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成立25周年之际,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辞任高管职务。
5月26日,隆基绿能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公司实控人李振国将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在辞任后,李振国将专注于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等。而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将兼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与此同时,隆基绿能董事会也迎来了一波换血,具有陕西国资背景的印建安以及李振国之女李姝璇被提名为新任董事。
1968年出生的李振国是隆基绿能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时,李振国创立了隆基绿能的前身新盟电子,主营半导体相关业务。此后,李振国看到了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邀请了同为兰大物理系校友的钟宝申、李春安共同创业,他们三人也被业内称作“隆基三剑客”。
随着时间推移,李春安逐步淡出一线,钟宝申和李振国则继续活跃在台前。此次公告前,钟宝申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李振国则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此外,李振国、李喜燕夫妇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合计持股19.10%。
不过,随着光伏行业“内卷”加剧,加之隆基绿能在产能转换过程中出现失误,公司在2024年巨亏超86亿元,2025年一季度再度录得超14亿元的亏损。与此同时,公司的股价也整体走低。
5月27日,隆基绿能股价低开低走,收盘时股价为14.44元/股,跌幅为3.67%,总市值为1094亿元。与2021年11月的市值高点相比,公司目前的市值已蒸发超4000亿元。
董事会换血
李振国此次辞任,正值隆基绿能董事会换届之际。
公告显示,隆基绿能董事会提名钟宝申、刘学文、田野、印建安、李姝璇为新一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与上任董事会名单相比,此次5位非独立董事中,少了李振国与王志纲的身影。
王志纲是目前隆基绿能董事会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董事,今年已经69岁。据公司介绍,王志纲是一位战略咨询专家,曾任甘肃省社科院研究员、新华社记者等,2022年时当选公司外部董事。
新一届董事候选人中,钟宝申和刘学文均为隆基绿能“老将”,早在公司上市之前就开始担任董事职务,田野也担任过一届公司董事。除上述三人之外,印建安、李姝璇均为新面孔。
其中,李姝璇的身份最为惹人关注。李姝璇是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之女,目前在巨子生物担任品宣部经理,兼任东莞蜂巢智慧董事。目前,李姝璇并未持有隆基绿能股份。
而印建安则具有陕西国资背景。公告显示,印建安曾任陕鼓动力(601369.SH)、秦风气体等公司董事长,目前担任陕煤新能、中科光机等公司董事,并在联想控股担任独立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印建安目前任职的陕煤新能是陕煤集团控制下的子公司。而陕煤集团旗下的陕西煤业(601225.SH)自2017年起开始增持隆基绿能,至2019年底时持股比例已增至3.88%,成为隆基绿能第五大股东。陕西煤业前董秘张茹敏也曾被委派到隆基绿能担任董事。
不过,自2022年起,陕西煤业便开始减持隆基绿能,公司也未在当年的董事会换届中再向隆基绿能派驻董事。目前,陕西煤业已经不在隆基绿能的前十大股东之列。
此外,在董事会改组之际,隆基绿能还宣布将取消监事会的设置,不再设监事职位。
这一变动主要是顺应监管需求。2023年修订的《公司法》引入了审计委员会制度,允许企业取消监事会,旨在精简治理层级、降低管理成本。到了2024年底,中国证监会发文明确,上市公司应在2026年1月1日前取消监事会并在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
业绩承压
隆基绿能董事会换血背后,公司正面临着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亏损。
2024年,隆基绿能录得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滑36.23%;归母净亏损86.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36.52亿元,同比下滑22.75%,归母净亏损14.36亿元,同比收窄38.89%。
业绩亏损的同时,隆基绿能高管薪资同样大幅缩水。2024年,李振国的年薪为84.65万元,钟宝申的年薪为89.55万元。而在2023年,两人的年薪分别为816.12万元、1153.95万元。
身处光伏行业,隆基绿能向来以大胆抉择、独树一帜的形象示人。2006年时,光伏行业的技术路线以多晶硅为主,但隆基绿能却豪赌单晶硅,最终借此成为光伏行业龙头。
近年来,光伏行业再度开启技术变革,效率更高的N型光伏电池逐步代替P型光伏电池。N型电池主要分为TOPCon、BC、HJT三类技术路线,目前,TOPCon路线是市场主流。不过,隆基绿能再度押宝“小众”路线BC技术,并认定该技术将成为未来晶硅技术的主流方向。
虽然整体上BC技术仍具备发展前景,但隆基绿能在技术转换时却出现了一定的失误。
早在2023年时,隆基绿能的业绩增长就开始“熄火”。当年公司营收仅增长0.39%,归母净利润则下降了27.41%。除受内卷之下产品降价等原因外,公司计提的67.57亿元的存货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成为当年业绩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此,钟宝申在2024年年报中解释称,早在2023年下半年,隆基绿能就出现了严重的研产销脱节错误。HPBC1.0产品功率、成本没有与竞品拉开差距,却大规模投产,导致公司库存急剧上升,进而背负了巨额存货跌价损失。2024年下半年公司对产线进行新一代BC技术的改造升级,又造成了大量的停产损失。
对于隆基绿能而言,上述失误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公司股价也大幅走低。2021年11月时,隆基绿能的市值最高触及5400亿元的高点。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至2024年年中时曾一度跌破千亿元关口,期间市值蒸发超4000亿元。
不过,在隆基绿能方面看来,2025年会成为公司业绩的转折点。
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钟宝申表示,因为公司在2024年做了很多工作,相信2025年会出现明显好转,希望隆基可以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
更早之前,李振国也曾表示,隆基最先进的BC产能已经在2025年下半年具备规模;其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组织变革、效率改革和业务转型已经出现成效。所以,在2025年下半年,隆基将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回到最具竞争力、最精干的状态,继续走向未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