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实习记者 孙小琴 北京报道
“‘硬科硬客’始终肩负着架起硬科技与活资本的‘同心桥’,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快车道’的使命,是上交所服务科技创新、链接产业与资本的重要纽带。”9月10日,上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泊在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科创板迈向“新高地”暨“硬科硬客”2025年会上如是表示。
王泊指出,“硬科硬客”的成长,正是科创板六年发展的生动缩影。
六年来,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板块从资本市场服务科创的“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的“示范田”。
“硬科硬客”是上交所与《中国经营报》共同打造的一档高端访谈节目,聚焦科创板“硬科技”发展和“硬实力”人物。节目开播以来,已有近60家龙头嘉宾企业参与,覆盖公司市值合计超过2万亿元。
精准对接“科技+资本”
王泊表示,“硬科硬客”节目自2023年11月启动以来,始终肩负着架起硬科技与活资本的“同心桥”、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快车道”的使命,是上交所服务科技创新、链接产业与资本的重要纽带。
截至目前,“硬科硬客”围绕创新药、半导体设备、低空经济等科创板优势产业,已举办15期主题沙龙。
“每一场沙龙都是一次‘科技+资本’的精准对接,每一次交流都是一轮‘产业+创新’的思想碰撞。”王泊指出。
有关数据显示,“硬科硬客”已累计邀请近60家科创板头部企业负责人分享前沿实践,组织超100家投资机构深度参与,让技术突破、产业需求与资本供给高效耦合,更通过多渠道5000万次的阅读量让“支持‘硬科技’、拥抱新质生产力”的共识在市场中深深扎根。
“借此机会,感谢媒体朋友为‘硬科硬客’节目付出的努力,与科创板并肩同行,让‘硬科技’的故事传得更广、更响。”王泊如是说。
科创板发展的生动缩影
“‘硬科硬客’的成长,正是科创板六年发展的生动缩影。”王泊指出,六年来,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板块从资本市场服务科创的“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的“示范田”。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汇聚589家上市公司,A股总市值超9万亿元,持续通过IPO与再融资为企业注入资本活水。
“这些资金成为滋养硬科技生根发芽的‘阳光雨露’,是支撑企业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的‘助推器’。”王泊表示。
从产业布局看,科创板已形成“链群式”发展格局。集成电路领域120家企业实现全链条覆盖,占A股同行业公司数量超六成,构建了一支“自主可控”的主力军。生物医药领域113家企业攻坚深耕癌症、艾滋病等疑难病症治疗,板块成为美股、港股之外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上市地,正在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高端装备领域超百家企业提供核心设备,为产业智能化升级筑牢“根基”。
在创新能力上,科创板更是持续领跑。有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板块整体研发投入超841亿元,是净利润的2.8倍,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24万名研发人员、13万项发明专利,构筑起资本市场“研发密度最高”的企业集群。138家次企业获国家级科技奖项,六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三成公司产品实现行业首创。
“就像‘硬科硬客’节目中展现的,百利天恒加速创新药出海,西部超导实现超导材料量产突破,概伦电子牵头构建国产EDA生态圈等。”王泊强调,这些突破有力印证了科创板的“硬”,就“硬”在创新驱动的底色上。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