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论中国商界谁最会营销,杜国楹必定榜上有名。
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钛金手机、小罐茶……这些80、90后非常熟悉的爆款产品,均出自杜国楹之手。
他的这几次创业,都遵循着相似的路径:捕捉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卖点,靠广告轰炸快速打响产品,随后快速收割离场。
因此,杜国楹也被很多人贴上了“割韭菜”的标签。
已经多年内没出过新爆款的杜国楹,把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压在了无糖茶赛道上。
他的打法也变了,没有了以前的激进,倒是跟雷军的风格十分相似:讲故事、立人设、致敬对手、比较参数,最后通过价格反差,制造惊喜。
曾经靠营销创造过数次“商业神话”的杜国楹,这次能否再次证明自己?
杜国楹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但他打造爆款的能力,毋庸置疑。
1997年,杜国楹花5000元买下天津大学教授袁兵的“英姿带”专利,经改良后推出“背背佳”品牌。在信息传播渠道相对单一的年代,他投入10万元密集投放电视及报刊广告,先后邀请关凌和青春美少女队代言,以“挺拔身姿,快乐背背佳”等广告语精准触达家长焦虑。
当时一件售价300多元的背背佳,成为无数家长心中帮孩子矫正体态的“救星”,产品上市三个月便回款3000多万元,第二年销售额便达到4.5亿元。后来,因盲目扩张,公司不仅亏损严重,还背上了4600万元的债务。
2003年,杜国楹开启二次创业。当时,中国刚加入WTO,全民学英语热潮兴起。市面上电子词典主打查词功能,而杜国楹抓住用户“记单词”的需求,推出“好记星”,将其定位为“掌上学习电脑”,以五维记忆法进行差异化包装。
营销方面,他邀请春晚常客、外籍演员大山代言,通过电视黄金时段饱和投放广告,打出“不用父母,不用老师,快速提高英语成绩”的广告语。
售价998元一台的好记星,首年销售额便突破2亿元,2004年达5.5亿元,2005年更增至25亿元。杜国楹不仅还清了债务,还重返亿万富翁行列。2006年1月,杜国楹将背背佳与好记星卖给了橡果国际。
2009年,杜国楹瞄准商务人群,收购“名人堂”电脑后推出“E人E本”手写电子笔记本。
他将E人E本定位为“商务专用平板”,强调原笔迹手写与办公系统,瞄准商务人士签署合同、记录笔记的需求。
为塑造高端形象,他邀请冯小刚和葛优代言。广告投放不仅集中在电视端,还覆盖了机场、高端写字楼等线下场景及财经杂志等平面媒体,突出“移动办公”需求。
数据显示,E人E本推出了三个版本,累计销量超过40万台,创造了超10亿的销售额。据赛诺数据,2011年其市场份额达5.65%,位列中国平板第二、商务手写电脑第一。2013年,该品牌被清华同方以14亿元高价收购。
两年后,杜国楹又推出鼎鼎大名的“8848钛金手机”,瞄准高端商务人士的身份表达需求,售价9999元起。他邀请万科创始人王石代言,除在央视和地方卫视频繁投放广告外,还覆盖机场LED屏、高端杂志,赞助欧美同学会、狮子会等高净值圈层活动,开启早期社群营销。
那句魔性的广告词“向成功的人生致敬”,更是不知洗脑了多少人。
▲杜国楹打造的四个爆款产品及海报,图片来自时代周报
纵观杜国楹打造的几个大爆款,可以发现他确实有着独特的商业嗅觉,能够捕捉到市场上特定人群的需求。
早期,他用背背佳切入家长对孩子体态的焦虑,用好记星满足学生记单词的痛点,再通过广告和代言,把产品包装成“神器”,迅速打开市场。之后,他又敏锐捕捉到中产阶级崛起的趋势,推出E人E本和8848,将产品定位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营销中强调成功、高端元素,满足中产的身份需求。
从背背佳到8848,杜国楹的创业史几乎就是一部“营销简史”。然而,因为过度依赖营销驱动,也导致产品常面临“火得快、质疑也多”的局面。
杜国楹曾坦言,他以前创业,都是公司做起来后,看到天花板就撤了。所以,外界看到的杜国楹,一直在折腾,而且做产品的套路几乎一模一样:打广告快速打造爆款,赚钱,然后快速退出。
不过,自8848手机之后,杜国楹变了。
2016年,杜国楹最新的创业项目“小罐茶”上线销售,它再次瞄准高端商务人群,10罐40克的礼盒装售价500元。第二年,一条主题为“小罐茶,大师作”的广告在央视出现。
小罐茶也曾因“大师作”引发过争议。不过,杜国楹这次在产品上确实下功夫了,他还包下了茶园和工厂,完善了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到2018年,小罐茶宣称销售额已达到20亿元。
这大概是杜国楹做的最久的一次创业项目,或者,是因为茶行业的天花板足够高,他没那么轻易能够着了。
杜国楹似乎也想改变外界对他的看法。今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要用过去——上个世纪90年代的眼光来审视我,天天说我‘割韭菜’‘营销大师’,我早已不是那个时代的我了。”
杜国楹或许真的变了,但他的营销天赋还在。
5月21日,杜国楹通过一场发布会,高调宣布小罐茶正式进军无糖茶市场,并推出了5款新品。
这次,杜国楹的营销打法,跟以前大不相同,有点像雷军的风格。
在讲述品牌定位时,杜国楹提出“以东方味道、审美和文化代表中国饮品与可乐竞争”,将产品与民族和文化自信相绑定。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
这种叙事方式,与雷军强调“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15至20年成全球前五车企”的表述颇为相似,都是借助个人声誉和宏大目标放大品牌影响力。
经常看小米发布会的人应该知道,雷军很喜欢玩借势营销,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他经常对标友商,致敬苹果;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他喜欢对标特斯拉,致敬保时捷。
杜国楹也把这种借势营销玩明白了,他在发布会上致敬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称其“开启中国无糖茶饮时代”。
这种借势营销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展现了企业的格局,又能借助行业老大哥的品牌势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小罐茶发布会 图片来自小罐茶官方视频号
在讲述品牌故事时,杜国楹强调了小罐茶在过去13年时如何布局茶叶产业链的,投入3.2亿研发资金,拿到了1360项知识产权,主要突出整个过程如何艰辛。雷军也讲述过小米十年造芯,累计投入超135亿的故事。
在宣传产品时,雷军很喜欢列出一堆参数,然后将自家产品跟友商的产品进行对比,最后得出一个“自家产品在某些方面得分第一”的结论。例如雷军曾宣称小米汽车摩德纳平台要做100项“第一、唯一、最”。卖手机和汽车摆参数倒也合理,可杜国楹卖无糖茶也学着摆参数。
杜国楹在无糖茶的发布会上也学着摆参数,通过对比后,宣布自家产品拿下多个“第一”。杜国楹称其高香无糖茶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评测,在汤色、香气、滋味三大维度综合得分均保持第一。
▲杜国楹在小罐茶发布会上摆参数,图片来自小罐茶官方视频号
杜国楹似乎也把雷军的定价策略给学会了。杜国楹透露,这款无糖茶最初建议定价为15元/瓶,最终定为5元/瓶。这种“先抬预期再定低价”的做法,跟小米的定价策略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这套打法确实有些效果。与其他无糖茶产品相比,小罐茶的无糖茶在包装和定位上确实带来了一些新元素。其东方美学包装在视觉上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高香”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其他品牌。
另外,据官方宣称,新品上市2小时内核心渠道便售罄了。
热度之外,小罐茶要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现实挑战。
杜国楹切入无糖茶赛道的时间,似乎有点晚了。马上赢数据显示,2025年3月,无糖即饮茶在线下零售门店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为负值。从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产品单件平均容量从约550毫升提升至约620毫升,而平均单价仅从约5.15元升至5.40元左右。
巨头们已经抢占了大部分市场。数据显示,从2024年第二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东方树叶、三得利、康师傅、果子熟了、统一等品牌占去了无糖茶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留给小罐茶的市场份额不多了。
快消品以“渠道为王”,小罐茶在线下渠道上的劣势尤为明显。相比头部品牌庞大的终端网络,小罐茶目前仅有2105家线下门店,且多集中在高端商超,渠道基因更多来自礼品茶业务,难以直接套用到大众饮料市场。
线下渠道已经被巨头们牢牢把握。据虎嗅统计,农夫山泉旗下东方树叶通过密集铺设专属冰柜,显著提升终端触达率,从而稳固了超七成的市场份额;三得利则依托便利店渠道的深度渗透,以丰富的产品矩阵牢牢占据终端排面,形成强大防御壁垒。
这意味着,小罐茶渠道铺设与渗透的难度很大,需要持续、大量的资源投入。
最后便是产品价格的问题。无糖茶赛道已然进入价格战阶段,在线下便利店,无糖茶原来的销售价格是每瓶5元-7元钱。随着竞争激烈,许多商家都做起了促销,平均每一瓶无糖茶的价格下降到3元-3.5元。
小罐茶5元/瓶的定价,跟农夫山泉持平,高于部分竞品。在部分便利店,小罐茶被卖到了6元/瓶,在行业追求高质低价趋势下,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尽管小罐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业内也并非全是悲观的声音,仍有专业人士认为,小罐茶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小罐茶作为专业茶企切入茶饮料,产业链完整度和供应链成熟度是天然优势,有机会推动行业品质升级。营销专家路胜贞也指出,小罐茶、八马等茶企多年累积的行业信誉,有助于它们在茶饮、茶食等衍生领域快速切入。
杜国楹表示,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创业了。杜国楹给了自己3年时间。他表示:“前3年不要想赚钱,备足子弹,打好第一战。3年之后才可以上牌桌。”
这打破了外界对杜国楹“赚快钱”的认知,这次他还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