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值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集团在10月21日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显示,其在截至9月底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中,铜产量增加、铁矿石产量略有下降,公司对未来大宗商品需求保持积极预期。
铁矿石业务是必和必拓的核心收入来源,占其总体收益的一半以上。
必和必拓表示,第一季度铁矿石产量为6410万吨,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9%。公司指出,为实现这一产量,其在西澳矿区开采了创纪录的矿石量,并提前完成了关键基础设施升级。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Mike Henry)评价称,这一季度是公司铁矿石业务的“又一个出色季度”。
尽管产量略有下滑,必和必拓的铁矿石销售却表现稳健。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铁矿石销售量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其中高价值块矿的销售量增长了5%。块矿是一种可直接投入炼钢炉使用的优质铁矿石。
必和必拓还强调了其销售模式的灵活性与多元化。
“我们通过不同的商业分销渠道运输销售铁矿石产品,包括海运销售和在中国港口的销售,后者近年来随着公司战略的实施而有所增加。”必和必拓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分销渠道,以支持产品投放。”
在铜业务方面,必和必拓在本季度生产铜49.36万吨,同比增加4%,环比下降4%。公司表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位于智利的世界最大铜矿——埃斯康迪达(Escondida)选矿厂创纪录的处理量及回收率提升。
铜是公司继铁矿石之后的第二大收益来源。亨利表示,公司正持续扩大铜业务版图。去年,必和必拓曾提出约5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试图收购竞争对手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但最终未果。
他强调,铜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作为优良导体,铜将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以及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动力的数据中心中发挥关键作用。必和必拓预计,到2050年全球铜需求将比当前水平增长约70%。
亨利指出,必和必拓的铜业务正从部分竞争对手的运营中断中受益。上个月,美国矿业公司自由港麦克莫兰(Freeport-McMoRan)因印尼格拉斯伯格(Grasberg)铜矿发生致命泥石流而宣布停产,导致全球铜供应趋紧。
煤炭业务方面,公司第一季度炼钢煤产量同比增长8%,主要得益于澳大利亚东部布罗德梅多(Broadmeadow)矿的强劲生产表现。
但必和必拓的煤炭业务仍面临挑战。全球市场煤价疲软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额特许税对公司利润构成压力。
上个月,必和必拓还宣布将关闭与日本三菱商事合资运营的一座澳大利亚煤矿,理由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继续开采利润较低的矿区已不可持续”。
尽管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亨利对大宗商品需求前景持乐观态度。
“总体来看,大宗商品需求的宏观经济信号依然稳健,全球增长预期正在上调。”他预计,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仍将支撑大宗商品市场需求。
“我们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达到约5%。”亨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