依赖,连锁“必经之路”遇阻

中国预制菜行业仍保持增长,但已从爆发阶段进入调整与结构分化阶段。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但增速在逐步回落。

报告还提到,中国预制菜市场的销售以B端为主,主要面向餐饮企业。据统计数据,在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中,B端市场占比70%左右,显示出预制菜在餐饮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正如壮壮酒馆的创始人贾钰坤在接受财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采用预制菜是拉低运营成本、实现标准化连锁的必经之路。在这位“西贝公子”看来,相比“小酒馆”,有预制菜支撑的连锁品牌有更清晰的商业模式。

在B端市场仍占据主导的格局下,预制菜企业对大型餐饮连锁的依赖度持续加深,这也使得行业十分依赖餐饮端的复苏。

华鑫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千味央厨主要依赖餐饮渠道客户,如百胜、海底捞、华莱士等。2025上半年,海底捞、华莱士等客户营收承压,若B端市场复苏节奏缓慢,将影响千味央厨整体业绩表现。

据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餐厅经营收入同比减少7.0%至191.7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95.8%降至92.6%。有业内人士向蓝鲸记者表示,当终端餐饮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时,部分企业会通过压低供应链采购价格维持利润。

海底捞的业绩表现并非个例,其背后折射出整个餐饮行业正面临普遍的增长压力与成本挑战。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 0.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72亿元,同比下降0.4%。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996亿元,同比增长3.6%。

餐饮行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上游企业传统经销渠道承压。如千味央厨该渠道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6.4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销商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953家减少至1591家,减少362家,降幅达18.54%。这也意味着,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开拓新零售及电商等新兴渠道,叠加消费需求疲软的影响,将持续考验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此外,同行竞争也在愈发激烈。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预制菜相关企业总数已超过2.8万家。行业规模持续扩张,仅过去一年新注册的企业数量便高达约1.3万家。

企业数量激增、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乱象也曾频发。2024年3.15曝光了“槽头肉”制作预制菜,引起了消费者对预制菜原料质量的担忧,这也对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整个预制菜行业目前是政策端在推动,资本端在赋能,产业端在加码,但消费端不认账。”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蓝鲸记者采访时指出,预制菜一直受消费端诟病,原因在于行业目前仍缺少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行业出现许多乱象过后,消费者对预制菜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认知以及充分的认可。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等进行界定。

与此同时,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已于2025年2月起正式实施,对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作出更严格的规范。预制菜生产企业须依据新标准调整产品配方与标签标识,并明确承诺“不添加防腐剂”,以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性。

随着预制菜产业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将有助于提高整个预制菜产业的水平,推动预制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也意味着整个预制菜行业也在从暴利逐渐走向理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牛市亏麻还稳坐C位?这美女基...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越大、...
召回200多万个充电宝,赚了1... 轰动一时的充电宝召回风波之下,安克创新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128.67...
贵州餐饮,为什么爆火? 过去两年,贵州菜绝对是最火的品类,没有之一。以贵州酸汤火锅为例,年增速高达25%,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
欧派家居:国补政策对业绩的带动... 9月1日,家居龙头欧派家居(603833.SH)召开半年度业绩沟通会,董事长兼总裁姚良松、财务负责人...
富乐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上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日,富乐德公告,本次发行新增股份的发行价格为35.67元/股,新增股份上市数...
万和电气卢宇聪:在“慢周期”做... “生命以负熵为生。”熵,是热力学中衡量系统混乱度的概念,昭示着万事万物都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迎来僵化与...
赛力斯: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日,赛力斯公告,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3069辆,同比增19.38%...
张近东努力爬坡,1200亿苏宁...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作者:杨松 鄢子为图源:苏宁易购张近东创立的苏宁易购,缓慢爬坡。8月30日,其...
详解标识新规:如何给AI内容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张仁杰当互联网被AI生成的虚假...
公募上半年业绩曝光:广发、中欧... 近日,券商、银行等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作为子公司的基金公司经营情况随之揭晓。红星资本局...
毛巾架子卖给外国人,台州老板年... 作者:李益文 陈晓平编辑:陈晓平 叶映橙图源:艾芬达制造卫浴毛巾架,浙江商人拿到一个IPO。9月2日...
中高端酒以价换量吨价下滑!泸州... 多家券商已相继下调其盈利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短期业绩修复能力仍持谨慎态度。 8月2...
深耕精准医疗,云康以“医检联合... 精准医疗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作为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的领先企业,云康集团近年来通过深化“医检联合创新平台”...
汇顶科技融资净买入1573.2...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简白 编|深海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9月1日,汇顶科技当日融资买入83...
上半年营收超30亿港元!蓝月亮... 当下,用户注意力高度碎片化,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法及渠道不断变化,快消企业如何帮助消费者筛选更有用的信...
全市场首批“创业板综增强ETF... 近月来,创业板一路冲锋向上,迭创新高。9月第一个交易日,创业板继续收涨,再刷本轮反弹行情新高,若从2...
2025十大外盘贵金属期货交易... 外盘贵金属期货属于保证金制度,具有杠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投入,使得他们有机会实现以...
港股运动鞋服四巨头:营收普增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叶心冉,原文标题:《港股运动鞋...
千亿雀巢再换帅:CEO傅乐宏因... 傅乐宏(Laurent Freixe)资料图 出品丨搜狐财经 作者丨饶婷 编辑丨李文贤 9月1日,全...
千人调查揭秘:85%学生都用A... GenAI席卷全球,高校课堂成为最前沿的实验场。有人担心学位贬值、课堂失守;有人则看到新技术催生的新...
ETF收评 | A股三大指数下... 格隆汇9月2日|A股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45%,深证成指跌2.14%,指跌2.85...
“天价”劳动纠纷引关注 光大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近日,光大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1....
上半年狂揽近万亿元!9家A股车...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武凯9月初,国内主要A股上市车企已全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比亚迪(0...
从排队王到出海顶流,90后创始...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最近,90后“霸总”一个比一个惹眼,他们不靠拼爹,不靠画饼,成为...
宇树科技即将申请上市,王兴兴将... 资料图。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周楠宇树科技即将申请上市,王兴兴将跟谁共用“大餐”?官宣启动IPO...
直击中信金融资产中期业绩会:盈...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郭聪聪8月底,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中信金融资产”)于港交...
8月“新股民”,数据出炉! 8... A股活跃的行情,吸引越来越多场外投资者开户入市。9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新开户数据显示,今年8月A股新...
V观财报|中来股份董事长曹路辞... 【V观财报|中来股份董事长曹路辞职】中来股份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曹路的书面辞职报告。...
V观财报|天康生物副总经理郑东... 【V观财报|天康生物副总经理郑东生辞职】天康生物公告,公司董事会于9月2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郑东生递交...
周杰伦概念股巨星传奇半年报:咖... 近日,巨星传奇发布了2025年中期财报。今年上半年,巨星传奇收入为3.55亿元,同比增长了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