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劫贫济富”
创始人
2025-07-14 07:23:44

美国长期存在“劫贫济富”的现象。从税收政策来看,富人享受着诸多税收优惠,大量财富得以留存,而中低收入群体却承担着较重的税负,这直接导致财富从穷人向富人转移。在经济危机时,政府的救助政策往往更多地倾向于金融机构等大资本,为它们注入大量资金以维持其运转,而普通民众却面临失业、生活困境等问题,得不到足够的帮助。教育资源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富裕地区和高收入家庭,穷人的孩子难以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这种“劫贫济富”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特朗普“劫贫济富”的法案,尘埃落定了。

 

当地时间2025年7月4日,特朗普总统正式签署了《大而美法案》,这个法案是2025年由特朗普政府主导推出的重磅立法。它不仅延续了2017年减税、控支和支持传统产业的政策路线,更对拜登政府时期的“绿色新政”、社会福利和政府支出进行了大幅削减和调整。

 

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并将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一次性提升5万亿美元,这远超以往的单次调整幅度。可以说,这是在既有政策基础上的一次“加速版”财政和税收改革。

 

法案通过了,看似是一场胜利,实则代价很大——法案的通关之路,将美国当下的政治撕裂展现得极为极致。

 

直白来说,这个法案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最终结果就是富人更富了,穷人更穷了。甚至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法案就是“送一半美国人上天堂,让另一半美国人下地狱”。

 

说到底,这不是一次单纯的立法,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党背后各自的选民基本盘和利益集团,在这部法案上进行了最直接的碰撞,也是一场关乎美国未来经济路线和社会方向的“硬碰硬”对决。

 

这就引出了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的三个核心问题:

 

首先,在党派分歧如此之深、内部阻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特朗普为何要强行推动这部法案?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利益博弈和执政逻辑?

 

其次,这部以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1.5万亿支出为代价,同时一次性将债务上限猛增5万亿美元的法案,究竟是解药还是毒药?它能否解决美国当下最头疼的债务难题?

 

最后,也是最让全球市场焦虑的问题——那座已经高达36万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攀升的国债大山,最终将如何收场?

 

利益大挪移


时间拨回7月1日,在一场持续了整整27个小时的辩论与投票后,结果定格在50票对50票的僵局。关键时刻,副总统万斯投下打破僵局的一票,法案才以51:50的微弱优势涉险过关。两天后,法案回到众议院,最终以218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再次闯关成功。

 

整个过程,几乎是“拉锯到最后一票”。民主党议员全体反对,怒斥法案“劫贫济富”;共和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部分财政保守派议员对法案将导致的债务飙升感到极度不安,直到最后一刻还在负隅顽抗。

 

特朗普政府为何在如此巨大的阻力下,依然要强行推动这项法案?在我们看来,这其实并不意外,因为特朗普要兑现他对选民的承诺——要“美国优先”。

 

共和党这边的政策工具箱就非常明确:给企业和个人减税、放松产业管制、削减社会福利、大力扶持制造业和传统能源、增加国防预算。这套组合拳的目标,是让本土产业和国家硬实力变得更强大。

 

法案的每一项条款,都精准地回应了共和党支持者的诉求。例如,大幅削减拜登时期的清洁能源补贴,不仅让传统能源行业松了一口气,更直接回应了能源财团的利益——据OpenSecrets统计,2024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向共和党提供了数亿美元的政治献金,占该行业总献金的80%。

 

同时,这也稳固了“红州”的铁票仓,因为在德州、怀俄明等地,化石能源行业养活着无数家庭,例如怀俄明,化石能源贡献超30%的州GDP。此外,法案增加了数千亿美元的国防和边境安全开支,包括为修建边境墙拨款,这更是特朗普最具标志性的竞选承诺之一。

 

反观民主党,他们的政策主张则完全是另一个方向:对富人和大企业加税、扩大社会福利、推动绿色能源革命、强调气候治理和环境保护。因为他们选民的基本盘是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高的中产阶级、年轻人和少数族裔。这些人普遍希望通过政府干预来缩小贫富差距,对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有更高的需求。

 

所以说,两党的分歧本质上是各自选民和利益集团诉求的直接博弈。《大而美法案》将这些矛盾彻底摆上了台面:减税还是加税?保传统能源还是推绿色能源?削减福利还是扩大福利?每一项都是两党核心理念的“正面对撞”。

 

特朗普咬着牙也要推动法案,不仅是为了兑现承诺,更是要在这场路线之争中,为共和党和自己的执政议程抢下绝对的主动权。

 

但问题也异常尖锐——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虽然短期内能取悦核心支持者,但美国的根本矛盾,如贫富分化、财政赤字、社会保障缺口等,不仅没解决,反而可能因此变得更加棘手,尤其是债务问题

 

用未来换当下


如果说《大而美法案》在政治上是一次豪赌,那么在财政上,它无异于一次“饮鸩止渴”。对于美国当前最严峻的债务问题,法案不仅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反而将急剧加剧美国的债务危机。

 

我们先来看最核心的数字。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减税约4万亿美元,同时削减的支出仅为1.5万亿美元左右,这中间产生的2.5万亿美元的赤字缺口,只能通过发行更多国债来弥补。

 

更关键的是法案中那个极具争议性的条款:一次性将联邦政府的法定债务上限从约36万亿美元提升至41万亿美元,净增5万亿美元。根据无党派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测算,仅此一项法案,就将在未来十年给美国增加超过3.4万亿美元的新债务。

 

要知道,债务上限本应是国会约束政府开支的缰绳,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它越来越沦为两党博弈的政治筹码。每次债务逼近上限,两党都会利用这一问题为难对方,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益。

 

这次,特朗普政府耍了一个高明的“程序性花招”,将提高债务上限这个“烫手山芋”和大规模减税这个“甜点”牢牢捆绑在一起。

 

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用未来换当下”,将一个更大的债务压力留给了未来。

 

提高债务上限,只不过是允许政府在短期内继续借钱,暂时避免了违约的系统性风险,但它并没有改变美国政府“入不敷出”的根本财政结构。相反,大规模减税进一步削减了政府收入,导致财政赤字雪上加霜。

 

这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1)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新增的2.5万亿美元赤字,将直接推高本已创纪录的国债总额。据市场普遍预测,预计到2025年底,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将继续维持在125%左右的高位;

 

(2)借贷成本急剧上升:为了给巨额赤字融资,美国财政部必须在市场上发行海量的国债。债券供给激增,而全球投资者的需求却在萎缩,这必然会压低债券价格、推高收益率。这意味着政府未来的利息负担会越来越重,形成“借新债还旧息”的恶性循环;

 

(3)美元信用受到侵蚀:如此罔顾财政纪律的行为,正是在透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基础。当市场对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时,国际资金可能会减少对美债和美元资产的配置,从而对美元汇率构成长期压力。

 

总之,《大而美法案》以牺牲长期财政健康为代价,换取了短期的政治胜利和经济刺激。它将一座更大的债务山峰留给了未来的政府和纳税人,让美国在财政悬崖的边缘又向前迈出了危险的一步。

 

无解的牌局?

 

既然《大而美法案》让债务问题雪上加霜,那么美国国债这盘看似无解的棋,该如何收场?这可能是当前全球宏观经济中最核心的疑问。

 

理论上讲,解决主权债务问题无非三条路:财政紧缩(开源节流)、经济增长(做大蛋糕)、债务违约(直接赖账)。

 

但在当前的美国,这三条路几乎都被堵死了。

 

首先,财政紧缩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削减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或医疗保险,等于政治自杀;削减庞大的军费开支,同样会遭遇巨大阻力。《大而美法案》本身就是一场“减支是假,减税是真”的政治表演;

 

其次,靠经济增长来稀释债务,需要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债务增速。但在美国目前经济增速在2%以下,债务增速却在2%以上的现实下,这对于一个庞大的成熟经济体来说,几乎无法实现

 

最后,直接违约更是不可能的选项。它会瞬间引爆全球金融体系,摧毁美元霸权。只要美国还想维持其全球地位,就不会主动选择这条路。

 

当所有常规道路都走不通时,“非常规”的路径就成了唯一的可能。其中,最受关注,也最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就是“通胀化债”

 

简单来说,“通胀化债”就是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有意维持一个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让货币的购买力持续下降。这样一来,政府所欠债务的实际价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稀释。

 

比如,如果通胀率是5%,而国债的票面利率只有4%,那么政府虽然名义上在付利息,但其债务的真实价值每年都在缩水1%。这是一种极其隐蔽的“赖账”方式,将财富从债权人(储户、养老基金、国内外投资者)手中,缓慢地转移到债务人(美国政府)手中。

 

既然不愿加税,也不想真正削减开支,那么通过制造通胀来“稀释”债务,就成了维持财政运转和经济活力的最后手段

 

这就将美联储推到了一个极其微妙且重要的位置。

 

特朗普倾向于降息的立场早已不是秘密,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和社交媒体上威胁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其在降息问题上行动迟缓。我们抛开政治层面的噪音不谈,仅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持续疲弱的宏观数据已为美联储在下半年降息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一旦降息,其效果就是双重的:既能暂时缓解部分国债利息的支付压力,又能推升通胀,这或许正中“通胀化债”的下怀。可以说,降息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工具,它通过释放流动性来直接减轻债务的真实负担。

 

当然,“通胀化债”也是一剂“饮鸩止渴”的猛药。长期依赖通胀来解决债务问题,会严重削弱美元的长期信用,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并催生金融风险。

 

因此,美债的最终结局,很可能不是一个清晰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混乱、痛苦且漫长的过程。美国大概率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容忍高于正常水平的通胀,通过“金融压抑”的手段缓慢地“赖掉”一部分债务的真实价值。

 

这对于投资者而言,《大而美法案》就是一场清晰的资产再平衡:它通过牺牲美债(供给冲击)和美元(信用削弱)的长期价值,为黄金(对冲通胀与风险)的上涨提供一定的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文章标题:美国在“劫贫济富”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74169.html

阅读原文:美国在“劫贫济富”_虎嗅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可孚医疗宣布拟赴港IPO:搭建... 近日,又一家企业追赶"A+H"双平台的资本浪潮。7月11日,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Z30108...
水井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0... 7月14日,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水井坊,60077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
中金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4... 7月14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601995.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
融合本地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丨... 整理|洋紫6月25日,由全球化媒体智库——霞光社ShineGlobal&霞光智库举办的「品牌引力·重...
大模型套壳往事 在人工智能领域,曾有一段关于大模型套壳的往事。起初,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快速获取利益,利用已有的大模型架...
张家界今年上半年预亏超3000... 7月14日,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张家界,000430,下称“张家界”)发布2025年半年...
核心产品获批晚于同行,负债率超... 文 | 杨万里景泽生物是一家正在冲刺港股IPO的生物科技公司。如果2025年底前不能实现上市,C+轮...
原创 再... 前言 特朗普再次掀起全球政坛风暴,令各国政客压力骤增。短短一天内,白宫先后向包括韩国、日本、南非在...
小米王腾宣传自己首次出演的短剧... 7月14日,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Thomas@王腾Thomas 发博宣...
连续三年亏损,华扬联众又因信披... 记者 萧峰 从行业地位来看,华扬联众(603825)曾凭借全域营销服务的先发优势稳居赛道前列,甚至担...
75亿美元分红难平资本角力:科...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刘相君 十年内斗、六年停牌、75亿美元天价分红,昔日“疫苗之王”的命运再次迎来...
35家A股上市银行年度分红密集... 7月份以来,多家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布利润分配实施公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
和讯投顾徐尧:牛市基础特征,各... 7月14日,和讯投顾徐尧称,牛市基础特征是各方向会轮番补涨,不会有票一直掉队,每个处于低位的板块都会...
比特币价格攀升,特朗普加码加密... 文︱陆弃 昔日被质疑和排斥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在2025年7月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价格首次冲破11.8...
首单启动二次扩募的消费REIT... 上周公募REITs市场迎来多项重磅动态。 7月8日,华夏华润商业REIT公告拟二次扩募,购入杭州萧山...
良品铺子:预计上半年净亏损75... 7月14日,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
长城证券上半年业绩出炉:归母净... 日前,长城证券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长城证券在2025年1月1日-2025年6...
美国在“劫贫济富” 美国在“劫... 出品 | 妙投APP作者 | 丁萍头图 | 视觉中国特朗普“劫贫济富”的法案,尘埃落定了。当地时间2...
中国神华上半年净利预减超13%... 受煤炭量价双降影响,“煤炭一哥”上半年业绩再遭预减。7月13日,中国神华(601088)公告称,公司...
年报财务数据误打多一个“万”字... 披露2024年年报三个多月后,健盛集团发现年报中部分财务数据有误,实际单位“元”被误写为“万元”。7...
钟睒睒携20亿元入局!锦波生物...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近日,锦波生物(832982.B...
2连板中大力德:预计于8月26... 7月14日,2连板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中大力德,002896.SZ)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
达仁堂: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8.... 7月14日,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60032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
赤峰黄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0... 7月14日,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赤峰黄金,60098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士兰微: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3... 7月14日,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士兰微,600460.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
估值1500亿存储芯片巨头长鑫... 导语:长鑫存储的DDR5良率目前80%。01 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恒生指数收涨0.26%,恒生科... 7月14日,恒生指数收涨0.26%,恒生科技指数涨0.67%。欧科云链涨超46%,金涌投资涨超20%...
近六成公司半年报预喜,12家增...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10时,已有516家上市...
中国稀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 7月14日,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稀土,000831.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