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是值得长期扎根的地方” 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不一样 中国市场是大有可为的
创始人
2025-09-27 20:52:37

2025年,德国威能(Vaillant)迎来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



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里,中国完成了从家电普及到智能家居的消费跃迁,也正进入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关键阶段。对外资企业而言,中国既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一块检验成色的试金石。

威能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轨迹:先是带着“德国精工”的品牌光环试探性进入,随后通过本地化生产与渠道网络逐步扎根,再到今天面对消费与能源转型的新形势,重新定义其在中国市场的角色。

这当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中国市场前景的信心与对长期主义的坚持。

落子中国本地化发展

三十年前,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不少见。不同的是,在采暖这一细分领域,中国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习惯仍停留在比较有限的初级阶段。

“当时作出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定并不容易,需要很强的企业家精神。”威能集团亚太区集团总监杰罗恩·斯特雷尔(Jeroen Sterel)表示,三十年前,“采暖”“壁挂炉”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还是陌生的名词。当时的需求很简单:只要屋子里暖和就好。随着居住理念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逐渐细化,不仅要温度适宜,还要体验舒适。正是这种认知与需求的不断升级,为威能在中国市场的成长创造了契机,也让供暖从一个单纯的生活保障,演变为现代家居中不可或缺的舒适体验。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初几年,威能面对的并不是一片坦途。当时选择深耕这一陌生市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也考验着品牌的积淀与创新实力。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尽管在起步阶段充满挑战,却为企业赢得了长期的成长空间。如今回望,正是因为当年的大胆尝试,才有了威能在中国三十年保持稳健并逐步上升的历程。”斯特雷尔表示。

威能在中国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

那一年,威能在无锡投产了其在中国的首家工厂,完成了从进口销售到本地化生产的关键跨越。此后,中国市场对壁挂炉和热水器的需求快速增长,威能不断加码投资。

2025年,威能在无锡的全新亚太研发制造基地正式全面亮相。这一基地,占地超过6.4万平方米,配备5700平方米的测试中心,在生产线满负荷运行状态下,其壁挂燃气供热采暖设备及零部件产能最高可达150万台,平均每3.25分钟即可下线一台壁挂炉,整体制造与创新实力显著升级。

更重要的是,这是威能在欧洲以外设立的唯一研发制造基地,也是其在亚洲最大的工业基地,产品不仅供应中国,还出口至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成为威能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战略支点。

“新基地不仅仅是一座生产工厂,更是研发、测试和制造的综合平台。”威能亚太区工业总经理郑良亚说。他强调,这种综合布局能让研发成果更快转化为产品,并稳定交付给中国及全球用户。

“加速中国”坚守长期主义

在跨国企业的版图中,中国市场常常是“战略重点”。但对威能而言,这不仅是口号,而是一种深耕三十年的实践。

斯特雷尔直言,威能内部早在2017年—2018年就启动了“Accelerating China”(加速中国)战略,此后在全国范围加快扩张,目前已在35个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携手超过1200家合作伙伴。

“经济周期有起有落,但我们对中国的承诺从未动摇。”斯特雷尔说。他援引中国成语“登高望远”来解释威能的心态——无论短期环境如何变化,公司始终以长期发展为目标。

“长期主义是威能在华发展的关键词。事实上,决定建设无锡新基地的时间点大约是在四五年前。当时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但威能仍选择加码中国。”斯特雷尔表示。

“这是基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郑良亚强调。他列出一组数据: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壁挂炉市场,但保有量仍只有约200万台,而基于中国的人口,目前的渗透率还没有达到20%。此外,消费者对舒适度、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正在提高,也推动更多人转向更专业的供暖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威能还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与线上渠道。

2020年起,威能积极在天猫、抖音、小红书等电商与社交平台布局,形成了“全渠道触点”。

通过数字化信息的整合,威能能够即时追踪消费者反馈,从而快速优化产品和服务。对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而言,这是在中国市场保持敏捷的重要原因。

展望未来,郑良亚信心满满,他表示,威能仍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入。

在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深度交融的进程中,威能是一个缩影:坚持长期承诺,勇于穿越周期,敏捷应对挑战,并通过本地化与全球化的结合,不断推动企业与市场的双向成长。

毕竟,中国市场的机遇从未停止。也正如斯特雷尔所言:“我们坚信,这就是值得我们长期扎根的地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扩容放缓!券商分析师如何破局?... 券商分析师队伍不断扩容。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券商分析师共计5968人,较去年同期增...
“中国市场是值得长期扎根的地方... 2025年,德国威能(Vaillant)迎来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里,中国完成了从...
电解液龙头冲刺港股,天赐材料拟...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全球最大电解液厂商奔赴港股上市。广州天...
“老登股”还是“小登股”,半夏... 红星资本局9月27日消息 9月26日晚,半夏投资掌门人李蓓在微信公众号发文,针对近期市场“老登股”和...
鹅毛上天,刀翎价格站上高点!大... 红星资本局9月27日消息 去年以来,羽毛球价格飞涨,刀翎鹅毛的价格也“飞上了天”。但记者通过走访发现...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
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来了?优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全球收入最高的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正赴港冲刺IPO。9月27日晚间,港交...
全球能源转型对话在太原展开,三...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将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西太原举办,主题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
美国8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 当地时间2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数据还显示,...
江龙船艇回应智能无人艇研发项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26日晚间,有投资者询问,无人艇是否已形成实际的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江龙船艇回...
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数字引擎”,... 数字人民币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延伸。近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营,并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了...
3年4次被“宁王”告上法庭!海... 继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后,海辰储能的第二次资本化尝试再次受阻。今年3月25日,海辰储能向港交所...
A股光刻机指数一年涨130%,... 记者丨彭新 编辑丨朱益民 刘雪莹近期,作为半导体制造最核心环节的光刻机赛道走热,国产产业链相关标的在...
AI投资过热?洪灝:现在谈全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跃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轮AI投资热潮,尤其是美股A...
新消费周报 | 淘天公布202... 《CBNData新消费周报》精选本周新消费领域最新动态,公司头条、消费风向、营销动态、可持续消费一文...
薛鹤翔:如何运用大宗商品预测美... 薛鹤翔、陈梦赟(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摘要美国PPI介绍。(1)...
廖群:“十五五”期间中国GDP... 廖群系信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海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首席...
成都银行招标结果:成都银行终端...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月25日发布《成都银行终端病...
“退出”海外最大市场俄罗斯,奇...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9月25日,彭博社发文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
G7和欧盟突然想不开,要和中国... 西方对华稀土三板斧:自断退路的战略昏招 最近,芝加哥的风不仅吹得猛,还吹出了一场令人费解的国际闹...
欧元创四年高点后仍要涨?华尔街... 财联社9月27日讯(编辑 赵昊)多家华尔街大行预测,由于全球投资者广泛转向对冲美元风险,欧元兑美元很...
金种子酒,内忧外困? 来源: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张伟 顶着“华润系”光环,徽酒“四朵金花”之一的金种子酒(下称“公司”...
中际旭创控股股东计划减持最多5... CPO(Co-PackagedOptics,共封装光学技术)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的控股...
中核钛白95后实控人拟剥离零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成立钒钛公司两年后,中核钛白(...
摩尔线程88天过会背后:每年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9月26日,摩尔线程在披露招股书(6月30日)后仅88天,顺利进入上会阶段...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一个人去日... 最近看到一个数据,有些出乎意料。根据日本官方调查,今年4到6月,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里,有23.5%是...
强势霸屏!连续两天“20cm封... 长川科技今年以来股价走势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半导...
五芳斋拟赴港上市:上半年境外收... 9月26日晚,“粽子第一股”五芳斋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
2030世界杯正式讨论扩军至6... 世界杯的规模,可能又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扩容。9月23日,国际足联(FIFA)在其位于纽约特朗普大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