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路银发时尚街南端的杭州市金银制品厂 摄影记者 严嘉俊
上午时分,中山中路塘栖土菜馆老板王春花将开水倒进店门前的不锈钢水桶,热气带着金银花香味喷涌出来。小方桌上“免费茶水,便民服务”的红色横幅招呼着来往行人。自今年2月中山中路被定位为银发时尚街后,王春花和附近其他商户一样,都期待以服务来提升流量。
这条位于上城核心区域的老街,是杭州最大的历史街区之一,处处透露着浓厚的老底子味道,可以说是杭州的“历史文化长廊”。半年过去了,银发时尚街是否得到老人们的青睐和呼应?
老街翻牌就是时尚街
中山中路银发时尚街区全长约两公里,将西湖大道、开元路等5条纬线从南至北串联起来。街区西邻西湖商圈,南接南宋御街,东靠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承载着老杭州们的集体记忆。选择将中山中路提升成银发时尚街,主办者看中的就是这里老年人口多、文化积淀深、消费能力强。老街新开半年来,部分商家却倍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压力。
在银发时尚街南端,杭州老字号新丰小吃中山中路店里,常年供应着深受老杭州们欢迎的杭州本土点心。令店员纳闷的是,上半年来,门店的人流量和销售额未见任何增长。整个7月份,店内日均人流量1200余人,同比下降200余人;8月上旬,日均人流量也比历史同期要少。“总公司最近来店检查开会,查找原因,我们压力也挺大的。”店内工作人员说。
新丰小吃中山中路店的人流量从侧面反映了银发时尚街目前的人气。而有同感的还不止这一家。豫丰祥负责人盛海民在听说街区要升级成“银发时尚街”时,内心满怀期待。可六个月过去了,期待中的人潮汹涌还没见着。盛海民一语道破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名气还没打响,很多游客压根儿不知道杭州还有这么一条特色街。
更名只是街区转型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银发时尚”这个新概念从名号落地为杭州老人的心念之所、游客的打卡之地。毕竟,在充分竞争时代,再独特的定位若无人知晓,也终将沦为街角的一场自嗨。
时尚街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作为全省首条银发时尚街,中山中路被寄予厚望,它担负的不仅是激发区域老年消费活力的重任,还肩负提升文旅体验和促进产业融合的压力。
一条时尚街能否吸引人需要的不仅有一站式购物的丰富业态,还要有足以吸引人的商品优惠力度和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72岁的周丽婷住在望江门,在她的消费习惯中,出一趟门最好能把柴米油盐、衣帽鞋袜,甚至理发都一并解决。7月中旬,她和儿子逛过一趟银发时尚街,总的感觉是餐饮店多,其他业态相对较少。“除了几家老字号餐厅之外,其他的餐厅不太适合老年人,有些餐厅主打江西菜,我这样的老杭州很难接受。”
事实的确如此,记者根据周丽婷的描述现场探访发现,仅从中山中路邮电路路口至解放路路口的近100米区间内,就有十几家餐饮店,且对老年群体的优惠力度也相对有限。
记者观察,在银发时尚街沿线,有十余家可为老年群体提供优惠的孝亲商家。以桃酥大王为例,店内为老年人提供九折优惠,但优惠不与店内其他活动叠加。塘栖土菜馆负责人王春花算过一笔账,除去成本,九折优惠基本到顶了。
63岁的山东游客孙淼在杭州旅游期间,就住在银发时尚街沿线酒店,进出都要经过街区,谈及几天来的感受,他坦言,并不知道自己身处银发时尚街。“要是街区能有适合老年人的穿搭体验项目,那银发时尚街的名字就更贴切了。”
老人需要什么样的时尚街
银发时尚街在全市都具有标杆性的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街区提升的成功与否,甚至影响杭州银发经济的发展走势。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平指出,时尚街的发展不能单打独斗。中山中路像大树,周边相连的小巷则是树杈,大树能否根深叶茂取决于树杈的健康。从目前的情况看,银发时尚街对周边小巷银发元素的导引和露出力度不足。
事实正是如此,老人们的基础需求是一条购物街,而加入时尚来考量,更需要文化交流、情感触达。退休设计师朱薇雯的看法一针见血,“我一直在关注银发时尚街的动态,此前发布的信息显示,街区商户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可来回走了好几趟,包括金银制品厂在内的多家老字号都没有提供这样的服务,青春的回味、本土文化的感受不深。”
持有相同看法的还有湖滨街道所在的几位区政协委员。今年5月,上城区对中山中路街区来了一场大摸底,中山中路街区共有300多处房产主体,单是从西湖大道到解放路一带,就发现有20余处空置房产,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这几位区政协委员在走访后,对空置房产的用途和银发时尚街的规划提出了建议。区政协委员陈洁表示,中山中路的邮局是不少杭州人的童年记忆,建议对邮局进行空间改造,建立时光档案库,同时对业态进行调整。比如通过打造外部光影墙、内部旋转楼梯邮品展示、中庭通讯瀑布等展陈装置,丰富时光档案库的内容;考虑联动开发国潮丝绸邮票、布置声音邮局、搭建老物件寄存银行等体验内容,让邮局更具有互动感;例如利用AI技术解读湖滨迹忆、借助大数据写一封投给未来自己的信等。
区政协委员张勇也对整条街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未来更加突出街区的文化底蕴,并提炼烟火气。“就像去淄博吃烧烤、去长沙喝茶颜悦色一样,在中山中路引进有号召力的杭州特色美食,让这条街变得更加好吃、好玩、好买。”
正如老人们希望的那样,上城区对银发时尚街也有打算:2025年前为产业引导期,将出台专项银发产业政策,打造时尚文旅、慈善助老、地名韵巷三条深度游线,并开展年度“十佳”系列评选。2026年至2027年,银发时尚街将进入腾笼换鸟期,并全面推动“前店后厂”模式,并在北部布局“产学研+医康养”银发产业综合体。此外,上城还将打造银发产业展陈中心,集场景体验、项目孵化、交流展示于一体,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银发时尚金街’的亮相,是上城区探索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上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整合各方资源,持续优化业态,扩大服务半径,培育引进更多优质的‘银发业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