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浙江恒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道科技,874202.NQ)回复北京证券交易所7月发布的关于该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
恒道科技成立于2010年10月27日,主要从事注塑模具热流道系统及相关部件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热流道系统是热流道注塑模具中核心加热组件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车灯、汽车内外饰、3C消费电子等领域。该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002594.SZ)、安瑞光电【三安光电(600703.SH)之全资子公司】、嘉利股份(874616.NQ)、星宇股份(601799.SH)、海泰科(301022.SZ)、格力电器(000651.SZ)等企业,产品下游应用到比亚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理想、蔚来、奇瑞等知名汽车品牌车型内。
业绩增长依赖与比亚迪的合作
2022年,比亚迪是恒道科技前五名客户中的第三位,销售金额仅332.59万元;2023年、2024年,比亚迪已位列该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飞速增长至1108.78万元、2113.4万元,截至2025年6月,销售金额1260.99万元。
恒道科技在答复北交所问询时补充道,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256.81万元、16839.04万元、23446.54万元和14699.31万元,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870.27万元、4867.76万元、6887.18万元和4030.72万元。与比亚迪的交易金额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3%、6.58%、9.01%和8.58%,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该公司经营业绩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下游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状况等外部因素影响,同时亦与公司的研发创新、市场开拓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未来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主要客户进行压价或要求降价,将会对公司产品销售单价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未来若下游市场需求发生波动,公司与比亚迪等主要客户合作未能稳定持续,进而被其他供应商替代,将会对公司产品销量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单价和销量的下降将导致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恒道科技表示,热流道技术拥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模具造价成本高、模具结构复杂需严格控制温度、需专业人士维护等缺点,这也使得部分企业在选用时较为谨慎,因此在注塑模具全行业领域的覆盖程度仍处于较低的阶段,汽车、3C消费电子、家电、医疗等高端领域的应用覆盖程度相对较多。随着国内汽车行业产销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大增速的增长,比亚迪和奇瑞汽车等行业内主要主机厂均扩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会增加客户对注塑模具的需求,从而增加对热流道系统的需求。
国内市场份额约占2.96%
公告显示,在全球热流道市场各应用领域中,以汽车、3C消费电子为主,占比分别为41.80%和20.52%,国内热流道系统的各领域市场份额与全球热流道市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以汽车和3C消费电子为主,占比分别为34.49%和24.65%,其次为家电和包装领域。目前国内热流道市场中柳道、圣万提等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占比高达70%-80%,其应用领域覆盖面较广,涉及汽车、家电、3C消费电子等。2024年度,恒道科技在国内占有的市场份额约为2.96%,远低于外资品牌,与主要竞争对手在应用领域以及公司各期前五大客户均存在诸多重叠,虽然各自侧重点有所区别,但总体已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
根据6月13日发布的招股书,恒道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51岁的自然人王洪潮,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直接持有公司69.20%股权,其控制的绍兴市厚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绍兴市厚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公司5.40%、3.90%的股权,王洪潮通过直接、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78.50%股权对应的表决权。绍兴厚富和绍兴厚物均为公司股东、员工持股平台。
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分别为1459.49万元、2946.72万元和4284.8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71%、12.94%和14.02%。公司应收款项融资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其中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主要包括迪链和云信等。报告期内,公司应收款项融资增长较快主要系:随着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银行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债款凭证回款相应增加;公司报告期内与比亚迪及比亚迪产业链客户逐步加深合作,比亚迪产业链内通常使用迪链作为付款方式,迪链凭证兑付周期一般为6个月,从而导致2023年末、2024年末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增加。从应收账款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看,比亚迪在2023年、2024年分列第一和第四,应收账款分别为624.3万元、502.87万元。
招股书显示,恒道科技此次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1308.0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人民币普通A股或不超过1504.20万股(全额行使本次股票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人民币普通A股,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主要投资于年产3万套热流道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约3.31亿元;4205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3000万元,合计约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