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曹杨
背靠新央企的深蓝汽车,近期在产品布局与营销策略上动作频频。
9月8日,深蓝汽车召开了以“奔跑”为主题的2025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包括全新深蓝S07、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深蓝L06、DEEPAL S05、DEEPAL S07在内的五款产品。
深蓝汽车在发布会上提到,对于深蓝而言,奔跑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姿态和一份坚持。
就在发布会前夕,市场传了许久的人事变动也得到了证实——荣耀前中国区CMO姜海荣将出任深蓝汽车CEO,原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升任深蓝汽车董事长。
密集的新车发布和核心人才的引入,是深蓝汽车“奔跑”战略的直观体现。而这一布局“野心”,在市场营销领域早有铺垫。
整个2025年夏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如火如荼,而当泰州队的队员驰骋在绿茵场上时,印在每一位球员球衣身上的“深蓝汽车”也“跑”了起来。而“苏超”之外,深蓝汽车还以新央企成员的身份牵手了“村超”,成为其公益合作伙伴。
这些围绕产品、人才与市场展开的动作,体现了深蓝汽车寻求突破的努力。
只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早已突破50%的当下,行业竞争也进入深水区,深蓝汽车的一系列举措能否达成预期目标,或许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市场检验。
新帅+新品,深蓝动作频频
深蓝汽车密集推出新产品的动作可以从8月说起。
彼时,深蓝S05全球超长续航版、2026款深蓝L07相继上市,深蓝L06官图也随之发布。当月底的成都车展上,深蓝S05 520km续航版上市,同时深蓝S07迎来首发亮相。
然而,短短不足半个月时间,深蓝汽车就又在2025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上,带来了五款产品。
深蓝方面表示,未来5年,深蓝汽车将累计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满足不同用户的购车需求。
与齐齐亮相的产品一同引发网友关注的,还有深蓝汽车终于官宣了“新帅”。
发布会当日,荣耀前中国区CMO姜海荣在个人微博晒出了深蓝汽车工牌,但并未提及新职位。发布会前夕,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与深蓝汽车总裁姜海荣共同出席了媒体沟通会,这也是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总裁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成浩欢迎姜海荣加入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加入深蓝汽车之前,姜海荣在华为工作多年,参与了华为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管理工作。2021年,荣耀从华为体系独立,姜海荣开始担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CMO,负责荣耀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工作,并主导了多款手机及生态产品的市场营销。
基于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姜海荣在品牌定位精准塑造与用户深度沟通领域的专业能力,恰好契合深蓝汽车当前处于市场规模扩张与品牌价值升级关键阶段的核心资源需求。“深蓝汽车选择引入姜海荣,背后或存在进一步强化品牌体系建设与市场营销精细化布局的战略考量。”
深蓝想要“跑”,挑战还不小
深蓝汽车提到,“在聚焦新产品的同时,深蓝汽车对技术、服务、生态进行提前布局。”
2022年5月,深蓝SL03作为深蓝汽车旗下首款产品正式上市。目前深蓝汽车共有7款车型,分别为深蓝S09、深蓝S07、深蓝L06、深蓝S05、深蓝L07、深蓝G318和深蓝SL03,覆盖家用、越野、高端等多个细分市场。
2025年1-8月,深蓝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9.86万辆,较2024年累计销量24.39万辆相比,保持增长势头。
只是快速增长的同时,多重挑战已悄然显现。
从产品层面看,此次上新的5款车型虽覆盖广泛,但几乎都面临激烈的赛道竞争。价格上探至30万元以上区间的深蓝S09,被寄予“攻占高端市场”的厚望。
当然,作为30万级家用大六座SUV,深蓝S09也有着自己的核心卖点:如作为一款增程SUV,具有310km超长纯电续航、搭载5C超充、首发搭载华为乾崑ADS4等。
只是这条细分赛道上早已强敌环伺,蔚来新款ES8、理想i8、问界M8、吉利银河M9,以及特斯拉Model Y L等,均在价格、性能上与深蓝S09形成直接竞争。
同样压力不小的产品还有正式开启预售的深蓝S07。官方信息显示,深蓝S07预售指导价15.69-17.39万元。尽管在价格区间上尚未完全重叠,但从产品定位以及目标用户等方面来看,与近期关注度较高的尚界H5形成竞争。
在深蓝S07开启预售的当天,由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中型SUV尚界H5开启预售,预售18小时订单破5万台,发布当日累计订单已超8万台。
除了要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深蓝的全球化布局也面临着不确定性。从发布会信息来看,DEEPAL S05和DEEPAL S07主打欧洲市场。深蓝汽车提到,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便完成了7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市场覆盖,扎根全球六大洲,未来还将覆盖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
慕尼黑车展深蓝汽车展台 图片来源:深蓝汽车
但欧洲市场的“蛋糕”并不好分,毕竟除了需要面对欧洲本土品牌,还需要参与到中国自主品牌出海的竞争当中。
本届慕尼黑车展上,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接受媒体群访时提到,借助Stellantis集团的资源体系,零跑已经在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销售和服务网点突破1700家。
事实上,越来越多中国汽车企业正将欧洲市场视为出海战略中的核心“战场”,而这一趋势,从慕尼黑车展的现场表现中可清晰窥见。
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参展正呈现出“整车+三电+智能科技+软件电子等”的全产业链参展阵容,此次有116家中国企业参展,相较于2023年的70家再创新高,这也让我国成为除德国外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税谈判尚未最终落地,中国汽车厂商在欧洲的前景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长期来看,由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厂商出海建厂为大势所趋,但也将面临来自当地需求和政策方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