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想到,欧洲芯片巨头,大规模加码“中国制造”
美国万万没想到 欧洲芯片巨头 大规模加码"中国制造"
大家好啊 我是老陈。昨天看到一个让人拍手叫好的消息 欧洲最大的芯片设备制造商ASML 居然宣布要在中国大规模扩产!你说这事儿有多打脸 美国人费尽心思拉着欧洲小弟们一起围堵中国芯片产业 结果人家欧洲企业转头就跑到中国来建厂 这不是啪啪打脸吗?
想当年 美国是怎么忽悠欧洲的
说起这事儿 还得从几年前说起。2018年开始 美国就开始各种给中国芯片产业使绊子 什么实体清单啊 什么技术封锁啊 反正就是不让中国搞芯片。但是美国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够啊 得拉上小弟们一起干 于是就开始忽悠欧洲 说什么"中国威胁论" 说什么要保护西方的技术优势。
那时候的欧洲人 特别是荷兰 还真被美国给忽悠瘸了。ASML这家公司 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 美国人软磨硬泡 又是威胁又是利诱的 硬是让荷兰政府出台政策 禁止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当时老陈看到这个新闻 心里那个憋屈啊 明明是荷兰的公司 凭啥要听美国人的?
市场不会说谎 钱包更不会
但是啊 做生意这事儿 市场说了算!美国人可能想当然地以为 封锁了中国 全世界的芯片生意就更好做了。结果呢?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你知道中国的半导体市场有多大吗?2023年 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了1800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的35%!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总和!更关键的是 这个市场还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你说 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 哪个企业能不眼红?
ASML的财报数据更是说明了问题。2023年第三季度 ASML在中国的营收占到了总营收的46%!几乎一半的钱都是中国客户给的 你让他们怎么放弃?美国人画的那点大饼 能比得上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吗?
欧洲人终于想明白了
说实话 欧洲企业也不是傻子。跟着美国搞制裁 损失的是自己的利益 得到好处的却是美国企业。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的英飞凌。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芯片制造商 去年宣布在中国投资20亿欧元 建设新的工厂和研发中心。英飞凌的CEO明确表示:"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 我们必须在这里生产"。你看 这话说得多直白 什么政治考量 什么同盟关系 在市场面前都得靠边站。
还有意大利的意法半导体 法国的索尼半导体 这些欧洲芯片巨头都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他们算得很清楚:中国不仅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还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大量的工程师人才 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这样的投资环境 上哪儿找去?
美国人急了 但已经晚了
现在美国人是真的急了。看着自己的欧洲小弟们一个个跑到中国去投资建厂 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啊。拜登政府最近又是威胁又是许诺的 想把欧洲企业拉回来 但是人家欧洲企业的态度很明确:生意归生意 政治归政治。
更让美国人尴尬的是 连美国自己的企业都在偷偷摸摸地跟中国做生意。英特尔 高通 英伟达 这些美国芯片巨头 表面上配合政府的制裁政策 背地里却想方设法维护在中国的业务。没办法啊 中国市场占他们营收的30-40% 真要完全切断 这些公司立马就得喝西北风。
最搞笑的是 美国政府一边制裁中国芯片产业 一边又担心自己的企业失去中国市场 左右为难 进退两难。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中国芯片产业的底气越来越足
说到底 欧洲企业为什么敢于顶着美国的压力来中国投资?还不是因为看好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这些年 中国在芯片设计 制造 封测等各个环节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就拿芯片设计来说 海思 紫光展锐 汇顶科技等中国企业已经能够设计出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在制造环节 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等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虽然在最尖端的工艺上还有差距 但在成熟工艺方面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大部分应用需求。
更重要的是 中国有着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产业链。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 从家电到工业设备 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这些产品都需要大量的芯片 而且对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要求很高。欧洲企业在中国生产 既能降低成本 又能贴近市场 这是在欧洲生产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
老陈觉得 这件事情说明了一个道理:市场规律是不可违背的。美国想通过政治手段来重新划分全球芯片产业版图 但最终还是要服从经济规律。中国有市场 有技术 有人才 有产业链 这些硬实力是任何政治施压都改变不了的。
欧洲企业选择中国 不是因为政治立场 而是因为商业理性。他们看得很清楚 未来全球芯片产业的重心必然会向中国倾斜 与其被动应对 不如主动布局。这样的选择 既符合企业利益 也符合历史趋势。
说到底 美国的制裁政策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了。连最铁的盟友都开始各自打各自的算盘 这说明什么?说明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多边合作和互利共赢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