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713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阿里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战火再次升级。
9月10日,阿里巴巴26周年当天,高德地图CEO郭宁在杭州西溪园区宣布推出“扫街榜”,并承诺“永不商业化”。
几乎同一时间,美团旗下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发放2500万张消费券。
这场隔空对决标志着阿里与美团的竞争,已经从外卖补贴大战延伸至到店服务的核心领域。
01
先来看看这个新东西:高德“扫街榜”。
与大众点评依赖用户撰写评论和打分的UGC模式不同,高德扫街榜的核心逻辑是“用脚投票”,即基于用户真实发生的物理世界行为来生成排名。
高德宣称,榜单基于过去一年内5132万用户的13亿次导航、228亿公里的出行路径,以及海量的搜索、收藏、复购、分享等真实行为数据。
同时,它还引入了AI算法和芝麻信用进行风控与加权,旨在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干预,尤其是“刷分”“刷好评”等行业顽疾。
在蜜妹看来,这种模式的创新在于,它试图将商家排名的评价体系从“说什么”(主观评价),拉回到“做什么”(客观行为)。
看到这里蜜友们应该也了解了,“高德扫街榜”挑战的核心正是大众点评,且这一拳直接打在了大众点评模式长久以来面临的信任痛点上:评论真假难辨、商家被差评绑架、用户决策成本因信息过载而增加。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众点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演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决策的“基础设施”。其积累的数以亿计的用户真实评价、图片和评分,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内容生态系统”。
另一边,这个系统也催生了庞大的刷分产业链,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消费决策的真实性。
02
在蜜妹看来,高德的动作或许看上去确实有点美好,但细想起来也会存在一些bug。
首先,“真实”不完全等于“优质”。高德榜单的核心逻辑是“人气”,即导航前往的人多。
然而,人气旺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服务或产品的真实品质,也可能只是因为商家地处交通枢纽、是网红打卡地,或正在做大力度促销呢?
在“扫街榜”的算法下,一家安静、精致但客流平稳的高品质餐厅,可能永无出头之日。从而扼杀一部分小而美的多样性。
其次,数据维度存在“天然偏见”。高德的数据主要源于导航用户,这天然偏向于驾车群体和需要借助导航工具的非本地熟客。
对于那些依靠本地居民、步行客流和口碑相传的社区小店,高德的数据捕获能力是有限的。这可能导致榜单结果向“游客友好型”和“主干道沿线型”商户倾斜。
再者,既然算法核心是“到店行为”,那么未来是否会出现有组织的“刷导航”“刷到店”产业链?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大众点评的模式固然有“信任危机”的痛点,但它提供的丰富、多维、带情感温度的信息,是冷冰冰的行为数据无法替代的。
话说回来,扫街榜和大众点评,本就是两种模式的较量,这两种模式也不是不能共存。
03
最后,在蜜妹看来,高德“扫街榜”的背后,站着的是整个阿里巴巴的生态体系,是本地生活大战的再次升级。
在此之前,本地生活大战已经对各大平台的财务状况产生明显影响。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美团、京东在外卖大战中营销开支至少超过了300亿元,这一数字远超早前机构的预期。同期,三大平台的利润却较去年同期减少超200亿元。
美团二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大跌九成;同期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所在的其他业务板块,亏损还是加剧的。
由此来看,巨头们对这次的大战,多少有点不计成本的意思。
大战短期,美团凭借商家资源、履约能力及用户习惯占据优势。阿里虽手握高德、淘宝、支付宝三大流量入口,但到店业务需经历“冷启动”阶段。
高德与口碑、支付宝的整合是否顺畅,自营团购业务能否顺利搭建 以及如何为商家提供超越美团的数字化经营工具和增值服务,将是其面临的巨大考验。
而美团的优势恰恰在此。它不仅有成熟的团购、外卖、预订、支付体系,更有为商家提供的从SaaS系统、供应链服务到金融服务的全方位赋能体系。
战争的下半场,将是“全域经营解决方案”的竞争。谁能更低成本、更高效地为商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意增长,谁才能最终赢得商家的心。
而这场战争的结果,不太可能是某一方的完全胜利,而更可能是在残酷的消耗战后,双方重新划定势力范围。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本 文未注明图片均来自于公开发布,特此说明和感谢!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联系请加微信alioyer(备注:闺蜜财经)
上一篇:罗永浩西贝“互撕”,预制菜缘何引争议:每个人都在评价“自己以为的预制菜” 罗永浩辩论被怼 罗永浩李诞吐槽大会
下一篇:多款AI眼镜亮相外滩大会,蚂蚁陈亮:五年后或可靠眼镜完成所有数字交互 2025上海眼镜展ai眼镜 上海眼镜展会有ai眼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