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巴西成了中国企业开辟的新战场,美国遭遇釜底抽薪。
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外卖企业正在上演三国杀,没想到,在巴西总统卢拉率团访华之际,美团突然宣布要投资10亿美元,进驻巴西市场。
与此同时,滴滴也宣布,计划扩大在巴西的服务,也要重启在巴西的外卖业务。
中国企业为何要在巴西扎堆送外卖?这背后是我们要切老美的蛋糕。
川普之所以要对我们加关税,他的理由是贸易不平衡,他总是抱怨美国的对外逆差太大,好像他们很委屈。
确实,美国去年的商品贸易逆差接近1.3万亿美元,但美国的逆差不是一天两天,已经持续几十年了,他们是如何维持的?
川普一直在刻意回避的是,美国贸易经常账户尽管是逆差,但金融账户和资本账户却有巨额的盈余。
之所以有这种结果,一方面是靠卖美债,因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其它国家在赚到美元之后,总不能锁到保险箱里吃灰吧,所以会大量的购买美债,导致美元回流美国,这相当于其它国家在用自己的利润投资美国。
另一方面,就是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有大量的顺差,去年就接近3000亿美元,这些事情川普从来都不提。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川普想赚制造业的钱,那我们就赚服务业的钱。
以前中国企业出海,基本都是输出工业品,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点,除了中国制造之外,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服务业也很强。
比如说互联网,放眼全球,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全都集中在中美两家。
但中国公司的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内,而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却把触角伸向了全世界。
比如你出国旅行,随便去哪个国家,用的几乎都是美国公司的服务,从搜索引擎到本地生活,从社交媒体到休闲娱乐,几乎全都如此。
只有一个Tik Tok在海外大获成功,就让老美如坐针毡。
所以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去跟老美争夺海外市场,这方面会爆发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而且跟商品贸易不一样,服务贸易的规模虽然要小很多,但利润却要高出一个数量级,如果说制造业是脏活累活,那服务业就是钱多事少的轻巧活儿。
总的来说,全球服务业的蛋糕,过去一直都是美国的囊中之物,但现在既然他们要搞事情,就不能怪我们去切这块蛋糕。
当然,切蛋糕也得凭实力,全球服务业已经被老美把持很多年了,我们能不能切得动呢?
这其实还得感谢川普,是他给了我们机会。
过去几十年里,在WTO规则框架下,全球贸易是网状的多边体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太在乎点对点的贸易平衡,只要能通过这张网实现总体的收支平衡就可以了。
比如中国是生产国,对欧美这样的消费国会有大量顺差,但对巴西这样的资源国也有不少逆差,总体实现贸易平衡。
但川普现在要破坏这张网,他对所有国家都要追求贸易平衡,全球化的网状结构,就可能转化成点对点的线状结构。
如果美国要我们减少顺差,那我们肯定也会降低对资源国的逆差。
就拿巴西来说,尽管他们也曾创造过经济奇迹,但因为没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过早地出现了去工业化,如今主要依赖出口农产品、铁矿石等初级产品,成了一个资源型国家。所以巴西去年对中国有440亿美元的顺差,占到了他们顺差总额的59%,这时候我们要求贸易平衡,他们就只能增加购买我们的商品或服务,如果他们不想让制造业进一步遭受冲击,那么,赶走美国的服务业,把市场让给中国互联网企业,就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对其它资源型国家也是一样,巴西仅仅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第一站。
最后,肯定还有很多人担心,像巴西这样的国家经济比较落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去了能赚到钱吗?不会像印度一样反而被割韭菜吧?
很多人对巴西的第一印象,就是贫民窟,但作为拉美大国,巴西其实真的不能算穷。
拿数据说话,2023年巴西GDP是2.2万亿美元,排全球第9,人均GDP是1.03万美元,排名全球第88名。
同一时期,中国的人均GDP是1.26万美元,排名全球第79,双方的差距不大。
再看收入,今年一季度,巴西劳工的平均月收入大概合4300元人民币,跟中国的差距也不算大。
所以,巴西尽管基建很差,人也很懒,但他们的消费能力其实并不差,而且互联网用户足够多,市场空间很大。
其它对我们有大量顺差的资源国,情况也差不多,比如中东、拉美地区,这些国家虽然不够发达,但总体的消费能力普遍都不差,中国互联网企业加速出海,正迎来了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