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再次挥舞制裁大棒,这次竟将矛头指向中国企业。随着俄乌战事持续胶着,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合军演、俄军无人机飞越北约领空等事件接连发生,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了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试图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令人愤慨的是,这份制裁名单中赫然出现了12家中国企业的名字,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欧盟企业被禁止与这些中企开展业务往来。
欧盟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声称要切断俄罗斯的资金来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在声明中公然指责中国,妄称要追究通过购买石油为俄军提供战争燃料的行为。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不过是西方政客炒作的中国援俄论调的老调重弹。值得注意的是,该制裁方案尚需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
这已非欧盟在中俄关系上首次搬弄是非。观察人士指出,欧盟此举暗藏双重算计:既想向美国表忠心,配合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又企图胁迫中国施压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对此,中国外交部已多次严正声明:中国始终是和平立场,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中俄正常经贸合作完全符合国际规范,不容他国指手画脚。商务部更明确表态,将坚决捍卫中企合法权益。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欧盟酝酿制裁之际,中国刚刚向欧盟出口了2582吨稀土产品。海关数据显示,上月中国对欧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激增21%。要知道,欧盟在关键矿产领域对中国依赖极深——其稀土进口几乎全部来自中国,而中国在全球锂、钴等战略资源加工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8月份中国加强出口管制时,欧盟企业就曾遭遇严重供应链危机。
虽然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但始终秉持负责任态度。当前的出口管制措施完全基于国家安全考量,遵循国际惯例,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只要符合规定,中国企业仍可正常出口。但必须警告欧盟:若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必将采取坚决反制。到那时,稀土很可能成为让欧盟付出代价的重要选项。毕竟,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权益方面,中国从来都是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