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餐厅在抖音被看到、被喜欢,生意增长和品牌声量随之而来,一个“更有意思”的本地生活生态也在形成。
“袖珍世界Small World 桌面美食剧场”是一家以桌面美食剧场为特色的餐厅,在他们的生意盘子里,抖音平台的销量已经占据1/3左右。“现在大家对就餐有更多想象和需求,希望寻找新的就餐体验,抖音的内容会让一些用户产生期待、怦然心动,它算是我们和目标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在“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联合创始人苏坤看来,“抖音能把我们的视觉化体验快速放大,单靠用户分享就能让客人、甚至很多海外客人知道我们。”3号仓库位于上海新世界、陆家嘴的门店表现尤其明显,晚上八点后的高峰时段,外国客人有时会占到半数,“有一天新世界店的49桌客人里,有30桌是老外。”
“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独具特色的门店风格
背后的共通点在于,“心动”和“体验”成为今天的顾客选择餐厅时更看重的新元素,也构成了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大机会。对抖音生活服务而言,如何让平台上的每一份“心动”更落地,让“由心动而起”的生态链路更清晰?
“心动榜餐厅”是一个逐渐浮出水面的答案。9月23日,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餐厅2025年第二期正式发布。榜单覆盖规模由上半年的40城提升至101城,共计3300家餐饮门店入围。
这是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餐厅在今年的第二次发榜。消费者的“心动点”会不断变化,而一份持续迭代更新的榜单无疑是“抓住趋势”、“呈现趋势”的好方法——一年两发榜,抖音生活服务似乎也形成了自己的节奏与手感。
氛围感时代,抖音用“心动”卡位本地生活
当原本简单的“吃饭”成为情绪价值的重要发生地,我们会体验到怎样的变化?
有时候,如同“光影音舞台”般的餐厅满足着我们对视听的沉浸感期待;有时候,餐厅又是那个远离焦虑的“瞬移任意门”;又或者,餐厅还是那个表达自我品味的“美学背景板”。
正如在CBNData的调研中,一位食客谈到,“我非常享受发现和体验不同餐厅的氛围。对我来说,吃饭不只是吃饭,更是一次放松和探索。我会特意为了独特的装修风格、好听的音乐或治愈的感觉而去‘打卡’。”
氛围感时代悄然来临,“好吃”当然还是消费者对一家餐厅的最底层刚需,但食客为餐厅赋予的意义和需求都在变得愈加多元。就餐选择的本质,变成了氛围和感觉的一场双向奔赴。
抖音生活服务与CBNData联合发布的《2025氛围感就餐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氛围好”与“味道好”、“服务好”一并成为消费者对餐厅形成期待的TOP3因素。过去半年,抖音平台的“氛围感餐厅”内容总播放量达140亿、总互动量2.5亿,,37%的食客对餐厅氛围感的期待比以往更高。
这背后,餐厅早已不再是一个功能性的饱腹场所,而是承载着更丰富的心理需求——从直接快速的视觉、味觉等“感官层”,到抚平孤独、消解焦虑的“情绪层”,再到锚定精神坐标、追求身份认同的“意义层”,都成为就餐体验与餐厅价值的重要部分。
消费的决策链路随之改变,但当下的信息供给和大众的挑选需求足够对等吗?一位杭州的消费者谈及餐厅选择困难时表示,“很多高分餐厅也就那样,各种推荐也基本千篇一律”,此前掀起的“年轻人反向打卡”风潮也是既有选择体系难以契合新需求的体现。
这意味着,在平台层面,“体验消费”尚未形成认知垄断。而发布“心动榜”餐厅、并将它常态化,恰恰是抖音生活服务抓住窗口期、建立用户心智壁垒的关键落子。
抖音本身就是消费者分享最新体验、表达当下喜好的“出口”,这决定了它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会始终在第一线。而当餐厅以场景、体验感、氛围感成功在抖音实现爆发,作为抖音生活服务的一个切面,“心动榜”也在不断进化,参与更真实的趋势、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榜单覆盖范围越来越大是一方面。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发榜,9月这张新榜单背后也意味着“心动榜”餐厅已形成“一年两发”的滚动节奏。它的意义在于,抖音这个天然的洞察场域,正在通过榜单持续校准体验消费的新趋势,将消费者最重要的需求传递出去,让身在其中的商家更能紧跟潮流、顺势而动。
比如,在最新一期心动榜发布的同时,抖音生活服务还与CBNData联合洞察到四大氛围感就餐趋势,让正在发生的“新趋势”进一步被明晰和表达出来:
东方美学:将中式哲学、诗词意境、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或就餐方式深度融合,打造穿越时空的文化浸润和身份认同。顾客不仅是吃一餐饭,更是一次沉浸式的中式文化体验。以“新京熹”为例,它将京剧作为文化支点,在店内呈现“大幕拉开、锣鼓声响、演员上场”的场景,让消费者在就餐中感受到京派文化与品牌理念的链接。
山野自然:将餐桌融入自然氛围,常以庭院、花园元素造景,用花草树木等元素营造绿洲感,主打身临其境的用餐体验。菜品注重天然有机与品质食养,让食客在山水和绿植间,体验静观慢食的治愈氛围。比如“袖珍世界Small World 桌面美食剧场”将故事、科技和美食结合,打造国内首个沉浸式“桌面美食剧场”概念,食客吃饭时就像身处童话世界,就餐体验也更有趣。
松弛时髦:用霓虹、灯光等元素营造松弛氛围,涵盖“微醺独酌”“氛围约会”“摇摆晚宴”等用餐场景。常以餐酒吧、Bistro为形式,为都市职场和年轻人群提供解压又新潮的就餐体验。”喵塘主麻辣烤鱼”是其中代表,它聚焦年轻消费群体,提供“烤鱼+社交”的沉浸式体验,让年轻人能“欢聚不转场”。
未来先锋:多走太空风或科技感路线,通过工业风改造(如老仓库)或科技装置(如反重力送餐系统)营造未来感用餐场景,同时借助赛博光影、金属机械等元素,为食客带来充满科技感的新奇就餐体验。就像在全国开出20多家店的“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上千平的面积、不留空白的体验空间感、兼融各种菜系的菜品,让它仿佛一个未来次元的“超级大卖场”,其上海新世界店被网友称为“白色系水晶宫”。
站在平台视角,这种“一直在场、常常洞察”的自觉引领动作,自然会让用户形成“找餐厅看心动榜”的习惯,让商家将上心动榜纳入年度经营规划,抖音本地生活的留存率也随之被带动。
凭借身为平台的洞察,把最具体验感的餐厅呈现给最广阔的用户,“心动榜”是抖音生活服务重要的一步棋,也让整个生态发生了大变化——平台的价值不再是一个指向已知目的地的路标,而是转化为一种更深度的共生力量。
“心动榜”背后,本地生活生态正在被重构
在本地生活领域,抖音以破局者的姿态出现,迅速构建了独属于自己的品味与生态。
一直以来,内容是抖音最底层的基因所在。在抖音,那些有特色体验、超出预期的门店,有自己的“自来水”和引爆社交分享的“wow时刻”。《2025氛围感就餐趋势洞察》报告提到,55%的用户曾因某个超出预期的“惊喜时刻”而主动分享或推荐过一家餐厅。
分享带来的效果也立竿见影——最近半年,49%的食客曾因为短视频/直播中诱人的食物特写画面而“种草”一家餐厅,59%的食客曾因为其中的沉浸式体验内容而“种草”一家餐厅。与此同时,在“易被氛围感内容种草”、“种草后由高收藏、团购倾向”的食客分布上,抖音平台的渗透率均高于其他平台。这意味着,从“个人心动”到“群体种草”的过程中,它都是那个存在感更强的平台。
院落私房菜品牌“和木THE HOME•四合院”主理人说,“和木的美,是安静的、是需要被细细品味的。”他们最初担心的问题是,如何在喧嚣的信息时代,找到能静下来的知音——“抖音生活服务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强大的推荐能力,像一位精准的‘引路人’。”
如今借着“心动榜”,这种推荐能力被进一步显化出来。一个细节是,“心动榜”餐厅的评估权重正向内容互动数据倾斜,会推动商家通过内容放大特色。最新一期榜单的评选依据在“心动指数”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点赞量的比重,消费者的喜好被进一步凸显。
要知道,“氛围感”本身是个玄而又玄的概念,“心动”二字也有复杂和抽象的内涵。“心动榜”的逻辑,是向前再走一步,从消费者兴趣偏好和消费习惯的积累中进行“预判式”推介,同时用心动指数将“体验”量化。
回头来看,在抖音开始发布“心动榜”之前,氛围感、体验感主导的消费决策链路已经在发生,生态里的各个角色都在努力跟上趋势——商家用视频形式,将花样的玩法和场景体验表达出来;抖音凭借强大的推荐能力,让拥有独特体验的餐厅被更多人看到。但这些散点化的动作始终未能形成体系化效应。
“心动榜”仿佛“临门一脚”,进一步激发了生态中每个角色的活力,也推动“体验消费”的涟漪变成浪潮。它一张榜单将最有意思的供给“直给”到用户,也让商家的主动作为找到了更明确的参照和依靠,供需的匹配更加精准。
《吕氏春秋》中用“纲举目张”来形容,提起鱼网的总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在本地生活的新生态里,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就像那个激发一切的“纲”。
在这个生态中,包括商家、平台、用户在内,每个角色能做的事情更多、也有更明确的回音,“始于心动-落于期待-浸入现场-极致匹配”的过程也真正形成了闭环。
借势“心动榜”,谁率先在抖音找到增长密码?
当本地生活来到这样一条全新道路,对商家而言,前行即是意义。
得知入围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餐厅后,“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的团队跟进平台的宣传策略,围绕餐厅特点和一些特别节点开展短视频/直播活动,同时配合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代言人杨紫的人形立牌、周卡、海报等物料设置。“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门店排队量增加了。”联合创始人苏坤说道。
今年暑期,“3号仓库·创意中国菜”的很多门店到下午六点后会主动停止发号,或引导顾客到附近排队少一些的门店,也为同一商场里的其他餐饮品牌分出部分客流。“因为发了号之后,排队多的店可能到晚上九点半都排不上,不想浪费客人时间。”
“袖珍世界Small World 桌面美食剧场”则代表了另一种独特的增长路线。它是一家单体门店,尽管颇具特色,但受众范围一直相对较小。在抖音持续发布“童话世界般”的门店特色体验视频、登上“心动榜”,让这样的小众餐饮商家被更多顾客看到。“袖珍世界Small World 桌面美食剧场”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上榜带来的最大意义在于建立了品牌的信任背书——“上榜后被更多人知道,慢慢跃升为了心动打卡地标。”体现到数据上,其门店年度访问人数在上榜后环比增长了563.17%。
“被看见”、“被认同”的同时,实实在在的生意增长水到渠成。作为2024年和2025年持续在榜的餐厅,“袖珍世界Small World 桌面美食剧场”的季度GMV环比增长135.19%。
这样的案例成为常态的背后,是抖音生活服务对心动榜的资源与扶持决心。
抖音生活服务会通过线上线下全场景的“荣誉标识”,提升上榜餐厅的可见度,同时给予流量加权,让商家的曝光更多、更精准。此外,它还会为上榜商家推出持续更新的《商家经营手册》,指导通过“心动套餐”、内容经营、节点营销等一系列动作,有针对性地调整经营模式和传播方式,提升对于目标客群的触达。
数据显示,2025年上榜商家的整体销售额增长30%。这些走在前面的商家和品牌,让“定义心动-创造心动-转化心动-传播心动”的公式得以验证,也让“确定性增长”成为创造心动体验、登上“心动榜”的回响。
在“喵塘主麻辣烤鱼”创始人刘林毅看来,当下的顾客大多都喜欢刷抖音,登上“心动榜”也变相反映了市场对品牌定位洞察的认可。“‘心动榜’有明确的入口和标志,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
上榜后,“新京熹”国贸、白塔寺店客流增长20%-30%,在与客人的沟通中,他们发现不少年轻人、到北京购物的客人通过榜单选择了门店,“他们觉得榜单推荐的品牌靠谱,到店后的体验也符合预期,就形成了‘榜单筛选-精准到店-体验匹配’的过程。”对这样的商家而言,“心动榜”的意义在于,让门店与目标客群的匹配更直接,无效触达被减少。
如今,“心动榜”餐厅的持续发布、持续更新,一方面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像三号仓库、袖珍世界Small World 桌面美食剧场、新京熹、喵塘主麻辣烤鱼这样的品牌与商家出现——透过榜单,重视体验的商家势必更多地被看到,线上的心动自然会化为线下“一餐一饭”的真实温度与生意增长。而抖音生活服务也在榜单之外做更多事情,比如将线上的心动爆点抽象为一条条“最前线”的消费偏好趋势,激励并帮助餐厅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心动”体验。
另一方面,它也将独特、多元的就餐体验传达给消费者,除了解决“去哪儿吃”的功能性问题,还表达和回应着这个时代里更重要的情绪诉求——“在这座城市,我们该怎样更好、更快乐地吃饭与生活,而不只是永远选择一顿顿价格合适但索然无趣的果腹之餐?”这也是“心动榜”更丰厚的内涵所在,就像“新京熹”所希望的,“不只要让客户觉得我们是一家餐厅,更要关注他们当下的体验,努力为大家创造难忘的心动瞬间。”
身在平台的一个个商家,就像在“热带雨林”中洒下丰富的种子,抖音在试图催化更丰富的心动与线下物理世界的真实转化发生。任何奋力生长的种子,都有破土而出、发芽开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