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ID:geekpark),作者:靖宇,原文标题:《一张卡片,不仅 AI 了我的工作,还摸清了我的八字和 MBTI?|AI 上新》
AI硬件,已经成为大模型之后,又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正如AI Agent从通用开始走向垂直,AI硬件,也已经逐渐分化到「陪伴」、「工作」等各个垂直领域。
2025年8月25日,钉钉十周年暨AI钉钉1.0的发布会上,钉钉发布了一款硬件DingTalk A1,这款和钉钉应用强绑定的AI硬件产品,致力于成为你的「会议」和灵感助手。
在试用一段时间后,极客公园发现,这款贴在手机背后的小助手,确实「有点东西」。
栏目作者召集
极客公园的新栏目「AI上新」,将带大家体验最新的AI应用和硬件,让你成为AI时代「最靓的仔」!
现在,我们也向所有喜欢尝鲜和体验AI的同学发出召集,只要你发现并体验了新的AI应用或者功能,按照格式(参考案例:AI上新|谷歌最新「香蕉」AI图像模型,让网友疯玩「Vibe Photoshoping」)向栏目投稿,在极客公园公众号发布,不仅能获得相应稿费,且会为你「报销」AI应用的订阅费用。
同时,优秀作者还有机会进入极客公园AI体验群,获得最新AI应用和工具的内测资格,参加极客公园专属相关AI活动,和AI应用创始人一对一沟通。
AGI太久,只争朝夕,让一部分人先AI起来吧!投稿、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极客小助手微信
01、你的iPhone伴侣
「真正想要做软件的人,应该做自己的硬件。」这句话的含金量,在AI时代仍在不断上升。
当AI功能成为焦点时,承载功能的硬件设计,其实反而更让用户关心。
DingTalk A1团队显然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硬件上下了不少功夫,最后的结果也让人很意外。
DingTalk A1非常轻薄,并且手感相当不错|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首先是极致轻薄,作为一个「AI录音卡片」,DingTalk A1只有几十克的重量,厚度只有3.8mm,大小和一张信用卡差不多。磨砂的外壳材质摸起来比较舒服,非常像之前iPhone金属后背的质感。
即便搭配官方磁吸配件,吸在手机背后,负担也不大|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因为足够轻巧,即便搭配上官方的皮质磁吸保护套,贴在手机背面,也并不会让整体重量超过用户能承受的阈值。总体来说,DingTalk A1的体量,有点像你在手机背后贴了一个Magsafe的卡包。并且,磁吸保护套的手感同样不错,不沾指纹,拯救处女座和洁癖人群。
别看DingTalk A1身材娇小,但钉钉团队往里面塞进了一块660mA的电池和64G的本地存储,保证前者45小时的连续录音和60天的超长待机。
小小的身体里有660mA电池和麦克风+骨传导|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同时,作为一款录音设备DingTalk A1还搭载了6个麦克风阵列和骨传导精准拾音,前者保证了远距离收音以及多位说话人的识别;后者让你即便在不开免提的情况下,依然能完成通话双方内容的录制和识别。
DingTalk A1设计也非常简单,后背上一块「药丸型」彩屏能显示录音中、电量等基础信息,录音键和语音键不同形状的设计,也更方便进行盲操,不至于按错按钮。录音键上还有提示灯,指明当前机器的状态。
从硬件层面来看,我确实挑不出更多需要优化的地方。
02、AI分析,精准到情绪
作为和钉钉强绑定的AI硬件,通过钉钉激活后,你的钉钉App界面上就会出现一个置顶的DingTalk A1助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款硬件记录下的所有录音,同时也可以在下方进行录音、翻译、设备管理和客服反馈等动作。
绑定钉钉账号后,可以通过DingTalk A1的对话窗口使用硬件|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刚拿到产品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用两场咖啡馆闲聊作为测试场景。可能由于场地噪音问题,DingTalk A1大概能正确地记录90%的内容。由于是闲聊,其实没有太多目的性,但是在打开DingTalk A1的AI听记的页面,我还是大吃一惊,没想到DingTalk A1事后的分析能如此清晰和精准。
在AI听记的页面,有「转写」、「纪要」、「章节」和「分析」四个功能:
转写,按照时间轴显示录音转写文字;
纪要,将会议重点按照话题点的形式列出,附带内容总结;
章节,同样是时间轴模式,不过将某段时间内的主要话题列举出来
分析,精确列出会议主题、目标、待解决问题、后续跟进等程序
尤其是后续「分析」这个功能,每次都能给我带来不小的震惊。
例如,在一次面试中,我发现DingTalk A1竟然仅仅通过录音,分析出了面试者的状态,并给其表现和岗位适配度打出了分数,甚至对于面试者的语音和行为,给出了深刻的分析——后者恰恰是作为面试官的我感受到,但是没有真正说出来的。
在面试和会议场景中,DingTalk A1甚至能分析出情绪!|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更令人吃惊的是,DingTalk A1还能根据录音,分析出与会者的情绪,说实话,这个功能对于一些沟通困难户来说,不啻于一个福音。你甚至可以开一些脑洞,对于销售、市场等岗位的同学来说,这样的分析,也能判断出客户和合作者,对于合作的意愿到底有多高。
同时,AI听记内置了几种转写模式,例如销售、开会、面试等常见的会议模式,对症下药,疗效更佳。例如在一次和客户的对齐会上,DingTalk A1事后的分析,就精细到之后每个人的任务大概是什么,而目前项目的问题又是什么——即便是一个人类的会议记录员,也未必能如此精准和到位。
一个没开好的会,大概是这样的|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通过一周多的尝试,我发现自己逐渐变成了DingTalk A1的形状——开会时候会有意识按照主题、目标、后续跟进和待解决问题的模板来进行会议,将会议回归到它的本质——沟通想法,解决问题。
AI在塑造新的工具,而AI工具,也在反过来影响用户。
03、面对难题,A1的答案
几乎所有AI硬件,尤其是AI录音设备,都要面对一个终极难题——为什么不直接用手机?
DingTalk A1曝光那天,社交媒体上就存在了两种声音:「种草」了,和为什么我不用「XX app」?
体验一周下来,我能给出的答案是:
硬件的魅力。一个设计优秀的硬件,本身就能吸引用户。DingTalk A1的轻薄和易用,让我觉得它在竞品中很容易脱颖而出。
同时,当一个硬件贴在你每天在用的手机背面时,你就会主动使用并且养成习惯。我目前就是每次开会都会先打开DingTalk A1,然后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开启免提,这样能让它更好的收音,记录通话内容以备后续分析。这就是硬件对于使用者的「驯化」,就像智能手机对于用户的影响一样。
AI分析能力。DingTalk A1和钉钉AI听记,结合大模型对于会议记录的分析和总结,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确实,现在手机系统中自带的AI摘要,或者办公App同样有类似的功能,但后者的分析并不能做到DingTalk A1的精准和详细。对于会议中问题的分析和后续跟进,才是开会这件事本身,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如果你本身就是钉钉用户,DingTalk A1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办公伴侣」无论是会议分析,还是Push to talk的灵感记录,都能为牛马省下大量时间,尤其是销售、律师、医生这种每天要「面基」无数人,说非常多话的职业者。
即便钉钉并非你的第一选择,我觉得作为一款AI录音卡,DingTalk A1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再说,目前旗舰版799和青春版499的价格,搭配1000分钟的免费语音转写和10GB的云端存储空间,也相当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