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起来刷美股行情的朋友,估计都被这红彤彤的屏幕晃了眼——三大股指连着两天齐创新高,道指、纳指、标普一个不落,连小盘股的罗素2000指数都飙到2021年以来的新高,这势头是不是比不少人预期的还猛?
我是帮主郑重,做了20年财经记者,聊行情不爱只报数字,更爱跟大伙儿掰扯背后的门道。这次美股能连着破纪录,最核心的推手其实就一件事:美联储的降息。周三降了25个基点,还放话今年可能再降两次,这一下就把市场的信心给托住了——之前大家总嘀咕“是不是降一次就停”,现在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资金自然敢往里头进。
可能有人会问,鲍威尔不是说这次降息是“风险管理”吗?怎么市场不光没慌,反而更疯了?其实交易员心里门儿清:管它叫什么名头,本质是政策重心变了——不再死盯着通胀不放,转而往“稳增长”上偏,这就够了。市场要的从来不是话术,是实实在在的趋势信号。
而且这次涨势有个很关键的点,不是科技巨头“一家独大”。你看,不光苹果、微软这些大票在动,连罗素2000这种小盘股指数都涨了2.5%,这说明啥?是整个市场的预期都转暖了,不是少数龙头在撑场面。纽约大学有个教授说得实在:“现在市场是被企业盈利托着的”,只要公司赚钱的本事不掉链子,暂时就没什么能让行情大调整的——这话我认同,做中长线投资这么多年,企业基本面才是真底气。
当然,这周市场也不是一路顺风顺水,美联储官宣降息那天,股市还震荡了一下,就是因为大家在猜“政策到底松到啥程度”。但后来为啥又涨上去了?因为交易员看明白了:不管是“风险管理”还是“稳增长”,核心是美联储不跟市场对着干了,甚至还在往宽松的方向靠。芝商所的数据都显示,现在大家赌10月再降25个基点的概率快到90%了,预期一明确,资金就敢进场。
个股方面也有不少亮点,联邦快递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中通快递因为8月快递价格回升被券商唱好,小马智行说要冲利润目标,蔚来也预告了明年的新车型。但跟大伙儿提个醒,我做中长线投资这么多年,不建议盯着单日个股涨跌较劲——要看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有没有真改善,行业逻辑通不通顺,比如快递价涨是不是行业真回暖,车企的技术迭代能不能接住市场需求,这才是能拿得住的关键。
最后跟大伙儿说句实在的,20年财经跑下来,见多了“政策带行情”的事儿。这次美股连创新高,是“宽松政策+盈利托底”凑齐了双驱动。但别光看着热闹,中长线布局得想清楚两个问题:美联储的宽松会不会真持续?企业盈利能不能稳住?把这俩想透了,才不会被短期的红红绿绿带着跑。
我是帮主郑重,下次有新行情,再跟大伙儿慢慢聊透里面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