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随着市民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假期天津交通客流整体呈增长态势,各领域运行特点鲜明,多项保障措施已提前部署,全力守护出行顺畅。
假期客流整体增长,多方式出行数据预测出炉。
跨区域人员流动方面,预计假期总流动量达5200余万人次,日均约650万人次,同比增长4.7%左右,预计10月1日迎来峰值。其中,铁路旅客到发量预计10月6日达峰值;民航吞吐量预计10月8日达峰值;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10月1日达峰值。公路非营业性客运量预计达4300余万人次,自驾出行热度显著提升。
公路交通通行领域,高速公路交通量预计1000万辆次,日均130万辆次左右,同比增长约13%,预计10月1日迎来峰值;普通公路交通量预计1300万辆次,日均160万辆次左右,同比增长约1.2%,预计9月30日将迎来峰值。
城市交通客运量预计3800万人次,日均475万人次左右,同比增长近5%,预计9月30日达到峰值,其中轨道交通预计客运量1600万人次,日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9%左右,公交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也将承担相应出行需求,共同支撑城市交通运转。
此外,假期内,邮轮母港将到港2艘次,预计接待旅客5700人;海河游船预计运营1352航次,接待游客预计达到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
公路交通运行特点明显,时段路段流量高峰明确。
公路运营领域,市民探亲与旅游出行需求叠加,核心区及周边高速通行流量较大。高速公路出程车流预计9月30日午后开始增长,10月1日7时至11时达峰;返程车流集中在10月6日至8日15时至18时。津石、秦滨、津蓟、京沪、荣乌等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
收费站运行方面,预计9月30日晚,津沧高速津静站(入口)、荣乌联络线天津站(入口)因远途出游车流增加;10月1日至4日,津蓟高速蓟州站(出口)、京津塘高速塘沽站(出口)等站点因市域内旅游、文娱活动等,以及津冀两地、双城互通出游需求,小客车流量增长;10月5日至8日返程阶段,预计津沧高速津静站(出口)、荣乌联络线天津站(出口)等站点返津车流将明显增多。
服务区方面,预计9月30日16时至21时,京沪高速唐官屯服务区、津蓟高速温泉城服务区饱和度较高;假期内,津蓟高速温泉城服务区、天津绕城高速七里海服务区等因短途游需求量较大;返程阶段,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长深高速津南服务区等服务区预计处于高流量状态。全市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已实现100%覆盖,10月1日9-17 时、10月4日15-17时等时段预计为充电高峰。
风险防范与重点保障并行,守护出行安全
针对假期可能出现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轨道交通大客流等,各领域已制定应对措施。
“三站一场”优化服务,铁路车站安检通道全开并提供“一帮到底”爱心服务,机场动态调整值机、安检资源,关爱特殊旅客。公路运营领域,对易拥堵路段实行 “一站一策”“一路一策”,多渠道发布路况信息,预置救援力量。道路运输领域,强化车辆动态监控与驾驶员培训,严抓客运站安检。
城市交通领域,轨道交通延长运营时间,加强客流监测,做好限流与应急准备;公交领域杜绝驾驶员疲劳驾驶,动态调整班次,优化公交接驳、双层观光巴士服务;依托95128电召电话保障出租运力,合理投放共享单车。旅游热点区域推出“蓟州景区定制直通车”。
港口、内河水上交通、消防安全等领域分别从监管、巡航、隐患排查等方面筑牢安全防线。全行业执行24小时值班与领导带班制度,市级应急队伍600余人备勤以应对突发情况。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持续开展 “三站一场”出租(网约)车专项治理,加强设施巡查,确保假期交通有序运行。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