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温颖颖
有多少人看到“泰兰尼斯稳稳鞋”几个字,脑子里就自动切换广告原声?
| 泰兰尼斯稳稳鞋广告截图。
今年以来,国产童鞋品牌泰兰尼斯的稳稳鞋广告几乎无处不在:电梯、高铁站、地铁站、机场……凭着“一分钟重复三四遍广告词”的洗脑式传播,在社媒上掀起了讨论。
有人调侃:“从小区门禁闸到公司大楼,去哪都是稳稳鞋的海报。”“电影放映前的贴片广告也是它。”也有人吐槽:“看广告把我看焦虑了。”
而另一个引爆点,则是这双稳稳鞋的价格——贵到堪称“童鞋界的爱马仕”。
在泰兰尼斯旗舰店里,稳稳鞋单价在500-1500元之间,热销款集中在600-800元区间。
这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是远超同行价格水平。基诺浦、江博士、卡特兔、牧童等童鞋品牌的学步鞋,集中在150-300元区间。
更是耐克、斐乐热销款童鞋的2-3倍。天猫旗舰店里,NIKE销量前五的童鞋价格为281-564元,FILA销量前五的童鞋价格为331-441元。
令人玩味的是,泰兰尼斯价格翻了几倍,销量却照样飙升,2024年,泰兰尼斯卖出600万双,营收超30亿元、同比暴涨50%。双11当天,更是与耐克、安踏一同占据天猫童鞋销量前三。
不得不感慨,中产父母们的焦虑钱,实在太好赚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泰兰尼斯稳稳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不只是价格。
从宏观数据看,中国生育率在整体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4年,新生儿出生人数,从1883万下滑至954万;0-3岁儿童数量,即稳稳鞋的重要受众,也从5090万下滑至2820万,降幅高达44%。
可就在大盘下滑中,泰兰尼斯逆势爆发。
泰兰尼斯于2011年在杭州成立,2020年才开始全面盈利。但在疫情冲击最严重的2021-2023年,GMV却暴增近50倍,飙升至20亿元,稳居童鞋品类第一。其中60%来自线下门店。
泰兰尼斯并未公布详细财报,但据创始人丁飞的表述,2024年的GMV增幅约在30%-40%之间,简单换算,即26-28亿元之间。
不仅如此,泰兰尼斯已入驻全球1000多个线下高端商场,甚至开到了洛杉矶富人区比弗利山庄附近,以及香港海港城、北京SKP等顶奢商场里,与Gucci、Prada等品牌做邻居。
这正是泰兰尼斯的“生财之道”,只赚中产父母的钱。
在传统认知里,童鞋行业价格内卷严重,下沉市场才是出路。但在越下沉的市场,消费者对价格越敏感,拼多多上0-59元的童鞋销量最大,想在这里赚钱,就得和白牌厂商拼命卷低价。
被忽略的是,童鞋的高端需求其实在持续增长。
《中国童鞋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指出,千禧一代、Z世代父母普遍愿意为孩子的健康安全投入较高费用。另据《消费者报道》的数据,中国家庭开支中,有约40%用在孩子身上。
毕竟,儿童消费的典型特征就是“使用者与付费者分离”——父母无法直接感知鞋子体验,只能用价格来判断质量。哪怕消费降级,但“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了铁律。
因此,创始人丁飞才敢公开宣称:泰兰尼斯不打折、不讲价。
同据上述报告,童鞋的购买考虑因素TOP 4,分别是甲醛含量、尖锐物安全性、拉链与绳索安全性、小部件安全性,4项里有3项带“安全”,也直观反映出父母们的焦虑程度。
但这种焦虑同样被忽略了。目前我国童鞋的品类,仍以市占率达45.5%的运动鞋为主,稳稳鞋所属的机能鞋(学步鞋)品类,市占率仅15.7%。
泰兰尼斯瞄准的,正是“花钱买保险”的消费心理。
品牌宣传中,它强调稳稳鞋基于儿童足底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设计:鞋前1/3可正确弯折、后2/3保持挺直;针对0-3岁儿童,推出多密度分区支撑鞋底,鞋底加宽18%,减少摔跤;防滑指数达0.5,高于成人登山鞋的0.4。
每一句描述,都精准击中了父母的软肋,正如常被提起的那句话:“不能让娃输在起跑线上。”
“一个冬天三双”
但仅仅迎合需求,还不够。
泰兰尼斯还将稳稳鞋的用途细分化,主动地扩大需求。
在传统童鞋市场,一般只按年龄分成婴儿鞋(0-1岁)、小童鞋(1-3岁)两种品类。而泰兰尼斯创立了一套“六分阶专业童鞋体系”,把适穿年龄范围扩大至0-16岁,并按照场景、对外界的感知、生理特征等,对童鞋需求进行了详细剖析。
比如,0阶婴儿需要亲肤透气的柔抱鞋、1阶儿童需要有赤足感的爬站鞋、2阶孩子需要保护足部健康的学步鞋……相当于暗示父母们:童鞋宜多不宜少,让孩子在每时每刻都穿得舒服,才是心头大事。
何况,孩子的脚本来就长得快、鞋服换新频率高。《天猫童装童鞋行业趋势白皮书》指出,25-29岁的年轻父母购买童装童鞋的次数,达到了一年8次左右。
甚至有不少父母在社媒表示,泰兰尼斯的细分体系为他们节省了选购时间,“贵是贵点,但孩子的脚一天长一圈 ,根据发育阶段买,就不用每次都费劲去量尺码了”。
要适合孩子的脚码、要顾及孩子的各类使用体验,又要父母自己省心,这都在无形中,进一步推高童鞋的购买次数。
一位网友曾在小红书发帖吐槽:“一个季度,两双稳稳鞋。”评论区里的网友则表示,这都不算多了,“我家的只穿了一个月就小了,第二双鞋也只穿了三四次”。一番讨论后,最终“一个冬天三双”也被视为正常值——即便按600元计算,一个季度支出也高达1800元,那么一整年就得7200元。
最终,这种消费习惯具体化为高达80%-90%的复购率,撑起了泰兰尼斯的30亿营收帝国。
泰兰尼斯的出圈,还离不开电梯广告的打法。
2022年,泰兰尼斯砍掉了大量线上社媒宣传渠道,押注线下场景,并与“电梯广告巨头”分众传媒达成合作。也是这一年开始,泰兰尼斯陆续覆盖了全国100多座城市的电梯广告媒介、北上广等城市的超50座机场或高铁站。
相较于“不感兴趣,算法就不推”的社媒广告,拥有强迫性观看、反复播放特点的电梯广告,扩大了泰兰尼斯的辐射面。
数据显示,仅2022年,泰兰尼斯的电梯广告总曝光人次就超过93.3亿。无论父母还是未育群体,想不记住都难。
1499的鞋,有1000花在广告上。”——这句网友调侃,几乎成了品牌的代名词。
不摔跤=学会了走路吗?
不过,热度也带来了争议。
社交媒体上,不少人质疑:“不摔跤就等于学会走路吗?”“孩子总摔跤,真的是鞋的问题吗?”
疑问并非凭空出现。
泰兰尼斯稳稳鞋在市场上,归属于“学步鞋”“机能鞋”类别。今年7月,《央视新闻》援引多位专家的表述指出,“学步鞋”搭载的前掌易弯折等设计,确有技术性,但无明确科学依据能证明,其能矫正步态等。此外,儿童学步和足部发育过程中,过度干预反而可能打破平衡,“6-12个月学爬站立阶段的孩子,无需穿鞋”。
报道中,央视记者提到了一段插曲。记者在医院骨科遇到了一位大约2岁的小患者,穿着机能鞋前来看诊,了解后得知,他1岁左右出现了足部外翻情况,父母便在销售人员的“可矫正步态”的话术下买了机能鞋。但医生现场检查后指出,机能鞋没有治疗效果。
甚至有可能导致矫枉过正。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直接点名泰兰尼斯稳稳鞋:在商家的宣传下买了一双600多元的稳稳鞋,孩子穿后,脚步问题没改善,反而更加严重了。
专家言论与消费者反馈,都在稀释泰兰尼斯稳稳鞋宣传的专业属性。
与此同时,产品质量问题也在被频繁讨论。黑猫投诉上,关于泰兰尼斯的投诉近500条,包括“鞋底不防滑导致受伤”“磨破脚后跟”“鞋头开裂”“味道臭不可闻”“鞋子内部发霉”等问题。
群体性投诉,一度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据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3年产品监督抽检品类公示,泰兰尼斯一款儿童皮鞋经检验“不合格”,不合格项是“勾心纵向刚度”。意味着该款鞋子整体结构容易变形,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出现鞋底塌陷的情况。泰兰尼斯的其他产品,如儿童背包,亦有在2022年被抽检出不合格。
实际上,纵观儿童机能鞋(学步鞋)市场,质量问题大范围存在。
据统计,2021年1月-2024年5月,即该产业高速发展的3年里,共有71批次接受了国家/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抽检,其中有25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不足65%。
作为对比,同期内,包含机能鞋在内的整个童鞋产业,合格率为70.8%。也就是说,机能鞋卖得比普通童鞋贵,做工却更差。
或许,机能鞋本就是植根于概念上的品类,当泡沫被戳破,便被看清了内里。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检测数据显示,今年5月,均价在100-200元的童鞋品牌市占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68个百分点,均价在300-400元、400元以上的童鞋品牌,市占率则分别下降2.49个百分点、2.37个百分点。
说明父母们依旧会买学步鞋、机能鞋,但对“高端溢价”的执念,正在消退。
曾经靠中产焦虑支撑的泰兰尼斯神话,是否正在松动?它那条循环播放的电梯广告,还能持续多久?
参考资料:
氢消费出品《泰兰尼斯价不配位,品牌高端但品质一言难尽》
观潮新消费《一年卖出30万双,泰兰尼斯如何“套牢”中国家长?》
央视新闻《定价远超普通童鞋!“学步鞋”真能矫正步态吗?》
体育大生意《江南春只改一个字,这家童鞋“爱马仕”一年爆卖30亿》
上一篇:AI如何融入医疗生态?记者沉浸式探访服贸会上的“未来医院” ai濡備綍娣卞叆鍖婚櫌 ai鎬庢牱铻嶅叆瀹炰綋琛屼笟
下一篇:激战千亿具身智能市场!近20家车企扎堆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前夜还未到? 激战千亿具身智能市场!近20家车企扎堆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前夜还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