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驻乌大使馆被炸,背后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波兰表现冷静的原因又是什么?
在谈判陷入僵局后,俄乌战场局势更加激烈。28号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外放出消息,在27号晚间至28号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境内发动持续了12个小时的大规模轰炸,主要袭击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基辅州、苏梅州等地。这次空袭俄军发射了590多架无人机和超过40枚各型导弹,其中包括2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另据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28号凌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共击毁41架乌克兰无人机,并且俄军使用远程空基和海基精确武器以及攻击型无人机,对乌克兰军工复合体设施以及军用机场设施发动大规模打击,命中所有预设目标。就在俄乌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波兰没料到,继不久前俄军无人机进入该国领空后,现在它们驻乌克兰大使馆又被炸了。
根据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弗龙斯基的说法,就在俄乌双方激烈交火的时候,一枚炮弹击中了波兰驻乌克兰大使馆,炮弹坠落在波兰领事部门的屋顶上,随后穿透天花板,落在厨房内,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过,有意思的是,对于这次大使馆被炸,波兰方面表现的却是十分冷静,在通报中也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这件事的经过,强调损失不大、工作不受影响,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愤怒的情绪。要知道,按照国际规则,袭击一国使领馆就相当于是袭击该国的领土,这是对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直接侵犯。现在波兰的这种平静态度,相较于之前俄军无人机进入该国领空时候的愤怒,明显过于冷静了。当时波兰可是一边申请北约启动集体安全条约,并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地区实施军事演习;另一边又向俄罗斯发出警告,如果俄军机再敢进入波兰领空,那就直接打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次波兰表现的这么冷静?这背后又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呢?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波兰也担心将这件事情闹大,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毕竟,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对任一成员国的武装攻击即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如果北约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那后果必将是无法挽回的。目前,北约与俄罗斯都还处在相互试探对方底线的阶段,正极力避免发生正面冲突,无论是北约在边境地区进行联合军演,还是俄军无人机出入北约成员国领空,这都是相互试探的一部分,双方还没有到彻底撕破脸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波兰自然也不想有过多的炒作,选择冷处理就是希望控制事态、避免局势升级。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波兰不想看到北约与俄罗斯直接爆发冲突,所以选择低调处理这件事,但这并不代表波兰不会在其他方面对俄罗斯进行回击,比如寻求盟友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亦或是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等等。
至于这背后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答案很明显,俄乌冲突的风险正在向更广泛区域外溢。换言之就是,俄乌“战场”正在持续扩大,其表现不仅仅只限于俄乌双方之间的军事较量,还有舆论场上的交锋,以及对周边国家的波及。甚至可以说,所有相关方都很难做到完全置身之外,无论是之前的俄军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还是近日泽连斯基公开指控匈牙利的无人机“侵犯”该国领空,对乌克兰边境地区的工业潜力进行侦察,这些都是俄乌紧张局势外溢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况,显然当务之急就是早日实现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