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本报发起为甘肃定西筹建第21间"半岛公益图书室"的倡议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短短两月间,7000余册承载着爱心与希望的图书从四面八方涌来,为当地2402名孩子的阅读梦想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捐书活动得到了青岛及省内外热心读者、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积极响应。捐赠者涵盖学生、成年人、退休老人乃至著名学者、摄影家、作家等。许多图书不仅经过精心包装,更附有写给定西儿童的暖心祝福卡,让每一份善意都充满温度。
9月28日,中秋、国庆双节前夕,青岛辽源路小学五年级的25名学生,在班主任马晶老师的带领下,将500余册精心挑选的图书送至报社。据悉,这是中教美行国际教育与CIEC助学教育联盟第三次携手“半岛公益”开展“书送希望,点亮山区教育”活动。
“得知山区孩子缺乏书籍,我便与家长们商议,大家都希望能为孩子们出份力。”马晶老师表示,组织此次活动不仅是为山区孩子送去精神食粮,更希望能让城市里的学生学会分享与担当。她寄语定西的孩子们:“希望书籍能成为你们最真挚的伙伴,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勇气,带你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青岛中教美行国际教育负责人、CIEC助学教育联盟负责人黄世芳与团队代表,也参与了这次捐赠,这也是他们第三次来报社进行捐书。“今天我们是联合了辽阳路小学五年级二班的整个班的同学一起来捐的。我们也想号召一下青岛市的中小学生,能一起加入我们这次公益捐书的活动中来。让我们共同为甘肃定西山区的学校捐出更多的书籍。她呼吁更多青岛中小学生加入公益捐书行列:"让我们共同为甘肃定西的学校捐出更多书籍,用知识的力量助力山区教育发展。"
目前,捐赠仍在进行中,欢迎继续参与,为定西的孩子搭建起一座充满爱与智慧的"精神粮仓"。
“捐一本好书,打开一扇亮窗”
自2013年以来,大众报业集团半岛都市报社发起了“捐一本好书,打开一扇亮窗”的活动,在广大读者的支持下,目前已在青岛的平度、莱西,临沂、甘肃、青海、贵州、湖南腊尔山区等地捐建起20间公益图书室、农家书屋,以及22个公益图书角,公益图书室所到之处,受到了乡村儿童的热烈欢迎。
目前,第21间、22间、23间乡村学校公益图书室筹建在即,如果您家中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闲置图书,可以包装捆扎整理好,并附上一张爱心留言小卡片,送到南京路110号半岛都市报读者接待室,我们将会把这份充满希望和爱心的礼物,送到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孩子们的手中。
捐赠要求:
1、适合小学生、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健康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或文具;
2、书籍内容健康向上,涵盖实用知识、文化艺术、科普读物(非教辅和课本)等;
3、书籍为正式出版物,保持完整无损;最好七成新以上,干净无破损。
捐书活动可作为社会实践项目,加盖报社公益印章,也可领取电子版捐赠证书。详情可拨打捐书热线咨询(周一至周五)。
捐赠方式:
个人捐赠可直接将图书送到或邮寄至报社;
企业或团体可组织专项捐书、捐物活动,如共建、捐赠文化体育用品器材等。
捐书及邮寄地址:
青岛市南京路110号,半岛都市报社读者接待室;
捐书咨询电话:0532-80889920、80889397 李老师。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蕾 魏军)
上一篇:2025年浦东新区公益活动月落幕
下一篇:一个村寨女孩的“解放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