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即将出炉。为了冲一把业绩,特朗普近期也盯上了巴以问题。
日前,白宫就公布了一项包含20个要点的“和平计划”,试图通过这一计划来结束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
在这一过程中,特朗普还将亲自担任“和平委员会”的主席,负责监督加沙的过渡过程。现在内塔尼亚胡一边是同意了,哈马斯的态度还不确定。但特朗普已经提前庆祝起来了,一如既往地自信发言,称这将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美好的一天”。
(沙特代表团到访中国)
在美国能否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上,中东国家似乎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一是美国政策反复无常,二是在巴以问题上美国偏袒以色列已经成为国际共识,给予中东国家的安全承诺也并不可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东大国沙特,就悄悄派人抵达中国,要在军事领域和中方谈一件大事。
据沙特国防部最新消息,沙特—中国高级联合委员会下属的军事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对于此次会议,沙特方面极为重视,高级代表团中陆海空三军将领全部到齐了,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从外媒的报道来看,在此次会议上,中沙双方将形成并强化两国在军事和防务领域的合作。
这个军事合作机制,其实早在2016年的时候就成立了,是我国领导人访问沙特的一大重要成果。首次会议在同年8月于北京举行,标志着机制开始实质化运行,截至现在中沙已经通过这个机制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为包括军事在内的各领域合作都提供了更加稳固的机制保障。
结合当前的国际环境,沙特方面派人来华,预计有两方面的战略考量。
首先就是寻求可靠的安全保障。
正如上面所说,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公信力,在阿拉伯世界已经严重受损,加上近期以色列轰炸卡塔尔,而美国视而不见,让沙特等海湾国家切实感受到了美国的安全承诺并不可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东国家必须要探索独立于美国的安全保障。
(巴基斯坦歼10CE)
而沙特选择中国作为深化防务合作的对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国的武器装备,如歼-10CE战斗机、红旗-9BE防空系统等,不仅性能出色,还经过了实战的检验,更重要的是没有西方武器常附带的严格政治条件。这种“不设军事基地、不干涉内政、无使用限制”的合作模式,对追求战略自主的沙特吸引力巨大。
在美国推出中东和平新方案的关键时刻,沙特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也是意在向美国表明,它在中东事务中拥有其他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选择。这有助于提升沙特在与美国就巴以问题、伊朗问题等进行谈判时的地位。
往大了说,这也是在帮中东推动安全多极化,以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现在有了中国、俄罗斯,还有沙伊和解后可能的地区联合力量,慢慢就能从美国单极主导变成多方平衡,沙特在地区里的话语权自然就上去了。就像去年沙伊在北京复交后,现在都开始商量在红海搞联合军演了,这就是多极化的实实在在的进展。
其次,这也是沙特在签署沙巴防御协议后,应对地区安全风险、推进战略自主的连贯动作。
沙巴两国的交情,其实能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早就帮沙特训练了八千多名军人,算是沙特的军事老帮手了。这次签协议,是把以前松散的帮忙变成了制度化的同盟,说白了就是沙特想多一层安全保险,毕竟巴基斯坦不仅有核威慑,还有一堆中国造的先进装备,比如枭龙战斗机、彩虹无人机,这些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硬家伙。
(沙特王储和巴基斯坦总理)
对沙特而言,通过投资巴基斯坦的军工产业,能间接拿到更先进的中国技术。比如无人机、反导系统等,一旦巴基斯坦用上了这些装备,沙特既能通过联合训练、情报共享借光,又不用直接面对国际社会的敏感目光,比自己直接买更稳妥。这种“曲线升级”的路子,既保住了面子,又夯实了里子。
总之,通过与中、巴深化合作,沙特将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在地区事务中拥有更多回旋余地和话语权。
可以肯定的是,沙特军事将领此次访华,就是一次把握时机、目标明确的地缘战略运作。它既是对美国安全保障可靠性的质疑,也是对符合沙特国家利益的、更务实灵活的防务合作模式的积极探索。通过与中国的军事合作,沙特不仅在寻求及时且可靠的安全保障,更在为未来可能重塑的地区格局提前布局,力求掌握更大的战略自主权。
下一篇:藏蓝守护不打烊 国庆平安伴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