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5月22日晚上7点,小米汽车的SUV车型YU7将首次公开亮相。然而,这场尚未开始的发布会已因“黄牛”的疯狂炒作而掀起波澜。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代抢服务链接大量涌现,标价从千元至万元不等。卖家们宣称掌握“外挂软件”或“内部F码”,可提前锁定首批现车的优先购买权,甚至以“成功率99%”为噱头吸引买家。
二手交易平台上大量涌现的代抢小米YU7订单。
“黄牛”加价兜售“优先提车权”
记者发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大批小米YU7的代抢订单。多位卖家在商品详情页里写着“代抢小米YU7可接订单包首发,无需等待”等字样,代抢费用普遍在800元至5000元的区间里,价格最高的可达2万元。
其中一位卖家向记者表示:“现货几千辆,没抢到的会按顺序排单,我们用科技手段,大概率稳稳抢到,抢不到不收费”,并强调“3000元的代抢费已经非常公道了。”
除了用科技手段代抢YU7以外,二手交易平台上还出现了一种名为“内部优先购车码”的抢车方法。一位给购车码订单标价3000元的卖家表示:“工厂内部福利,小米YU7的F码是一种优先购买码,可以提前提车,减少排队时间,需要买家提供个人信息,报名成功后付款。本人登记后,到时候有需求也可以转单。”
“‘黄牛’代抢小米新车”乱象并非首次出现。2024年,在小米SU7上市前,“‘黄牛’售卖新车名额”的现象就曾引发业内关注。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回应小米SU7的相关问题时强调:“官方没有开启盲订通道,也禁止任何合作渠道或个人私自从事盲订、收取订金/定金等行为;官方禁止对预约品鉴、试驾等行为收取订金/定金,同时禁止收集与试驾邀约无关的个人信息。为了确保现场体验,会采取预约排队等方式。在发布会前,官方不会通过任何渠道宣贯产品定价和销售权益。”
小米汽车工作人员也表示:“官方从未授权任何F码机制,购车流程仅通过官方App或小程序完成,订单在锁单后一般不支持更改购车人姓名。”
警惕购车“捷径”陷阱
“黄牛”的“疯狂”,也折射出市场对小米YU7的空前期待。工信部披露的参数显示,这款定位中大型纯电SUV的新车轴距达3000mm,提供单电机与双电机版本,预计售价区间为22.98万—30万元,将与特斯拉Model Y等市面上的热销车型展开正面竞争。
然而,小米汽车的产能问题已引发担忧。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坦言:“‘黄牛’本质上是供需失衡的产物,小米若不能及时公布产能爬坡计划,市场焦虑只会进一步加剧。小米SU7交付初期,就曾因交付周期过长而导致用户延迟提车,YU7的生产同样依赖小米现有工厂的产能,若订单量远超预期,恐怕未来汽车交付依然要承受巨大压力。”
彼时,雷军曾公开表态“禁止盲订和收取订金”,但市场对稀缺资源的狂热追逐屡屡让投机者有机可乘。
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在小米YU7发布前,二手平台代抢链接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部分卖家甚至伪造‘提车成功’的图片,通过虚假聊天记录诱导消费者上钩。更关键的是,小米汽车采用直营模式,所有订单均需通过官方渠道核验,第三方代抢无法保障购车权益,甚至可能导致订单被官方系统判定为异常交易而取消。代抢很有可能涉嫌欺诈,消费者或将面临既损失钱财,又在第三方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的双重风险。消费者需理性审视产品价值,避免因盲目冲动而遭遇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