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A股“高校第一股”正式“戴帽”。近日,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624 SH,以下简称“复旦复华”)披露,由于公司在多个报告期存在虚假记载,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近期收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鉴于此,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于9月22日停牌,次日复牌后证券简称变更为“ST复华”。 复盘首日,ST复华股价跌停,报收6.67元/股。涉嫌违法,公司多人近期被罚
根据9月19日披露的上海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复旦复华在2019年、2020年及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曾于2022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两次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
虚假记载主要涉及复华文苑住宅项目,该项目是复旦复华全资子公司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复华园区配套住宅项目。2019年、2020年,复旦复华未审慎核算该项目施工成本、未足额结转营业成本,不符合企业会计规定。其中,2019年少计营业成本5065.22万元,虚增利润总额5065.22万元,占当年已披露利润总额的60.25%;2020年少计营业成本259.2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20万元,占当年已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7.11%。2023年,公司在对该项目进行存货减值测试时,将高层住宅与别墅合并为一个资产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符合会计准则,涉嫌少计资产减值损失2782.13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782.13万元,占当年已披露利润总额的118.48%。
上海证监局认为,复旦复华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构成违法行为。该局拟决定对复旦复华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公司两任董事长赵文斌、褚建平,以及多名责任人分别给予警告并处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罚款。其中,本月11日已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经理职务的周驰浩,也是2023年年度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之一,被给予警告并罚款50万元。
9月19日,复旦复华(600624.SH)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事先告知书》载明的内容,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自2025年9月23日起,公司A股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复华”,股票代码仍为“600624”,日涨跌幅限制为5%。公司表示将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并已整改完毕相关事项。
9月19日,公司股价报收于7.02元/股,较年初的6.40元/股略有回升,但今年至今累计涨幅仅为6.85%,大幅跑输同行业。23日,复盘首日跌停,公司股价报收6.67元/股。
医药业务疲软,拖累公司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复旦复华1993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第一家高校控制的上市公司,被称为“高校第一股”。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涵盖软件开发、生物医药、园区房产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是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则由上海市奉贤区国资委全资持股。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3.26亿元,同比上涨2.20%;净亏损712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缩窄;经营性现金流金额同比由负转正。
财报显示,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药、软件和园区等三大主业。其中,医药业务比较疲软。
2025年上半年,受招标集采、价格治理等因素影响,公司医药板块营业收入为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5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5.00%;净利润为-710.00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13万元。其中,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4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4.5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54%。
同期,软件业务营收1.46亿元元,同比增加16.9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4.85%;净利润为869.98万元,同比增加89.34%。
园区业务营业收入为1931.58万元,同比减少16.1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92%;净利润为708.86 万元,同比增加130.02%。鉴于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公司园区板块住宅项目的销售依然面临较大的去化压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石力
上一篇:长虹重磅发布星闪电视2.0,带来家庭娱乐交互新体验 长虹光翼电视新品 长虹星闪电视
下一篇:“并购六条”发布一周年 沪市新增重大资产重组111单交易额超3000亿元 “并购六条”后A股资产重组井喷 并购六条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