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的困局与出路:一场来自业内的真实对话 预制菜在中国的困境 预制菜产业面临的问题
创始人
2025-09-19 03:11: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疯了快跑,作者:侯丹,原文标题:《预制菜的困局与出路:一场来自业内的真实对话》,题图来自:AI生成

“又贵又难吃,还xx全是预制菜。”

几天前,罗永浩的一句吐槽,将西贝和预制菜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立即强硬反驳,称其“100%不可能是预制菜”。

这次事件几乎再次刷新了公关行业的灾难现场。无论是恩仇快意,还是就预制菜本身的理论讨论,时至今日已经非常充足。

我想探究一下在这场舆论喧嚣的背后,预制菜行业的真实生态如何?业内人员如何看待这场争议?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带着对行业的追问,我走访了几位从业者,听他们道出了争议之外的真实困境。

争议背后:一场没有交集的对线

“这场争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贾国龙一上来就自爆,虽然是说西贝没预制菜,但这句话反而一棒子打死——预制菜不好,人家罗永浩说的是消费者认知,是要立标准。”

李维从事预制菜供应多年,主打高端预制菜,合作的多是一二线城市的漂亮饭餐厅和一些连锁粤菜餐厅,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时,他发了个朋友圈说,

“西贝是中央厨房的模式,按我们行业定义,属于预制调理品,但按现行国标,可能不算‘预制菜’—— 这就是问题的根子。”

他的办公室摆放着各种行业奖项和认证证书,其中最显眼的是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央厨房创新实践基地"牌匾。作为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兵,他见证了预制菜从被餐饮业排斥到被广泛接纳的全过程。

“根据现有的说法,预制菜其实是有定义的,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等辅料,经预处理、调制、包装、熟制等工序,在冷链或常温条件下贮存、运输、销售,可直接食用或经简单加工后食用的菜品……这个定义很专业,但问题在于——普通消费者根本不这么理解。”

在大众认知里,只要不是厨师在现场从头开始制作的,就都是预制菜。这种认知差异导致了双方各说各话,完全不在一个对话层面上。

“贾国龙说‘不是预制菜’,在法律上站得住脚,但在消费者眼里,‘提前做好的就是预制菜’。”李维无奈地说,这种标准与认知的错位,让供应商成了夹心饼。

李维以自己公司的客户为例进一步说明,他们有个客户是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使用的只是提供的切配好的净菜和预处理过的肉类,在门店仍然需要厨师烹饪调味。但在消费者眼里,这就已经被归入预制菜范畴了。

“行业追求的是标准化和效率,消费者看重的是体验和价值感。”李维认为,这场争论反映出餐饮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认知冲突。

预制菜本身其实没有绝对的错,错在行业没有做好消费者教育,没有建立起透明的沟通机制。

“我们从2010年就开始做预制菜,那时和现在的问题也差不多。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罗永浩这次引发的讨论,实际上给了行业一个正视这个问题的机会。

在李维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争论谁对谁错,而在于建立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桥梁——需要更透明的标识制度,更清晰的行业标准,以及更坦诚的沟通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缩小这个认知鸿沟。

预制菜是不是“妖魔鬼怪”?

“外界对预制菜有很多误解,其实这个行业已经相当成熟和技术化了。”李维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产车间视频。

视频中,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正在运转,从原料处理、调味配制到包装杀菌,全部在密闭环境中完成。“我们的卫生标准甚至会比大多数餐厅后厨都要高。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控制点,包括菌落总数、添加剂使用。”

高品质预制菜的安全性往往高于现场制作,中央厨房的环境控制、原料检测、工艺标准通常比餐厅后厨更加严格。规范化生产的预制菜在微生物控制、添加剂等方面反而更可控。

但他也坦言,像这样的高标准生产,在行业里十分罕见。

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成本控制和标准化需求

另一位供应商王磊告诉我们,“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一个好厨师月薪起码上万,而且还不稳定。预制菜能够大大降低对人力的依赖。”

连锁餐饮需要保证不同门店的口味一致性,预制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很多知名连锁品牌都是靠预制菜实现了快速扩张和品质统一。

“这是预制菜最开始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相比供应商,每当预制菜成为热点话题,餐饮老板都会是首当其冲的角色。

“我们其实很纠结。”某地方性连锁餐饮品牌创始人陈静坦言,一方面,预制菜确实帮助他们解决了标准化和扩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敢公开承认使用预制菜,因为消费者会有负面看法。

“如果不使用预制菜,我们根本不可能保持这么多门店的口味一致。但如果我们公开承认,又担心影响品牌形象。”

这次罗永浩与贾国龙的冲突,后者的潜意识里也是这种顾忌,但话一说出口,味道就变成了一种默认——预制菜是不好的,尤其是对于西贝来说更不好。

现在的餐饮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经历了几年的大感冒,到伤痕累累仍没有痊愈,再加上互联网平台之间价格战打到飞起,这种纯人力+实体的经营业态,要想与时代接轨,必须解决效率和规模的问题。

当然,还有更直接的,成本问题。“房租每年涨5%,人工成本每年涨10%,食材价格也不稳定。但菜品价格却不能随便涨,因为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

王磊说的反映了一部分的现实,预制菜确实帮助餐饮老板控制了一部分成本,陈静说,“虽然预制菜的采购成本可能更高,但综合考虑人工节约、浪费减少、效率提升等因素,总体成本还是降低了。”

但最困难的是,如何应对消费者的认知。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标准。”陈静指出,“行业内部对预制菜有专业定义,但消费者有自己的理解。这种认知差异导致了很多误解和争议。”

实际上,预制菜包含多种形态和等级。从技术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即配食品:经过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而成的生料配菜 2.即烹食品:需要进行熟制烹饪的半成品 3.即热食品:经过熟制处理,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的产品 4.即食食品:开封后即可食用的产品

“很多餐厅使用的主要是前两类,但消费者往往将其等同于后两类。”陈静说。

透明化困境:说还是不说的两难选择

但说到这,似乎都是从业者口吻,消费者是怎么想的呢?

事实上,在小红书、抖音这些社交媒体上,我们都能够发现,人们之所以对“预制菜”反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场景与价值的错配。

一分钱一分货,这是人之常情,也很合理。

我们能够接受萨莉亚餐厅公开使用预制菜,但难以接受西贝八十元一份的土豆牛肉不是现烧。

关键是“值不值”。

对于罗永浩提出的“标准”问题,几乎每一位从业者都认真思考过。很多人一直在纠结要不要透明化——完全透明可能暴露非现做的实质,影响品牌形象;拒绝透明则可能引发信任危机,损害品牌信誉。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贝短期尝试的“厨房透明化”是一种折中方案,但这种透明是有限度的透明,只展示了食材的后期加工环节,而回避了前期的预制加工过程。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来看,消费者有权知道他们吃的是什么。餐饮企业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做出知情选择。

知情权、选择权,这是预制菜“要制定标准”之外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透明化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定义?如何标识?如何监管?这些都需要好好解决。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多位业内人士对行业未来持乐观态度。

“餐饮工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王磊表示,“随着成本上升和标准化需求增加,预制菜的使用只会越来越广泛。关键是如何规范发展,确保质量和安全。”

“随着消费者意识提升和信息透明化,试图隐瞒是不现实的。企业应该主动拥抱透明化,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

这样一来,未来餐饮市场可能会形成更加分化的格局:高端餐饮可以坚持现做特色,快捷餐饮则可以坦然接受预制模式——当然,这一过程中,有锅气、现烧现炒的玩家会更有吸引力。

“不同业态有不同的选择,关键是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保持一致。”

结语

罗永浩与贾国龙之争,最终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在中国餐饮行业工业化进程中,如何平衡效率与体验、标准化与个性化、企业利益与消费者权益。

这场争论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问题的存在,也引发了行业和公众的思考。

多说一句正确的废话: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企业需要更加坦诚和透明,行业需要建立规范和标准,消费者需要更加理性和包容。

未来的餐饮行业将是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既有完全现做的特色餐厅,也有大量使用预制菜的快餐连锁,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创新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空间,关键是要确保消费者拥有充分的信息和选择权。

只有通过理性对话和共识构建,中国餐饮行业才能健康地走向现代化未来,让消费者既能享受工业化的便利,又能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这是这场预制菜之争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疯了快跑,作者:侯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1676.html?f=wyxw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齐创新高,英特...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0.27%,标普500指数涨0....
万科继续整理存量资产 “广信资... 观点网广信资产包的拆解,仍在进行时。 9月17日,万科旗下的广州万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微信平台发布了...
A股牛市延续,把握个股机会 股指牛市继续,震荡不改上行路线,上周沪指已过3888,后续仍震荡上行。今日科技领涨,新增新能源机会,...
高端散酒体验填补市场空白,春开... 纯粮固态,春开窖散酒的底线,也是您的起点。浓墨清溪,酱彩芝魂,醉美不过春开窖!春开窖·中国香——浓清...
预制菜的困局与出路:一场来自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疯了快跑,作者:侯丹,原文标题:《预制菜的困局与出路:一场来自业内的真实对话》,...
博雅互动又买比特币了!已囤积4...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8日,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博雅互动)发布公告称,集团已全部完成有关...
原创 2... 2025年9月18日这天,黄金市场的数字有点让人头晕,国际金价是每盎司3682.2美元,国内这边,中...
原创 股... 9月12日证监会突然“开炮”,一天狂开6张罚单。 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那些...
平安银行:投资理财讲适当 争做... 理财是将个人或家庭的财务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的过程,旨在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平安银行积极倡导“投资...
*ST创兴:董事长被公安拘留,... 9月18日晚间,*ST创兴(600193.SH)公告,称收到董事长刘鹏家属通知,其收到杭州市公安局上...
寒武纪,现场回应 寒武纪,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周玲国产芯片企业寒武纪回应多个热点问题。寒武纪 视觉中国 资料图9月18日,寒武纪(6...
卖生长激素的金赛药业进军脱敏治... 金赛药业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在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热潮之下,“生长激素茅”长春高新的子公司金赛药业选择...
实探家乐福中国最后两家门店,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9月18日讯(记者 孙煜)“能买的东西不多了,水果、生鲜这些都没有,现在...
人民币或已进入升值周期 随着美联储将重启降息,美元大概率将继续走弱。经济层面上“中升美落”的趋势愈发明显,叠加A股牛市吸引更...
浙江50家入围!2025中国服... 9月18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入围企业2024年...
一品红股价暴涨200%,另一家... 来源:健识局 2025年以来,一品红药业的股价涨势尤为特殊。据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一品红的股价从1...
深圳水贝“黄金平替”热销!金价...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胡星访 “我们店的商品,主要以黄金平替为主。我们的产品经常是到一款出一款...
纳指创新高,英特尔大涨26%,... 记者丨倪雨晴 唐曜华编辑丨张伟贤 方海平 黎雨桐美股三大指数涨幅扩大,盘中纳指、标普500指数再创历...
约谈!携程股价越来越高,但强制... 出品|达摩财经因强制酒店调价被举报后,携程(9961.HK)遭到地方市监局监管约谈。9月17日,郑州...
寒武纪半年狂赚10亿却备26亿... 记者丨雷晨编辑丨倪雨晴一家曾经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国AI芯片企业,正在大模型浪潮中迎来属于自己的“觉...
4.45亿交易延期!良品铺子二... 良品铺子控股权转让一事还在持续拉扯中。孙婉秋 摄9月17日晚,良品铺子(603719.SH)披露公告...
半年亏52亿!地平线陷双重危机... 近日,地平线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地平线并非高枕无忧,其在业务、盈利能...
最低调的华人家族,蝉联印尼首富... 你知道靠着卖香烟这门生意,能做到多发达吗?在印尼这么一个对华人十分敏感的国家里,已经蝉联了十几年印尼...
恒大“最大债主”,遭遇致命一击...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拿什么来还债?作者:杨一轩来源: 无冕财经(ID: wumian...
金信诺:股东计划减持不超1%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8日,公金信诺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赣州发展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
原创 3... 曾经饱受信息不透明、流程冗长、比价困难等问题的航空货运行业,正被一家中国科技平台重新定义。近日,全国...
原创 任... 华为的成功跟任正非的不自私有很大关系。 如果任正非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就不会设计员工持股制度,哪怕...
希洛缇“新角色”登场?移动调肤... 2025年的中国美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阵痛。一边是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健康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消费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