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白鸡鸣高原:6代科研人用62年孵化出了“金蛋蛋”
创始人
2025-05-25 16:18:31

  盛夏时节,拉萨河畔绿意葱葱,44岁的冯静穿梭在拉萨市雪域白鸡养殖基地的孵化车间内,精准地给孵化器调试温度,定时收集种蛋。看着活泼成长的雏鸡,她的脸上挂着笑容,嘴里哼着小曲。

  多年来,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这片高原农牧业的“试验田”早已褪去粗犷的旧貌——智能孵化机取代了传统火炕,科学喂养取代了散养饲喂,西藏农牧业正以“科技芯”重塑“新肌理”。

  图为冯静(左一)在萨迦县调研

  冯静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员,她说:“西藏本土藏鸡生长周期长、产蛋量低。雪域白鸡育成后,年产蛋量由98枚提高到206枚,比藏鸡提高了108枚。”

  高原种蛋孵化率也由原来的35%提高到80%及以上,实实在在提高了经济效益。

  图为冯静(左二)在昌都采集样品

  “雪域白鸡”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自主培育的西藏第一个家禽蛋鸡品种。据了解,1958年,西藏自治区第一次从区外引进了优良蛋鸡品种——白来航鸡,开展适应性饲养和繁殖等研究工作,由于地处高寒缺氧的生态环境,白来航鸡孵化难题始终得不到解决。1960年科技人员通过二系杂交育种法,以白来航鸡为父本,当地藏鸡为母本开始了选育工作,1964年将纯白的杂交后代命名为“拉萨白鸡”。

  图为冯静在雪域白鸡繁育基地做实验

  1986年至1990年是该品种系统选育阶段,通过连续4年3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各项生产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体型外貌更加一致,生产性状遗传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品种群的标准。1990年该品种被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评审为轻型蛋用品种群,并获得了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20年9月,“拉萨白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时,由于存在地域名称,故更名为“雪域白鸡”。

  雪域白鸡的“诞生记”,是一部跨越62载的高原育种史。冯静作为亲身经历的科研人员,深知这抹“高原白”的来之不易。

  图为冯静在检查雪域白鸡的孵化情况

  “团队里的很多人刚开始都不是研究鸡的。”她介绍道。从牛羊的养殖转向鸡的育种,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体型数10倍的差异——牛羊的生殖周期以月计,鸡的孵化却以天为单位。最基础的饲养参数,从饲料配比到光照时长,都要在高原缺氧环境下重新校准。

  无数个深夜,团队成员忙碌在实验室做实验,在办公室查文献,实验室、办公室的白炽灯与孵化机的灯光交织。冯静经常在闲暇时重刷电视剧《士兵突击》。“做科研就得像许三多一样,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头,才能做出成绩来。”冯静说。

  2022年,她牵头攻关“特色蛋用型藏鸡培育及高效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课题时,恰逢孕期。别人孕期在家休养,她却怀着娃在鸡舍间奔波、爬上爬下,查看鸡群状态以及设施设备;生产后的第二天,她就开始在病床上工作了,医生查房看见后还打趣道:“你是来生娃的还是来工作的?”

  图为冯静在捡鸡蛋

  “审定通过的那天,我高兴得哭了两次,嚎啕大哭那种!”冯静至今记得那一刻的恍惚:12年,从“科研小白”到团队负责人,从羊圈到鸡舍,从不被看好,到雪域白鸡新品种审定完成,孵化率跃升至80%……所有的疲惫、迷茫、委屈,在听见“审定通过”的瞬间,化作豆大的眼泪释放了出来。

  为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牧民收入,团队坚持成果示范推广。截至目前,雪域白鸡已在全区七市(地)的38个县,累计推广356.8万羽,良种覆盖率超过40%。

  2025年4月29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藏政发〔2025〕7号),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拉萨净土藏鸡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雪域白鸡新品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这份荣誉,是对6代科研人“接力跑”的最好证明。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   在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有个家发镇,是以志愿军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发在朝鲜...
雪域白鸡鸣高原:6代科研人用6...   盛夏时节,拉萨河畔绿意葱葱,44岁的冯静穿梭在拉萨市雪域白鸡养殖基地的孵化车间内,精准地给孵化器...
在戛纳,他们集体点赞中国电影   当地时间5月24日,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幕。总台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人,包括发行...
多地加力推动“好房子”建设――...   今年以来,“好房子”成为民生领域的热词,引发广泛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
“琴澳旅游团”跑出“加速度”(...   上午在澳门品尝葡式蛋挞,下午在横琴欣赏湿地自然风光……“琴澳旅游团”政策实施一年来,往返琴澳两地...
文博会观察:中国非遗产品“圈粉...   中新社深圳5月23日电 (张璐)正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
从田间到临床 从生产到研发 老...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中药全产业链布...
米价居高不下 日本新农相承诺投...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日本新上任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24日说,政府计划直接将储备米卖给零售...
影视机械臂、仿生熊猫……AI摇...   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面向全球集中展...
微软封锁电邮事件凸显欧洲数字主...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24日电 综述|微软封锁电邮事件凸显欧洲数字主权困境  新华社记者张欣 报道员...
博览会好物多多 中东欧客商爱上...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在浙江宁波举行。本届博览会上,中国制造的创新产品...
焦点访谈|政策组合拳助力设备更...   中国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生产力,设备很关键。2025年国家加力扩围实施“...
专访|哥伦比亚加入共建“一带一...   哥伦比亚对外大学教授莉娜·卢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哥伦比亚正式加入高质量共建“一带...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江河“...   它是夏商王朝  设立在长江流域的统治中心  开启了古代中国的  中央-地方国家治理模式  它为长...
极限反转!登顶亚洲!武汉队获得...   新华社武汉5月24日电(记者赵建通、乐文婉)极限反转的整个赛事!极限反转的决赛!小组赛仅以小组第...
朝鲜司法机关拘留3名新建驱逐舰...   新华社平壤5月25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25日报道,朝鲜司法机关拘留了3名与新建驱逐舰...
商务部:4月商品消费增速加快 ...   商务部5月23日消息,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在介绍2025年4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4月份,...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   当AI咖啡师递来一杯拉花精准的拿铁,当“硬核”机械臂现场挥毫泼墨,当隔空“打鼓”成为现实——走进...
千年文脉激起新浪潮——来自“中...   新华社深圳5月24日电 题:千年文脉激起新浪潮——来自“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一线观察  新华社...
凡人微光 | 老外爱上“中国购...   策划:崔莺馨、黄安琪  统筹:郭依格、卓越  制作:沙琳、王翔、李雨熹(实习)  出品:新华社新...
茂名荔枝的“甜蜜经济”:打好这...   又到一年荔枝季,岭南大地处处飘散着香甜味道。  广东茂名被称为“中国荔乡”,是世界最大的荔枝连片...
中东故事 中国印记   2025年春天,来自阿联酋的学生法蒂玛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访问中国的旅途。一年前,他们致信中国领...
财经深一度丨除了浮动费率,本轮...   最近,事关8亿多基民的公募基金改革正在落地。5月23日,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拿到了证监会的...
新华视点|生态治理绘就绿色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创新生态保护模式,不断完善“高空瞭望+无人机巡飞+智能河道巡查”的“空天地...
“线上+服务”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央视网消息: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有关部门在项目推介对接、要素获取和政府投资支持等方面,为民营经济...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把西部陆海...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
一颗赣南脐橙的自述:半世纪的“...   我是一颗有记忆的赣南脐橙,从萌芽到挂果,从水土不服到覆盖赣南群山,我见证了这片红土地半个多世纪的...
西藏和平解放74周年·高原有发...   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4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了解西藏人权事业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
经贸磋商机制初建,轻言速胜并不...   中美在瑞士达成重要共识,大幅降低双边贸易关税,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彰显了双方希望以对话方式解决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