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行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加速转型,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日益聚焦于科技实力的比拼。
据比亚迪最新发布的2025半年报,营业收入达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达155亿元,同比提升14%,核心经营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
若透过业绩表象深挖增长内核,比亚迪在研发领域的“重金投入”更值得关注。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增长53%,这一数字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达同期净利润的两倍。
事实上,比亚迪对研发的重视是其长期深耕的战略选择。作为A股公认的“研发之王”,其2024年研发投入已达542亿元,同比增长36%,首次登顶A股年度研发投入榜首。
横向对比,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已接近吉利控股(147亿)、长城(60亿元)、理想(53亿元)、小鹏(42亿元)四家企业同期研发投入之和。纵向来看,2011年至2024年的14年间,比亚迪有1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累计研发支出突破2100亿元。这种“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正是比亚迪在技术赛道上持续领跑的核心底气。
巨额研发投入催生了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成果。上半年,比亚迪相继推出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创新技术。7月,其更是全球率先实现接近L4级别的智能泊车技术,并推出“安全兜底”承诺: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在智能泊车场景中出现安全问题或损失,均由比亚迪承担,既展现了对技术的自信,也体现出对消费者的责任担当。
技术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自“全民智驾”战略发布以来,仅半年时间,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销量便突破120万辆,实现“技术-销量-口碑”的正向循环。
在专利领域,比亚迪的研发实力同样得到权威认证。中汽信科发布的三大技术专利榜单显示,比亚迪包揽全球汽车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榜首。这些实打实的专利数量,构建起企业的核心技术壁垒,为其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从销量增长到技术突破,从国内领先到全球布局,比亚迪继续稳步加大研发力度,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推动着中国汽车掌握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话语权。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