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 ··
最近,90后“霸总”一个比一个惹眼,他们不靠拼爹,不靠画饼,成为新一代商业力量的引领者。
比如宇树科技王兴兴,不仅把四足机器人做得能跑会跳,还让机器人在世界比赛上争金夺银,“电子修狗”现在比真狗还听话。
再说Insta360背后的男人刘靖康,从校园开始就是技术大神,参加创业大赛被评委diss“我看你比乔布斯还狂”也不屑一顾,毕竟这不耽误人家10年后敲钟啊。
还有霸王茶姬张俊杰,从云南把原叶鲜奶茶带火,不仅把这杯茶带到塞纳河边,还把店开到比佛利山庄,“洛杉矶排队王”就此诞生…
1./ 独立而清醒的战略眼光/
细数这届90后总裁,堪称“人间清醒天团”。
不拼爹、不被画饼,拒绝剧本、自带系统——活像穿越进商战文里的“反套路主角”,跳过虚的、直奔主线、稳扎稳打。
霸王茶姬张俊杰,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90后创业者,从云南街头的一家小奶茶店,一路闯到纳斯达克的聚光灯下。
根据霸王茶姬最新财报显示,海外市场同比大涨77.4%。全球门店规模达到7038家。在高增长的态势下,毛利率持续提升至53.9%,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化正持续释放利润空间。
“定位先定价,定价定天下。”
张俊杰曾经在一次分享里这么说,这其实是为霸王茶姬量身定制的策略。
因为一杯茶该卖多少,决定了它是路边随手解渴的“临时工”,还是能走进人心、甚至跨洋出海的“东方符号”。
同时,在如火如荼的外卖大战下,我们看到,霸王茶姬是为数不多没有深度参与的品牌。转头深耕海外以及各种服务,保持高品质调性,这也与张俊杰长期以来保持的“高价值品牌战略”相关。
截至二季度末,霸王茶姬注册会员规模突破2亿,达到2.069亿人,环比净增1455万人,同比增长42.7%。恰恰印证,霸王茶姬是消费者心中值得的那杯茶,而不是等打折再点的备选名单。
所以霸王茶姬高管才会在电话会中回应道,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巨额补贴驱动的竞争态势不具有持续性,通过补贴吸引来的用户难以形成稳固的客户关系。
2./ 把茶做到骨子里/
从一家普通奶茶店的店员起步,张俊杰一路成长为店长、区域负责人,最终走上创业之路。
这样的经历,让他比谁都更懂一杯好茶背后的打磨、一个品牌从建立到走向世界的艰难,以及赢得用户信任所需的每一分坚持。
这些经历,让他对品牌生出一种近乎虔诚的、“老父亲式”的珍惜。
别人可能看重短期热度,他却死守长期价值——于他而言,茶饮不是资本市场上快速催熟、更快变现的“快消品”,而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娃”。
那么问题来了:
用户喝茶,到底在意什么?
说来简单又残酷:
茶叶香不香?奶纯不纯?糖浆好不好?
好在行业最近也有了“官方说明书”——《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重磅出炉,一口气对茶叶、奶、糖等12大类原料从头管到尾。这不仅帮消费者把好了食品安全关,也默默对各家茶饮品牌说:
“请开始你的高质量提升。”
这方面,张俊杰也是下足了功夫。
二季度,霸王茶姬的经典品类“原叶鲜奶茶”持续上新,新品“一骑红尘”和回归的“夏梦玫珑”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一骑红尘用岭南的妃子笑荔枝原汁入茶,搭配福建小种红茶与斯里兰卡锡兰红茶,两种世界级红茶底,是不是以茶会友的最好诠释?
同时,霸王茶姬的“听劝”,也是侧面印证了——他真的想把好茶、好服务带给更多人。粉丝一提想要更轻松无负担的茶饮,它推出了轻因产品——“轻因·花田乌龙”,用特殊工艺降低咖啡因,还加入了白木香叶、酸枣仁,好喝还不耽误睡觉。
在电话会上,霸王茶姬创始人、董事长兼全球CEO张俊杰还表示,
今年下半年全面启动核心原料的升级计划,涵盖茶叶、奶源、糖浆等所有关键原料品类。
这是要往“六边形战士”上卷了?
还有“夏梦玫珑”,回归即封神,被称为“白月光奶茶”,有人为它早起卡点下单,有人为它发帖求永久保留——
一杯奶茶混成了情感符号,霸王茶姬,你是懂做茶的,更懂做人心生意的。
3./ 他要把中国茶继续带到海外/
在二季报的电话会上,张俊杰还强调了一点——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发展阶段,价格战可能短期吸引消费行为,但长期来看不符合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面对价格战,霸王茶姬坚持三个原则:
坚决不盲目跟风卷入价格战;
坚持高价值品牌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提升优化运营效率。
这一战略定力与全球视野, 也体现在霸王茶姬的海外运营上。
今年4月,霸王茶姬正式进军印尼市场,首店前三天的累计销量突破1万杯,首周获得5000多位注册用户;印尼首批新店4月份日均销量超2000杯。在泰国,日均杯量在正式开业后比试营业时增长54%,开业三天内即吸引了约15000位注册用户。就在前几天,8月29号,印尼三店同开,霸王茶姬正式进入印尼市场。
最惊喜的是美国,洛杉矶首店5月开业当天爆卖5000杯。到了7月,还有人发小红书调侃“美国人好惨,喝50块一杯的霸王茶姬都要排一个小时”。配的话题是,#排队也值得。
更有趣的是,霸王茶姬身上还出现了“海外爆款反向输出国内”的剧情。比如马来西亚限定“谷香焙茶”,上架两周直接售罄,现在已成中国游客“飞去大马必打卡”的隐藏景点。
从东南亚到北美,霸王茶姬不讲“速度与激情”,只谈“慢工出细活”。
它坚持每一家店都要站稳脚、扎下根,产品、运营甚至品牌沟通都老老实实做“在地化”,不是去国外复制粘贴一个中国品牌,而是让中国茶长成世界喜欢的样子。
所以你看到,它这个季度在海外虽然只净增了39家店,海外GMV却唰唰涨到2.352亿元,同比大增77.4%,环比也提升31.8%。
“慢”没拖累增长,反而让它跑得更稳——海外市场,正悄悄长成霸王茶姬的第二增长曲线。
而这一切,都回到张俊杰那个很“轴”的初心:
“把茶做到骨子里”,还要做一个能代表中国茶的东方品牌。
真正的品牌强大,从来不靠锣鼓喧天的【价格】大战,而是靠沉默坚守的“长期主义”。这四个字,贯穿了霸王茶姬从国内到海外的战略抉择——慢一点,稳一点,才能走得更远。
上一篇:宇树科技即将申请上市,王兴兴将跟谁共用“大餐”? 宇树科技王兴兴详情 宇树科技王兴兴参会
下一篇:“天价”劳动纠纷引关注 光大证券能否重回“百亿营收俱乐部”? 澶╀环鍔冲姩浠茶妗堜緥 鍔冲姩浜夎澶╀环缁存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