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顾梦轩 李正豪 广州 北京报道
2025年以来,中国内地科技企业开启赴港上市热。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已经有69家内地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其中有多个“A+H”(已在A股上市,并谋求在港股上市)案例。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香港监管部门在2024年8月修改了18C‘特专科技公司’创新上市制度,大幅放宽了对企业财务指标的要求,允许尚未盈利但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公司上市,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国际化的融资平台及渠道。”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下调18C企业市值门槛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内地多家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在这些企业中,有不少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请问这些公司寻求A+H上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谌戈:近期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提升,背后有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等多重因素。
首先,香港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拥有高度开放和法治化的环境,在香港上市可以提升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
其次,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回暖,全球投资人及长线资金持续流入,市场估值与流动性显著改善,“A+H”股的价差不断收窄,进一步提升了港股IPO对于内地企业,特别是已在A股上市公司的吸引力。
此外,港股市场拥有大量的国际长期资本,对科技企业的成长性具有较强的认同,可引入国际化的主权基金、长线基金及高净值投资人等,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股东结构,完善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最后,企业通过港股可以寻求更多的灵活性。港股在上市条件和包容度方面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同时后续融资的监管规则更加灵活。公司可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本市场的优势,后续融资不受制于单一市场的规则及市场情况。
《中国经营报》:目前,政策层面对于“A+H”架构的支持力度也明显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科技企业的利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谌戈:从证监会的政策层面,2024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五项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其中明确提及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宣布,证监会将持续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鼓励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强全球市场拓展能力。这一表态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政策导向从“鼓励探索”转向“规范与效率并重”,以构建更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支持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港交所层面,2024年10月18日,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发表联合声明,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并特别指出将加快符合资格的A股上市公司的审批流程,以进一步吸引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对于符合资格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至少100亿港元且两个财年未违反A股上市相关法律法规),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将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及在不多于30个营业日内完成监管评估。这一政策大大提高了A股上市公司在赴港上市过程中港交所的审核效率。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香港监管部门在2024年8月修改了18C“特专科技公司”创新上市制度,大幅放宽了对企业财务指标的要求,允许尚未盈利但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公司上市,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国际化的融资平台及渠道。
《中国经营报》:港交所在优化审批流程、降低上市门槛等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谌戈:2024年8月,港交所下调了18C“特专科技公司”的企业市值门槛,对于已商业化的“特专科技公司”,最低市值要求从60亿港元降低至40亿港元,对于未商业化的公司,门槛从100亿港元降低至80亿港元,进一步扩充了具备优秀潜力的潜在上市科技候选企业群体。
考虑到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或产品尚未商业化的阶段,2025年5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为18C“特专科技公司”与18A“生物科技企业”开通快车道。与其他行业相比,过早或长期披露公司的营运策略、专有技术或上市计划,可能会给这些公司带来一定风险,港交所“科企专线”允许18C及18A公司保密提交上市申请,降低相关风险。
同时,港交所由具备18A/18C章审批经验的跨领域专家组成“科企专线”团队,符合条件的特专科技企业能获得监管机构更积极地沟通与辅导,提升上市成功率与效率。
科技企业要注意数据合规性
《中国经营报》:赴港上市将为科技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哪些助力?
谌戈:首先,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扩大资本市场影响力。随着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不断加强,逐步走向国际化,港股市场在国际化方面可以进一步助力科技企业实现海外第二增长曲线。
其次,完成香港上市需要面向海外投资者进行市场推介,国际投行等全球化中介机构也将助力公司深刻挖掘投资亮点和估值潜力,向市场传达更有针对性、更着重国际化角度的投资故事。
同时,在香港上市也将助力赴港上市公司的海外业务发展,为公司的海外战略提供支持,通过提升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认可度,有效增强公司在海外战略合作或收购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此外,从股权激励方面来说,港股的股权激励计划更加市场化,有助于公司吸引更多国际人才,以支持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发展。最后,香港融资具有便利性,香港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水平高,支持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及市场条件灵活选择多元化的融资工具,在募集资金用途、发行规模、流程准备等方面更高效灵活,有助于公司在海外标的并购时可以快速募集相应资金,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全球市场布局中的投入。
《中国经营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风险点主要有哪些?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谌戈:首先,在数据安全、跨境信息传输等方面,内地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合规要求,需要提前对数据合规性展开梳理,并就潜在问题进行整改。
其次,对于公司所在行业,考虑到赴港上市中会引入境外投资人,应考虑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业务运营是否涉及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或禁止领域。
同时,港股市场对于信息披露的持续性和透明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ESG和投资者关系体系,以应对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于港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治理要求。
最后,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机构为主,股价波动性来源受到全球金融事件和政策的影响较大,公司应当在市值管理方面提前制定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系统性策略。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
上一篇:A股收评:沪指低开高走涨0.45% 全市场近百股涨超9% a股收评沪指跌超2% A股收评:沪指涨0.48%
下一篇:ETF今日收评 | 机器人、军工相关ETF涨超3%,中药相关ETF跌幅居前 etf今日行情国外 etf今日股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