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个深圳网友的吐槽,说骑电动车带娃买个菜,被交警拦下直接开了 500 块罚单。我当时还纳闷,不就带个人吗?后来一查才知道,这罚款金额在深圳居然还算常规操作。
说实话,深圳对电动车载人的管控是真严。之前有大鹏新区的居民问,葵涌算不算市区能不能带人,结果官方回复特明确:深圳所有道路都算城市道路,带人就是违规,首次警告再犯就罚钱。更狠的是遮挡号牌、虚假登记这些事,一罚就是五百块,要是闯进限行区,车都能给扣了,罚款两千块往上走。这力度,难怪深圳网友都戏称 “电动车载人堪比踩红线”。
但换个地方,情况又完全不一样。烟台有游客租电动车带家人逛景区,被罚了 10 块钱,气得他专门去问政府:为啥租车的时候没人提醒,到路上才罚款?是不是钓鱼执法?你别说,这问题问得还真在理。不过比起平昌那位更冤的,烟台这 10 块钱都算轻的 —— 有人骑共享电动车带人,一开始说罚 5 块,问了两句就改成 50 了,还跟交警起了冲突。
最有意思的是处罚尺度的差异。深圳虽说罚得狠,但首次违法还能警告;苏州常熟有个男的,两次被罚 20 块就急了,发朋友圈骂交警,结果直接拘留 5 天。这波操作也是够魔幻的,本来是小事,硬生生闹大了。
其实吧,各地政策不一样也能理解。深圳车多路况复杂,严管是为了安全;但像烟台这种旅游城市,游客租电动车带人太常见了,是不是该在租车点多贴点提示?甘肃武威更实在,刚出台的新规还给旧电动车留了三年过渡期,没一下子来硬的。
我想起去年在老家县城,骑电动车带朋友逛夜市,迎面撞见交警也就是挥挥手让靠边走。那时候还没觉得有啥,现在跟深圳的情况一对比,简直像两个世界。不过话说回来,安全确实重要,之前见过电动车带人急刹车摔着的,看着都疼。
但执法能不能多来点 “温度” 呢?烟台那个游客说得好,初次犯错的外地人,先提醒教育不行吗?非要上来就开罚单,反而容易让人反感。深圳要是对带小孩的家长多些柔性执法,估计也能少些吐槽。
现在各地管得越来越严了,江西会昌连非国标电动车都要报废,还列出一堆罚款标准,非法载客能罚五千块。建议大伙出门前真得查查当地规矩,不然一不小心就踩坑。像深圳那种地方,别抱侥幸心理;要是在还没严管的地方,也别太随意,安全始终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