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减持时代” 重回“大减持时代” 大减持
创始人
2025-08-06 15:52:27

当A股的K线图在7月划出一道优美的上行曲线时,另一组数据正在交易系统背后悄然刷新——单月700余份减持公告如雪片般飘落,涉及400余家上市公司。尤其是7月30日这一天,多达52家公司集中发布减持公告,16家公司的减持规模过亿元,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进入8月份,减持浪潮继续升温。截至8月5日,A股又有超过100份减持相关公告披露。

这一次的减持潮,是与A股的这一轮上涨同步发生的。过去三个月A股迎来一波行情,上证指数累计涨超10%。刚过去的7月份,A股三大指数均收涨,上证指数上涨3.74%,深证成指涨5.2%,创业板指涨8.14%。电子、医药、新材料等领涨行业,很多公司股价翻倍,成为减持的“重灾区”。

创投基金是这一轮减持潮的主力之一。不少三四年前上市的项目,都在趁着这一波行情启动减持。在注册制红利那些年,VC/PE们手中积累了以万亿计的股权资产,正在逐渐释放出来。

不过本轮减持呈现出鲜明的结构分化。一些基金拿下数十倍回报;部分估值倒挂了几年的项目,终于在这一轮大涨后解套;还有的机构在顶着亏损减持。

在A股,减持常常被视为洪水猛兽。不过这一次减持潮不一样。7月A股日均成交额维持在万亿元规模,为创投退出提供了充沛的市场深度。这种“上涨有支撑、退出有承接”的良性循环,正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特征。

股价大涨,多家机构拿下50倍以上回报

2025年1月-3月,A股发布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均在200家左右,4月由于特朗普关税的冲击,减持家数降到了100多家。从5月开始,随着A股开启一波上涨行情,减持规模迅速上涨。5月-7月,A股分别有403、377、400家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经过这三个月的上涨,很多上市公司股价创出新高,给了创投基金优越的退出环境。

因为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德福科技自4月底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40%,市值突破210亿元。7月14日,德福科技公告称,甘肃拓阵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瑞潇芃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拓阵投资”)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以当前股价计算,拓阵投资的套现金额超过5亿元。

2017年,拓阵投资以9亿元的投前估值向德福科技投资了3500余万元,折合5.21元/股。因此,拓阵投资这次减持的投资回报可超过60倍。

7月份另一笔回报丰厚的减持,来自著名EDA龙头华大九天。7月18日,华大九天公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0.5%的股份,上海建元基金拟减持公司不超过1%的股份。按华大九天目前的股价,国家大基金可套现3亿元,上海建元基金可套现6亿元。上海建元基金在2019年出资1.94亿获得华大九天17.42%的股权,粗略一算回报也超过了50倍。

在A股市场,减持的话题总是分外敏感。创投基金的减持通常金额较大,可能会导致股价承压,在二级市场上往往会被投资者口诛笔伐。

不过,从7月这家被大额减持的公司股价来看,优秀的公司是不怕减持的。拿德福科技来说,过去一周股票的日成交额都在20亿元以上,5亿元的减持几天就能完成,对流动性构成的压力很有限。

一位投资人跟我表示,大家之所以害怕大股东减持,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信息不对称。而创投基金的减持是退出所需,这个理由可以说最纯粹、最透明,与内幕信息最无关。如此看来,创投基金的减持不但不是利空,相反是一个很好的交易机会。

反过来说,这些年来限制创投基金减持的,主要也不是一轮又一轮的“史上最严减持新规”,而是二级市场行情和流动性。

贴地减持、亏本减持频现

千万不要以为,减持的创投基金都能有五六十倍的回报。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很多创投基金只能算是趁着今年这一波行情“解套”而已。还有部分基金是贴着投资成本线减持,甚至是亏本减持。

7月20日,天力锂能的股东富德基金公告了“清仓式”减持计划。富德基金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54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的4.55%,减持原因是“基金经营期限即将届满”。按当日收盘价29.79元/股测算,富德基金套现金额约合1.61亿元。

自2022年8月上市以来,天力锂能的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今年4月,天力锂能的股价跌至18.4元/股,市值不足22亿元。而在2019年的系列增资中,天力锂能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18亿元。虽然上市已经近三年,减持公告也几乎没断过,但在股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创投基金股东们事实上难以完成减持动作,持股比例几乎没变动。4月以来,天力锂能的股价累计涨了60%多,才终于给了创投基金减持的机会。

亏本减持也有具体案例。某家五年前通过借壳登陆深交所主板的医药公司,从4月底到现在股价几乎翻了一倍,但仍然处在估值倒挂状态。即便如此,其多位股东还是趁着这一轮行情发动了减持,按目前股价计算将亏损10%以上。

总体上,高回报倍数的减持在今天的市场上只是少数,近期的多数减持都达不到30%的年化收益率。

从统计数据上也能清晰的看出,一二级市场的整体估值差在过去五年持续收窄。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VC/PE机构的IPO项目账面回报平均还有5.12倍,到2024年降至3.53倍。2025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也仅为3.83倍。


来源:CVSource投中数据

此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VC/PE行业现在进入了低毛利时代。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不择时的粗放式减持恐怕有些不合时宜了。

一位投资人在回应我减持的话题时给出了三个字:“不着急。”他表示,在企业基本面、市场行情都向好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急着减持呢?

一个大背景是,在一二级市场估值差不断收窄的情况下,退出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上升,已经成为影响基金整体回报率的关键因素。所谓“投的好不如退的好”,在这个时代有新的内涵。

这方面,可能大部分中国VC/PE机构都能讲出一些经验教训。

近的有寒武纪,在上市后的两年内估值倒挂,第四年股价才开始暴涨。

远的如宁德时代,在上市的两年后股价开始起飞,然后在两年的时间里涨了9倍。然而,大批在上市前成功投进宁德时代的创投基金集体卖飞,错过了以千亿计的回报,到今天还被当笑话讲。

并非减持潮,只是回归正常

当然,对于VC/PE行业来说,当前的减持压力相当巨大。

过去几年,全球VC/PE行业整体性募>投>退,导致一级市场上积累下大量的待退出资产。贝恩咨询发布的《2025年全球私募股权市场报告》认为,尽管2024年退出活动有所增加,但已分配资金占私募股权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降至11%,创下十年来最低点,远低于2014-2017年29%的平均水平。

与海外市场相比,中国VC/PE的退出问题更加突出。即便不谈过去两年的IPO收紧,只看已IPO项目,退出压力也非常大。

统计显示,从2018年以来,新IPO项目中VC/PE机构持有的股权价值,要显著高于同期A股的大股东减持规模,这意味着积累的待减持股权是越来越高的。由于创投基金股东的减持只占A股的大股东减持的一部分,因此实际情况还要更加严重。

尤其是2019年-2021年,注册制红利催生了大量IPO项目,虽然减持规模也同步大幅上升,但远不足以匹配IPO的规模。粗略估算,这三年可能积累了超过2万亿元的待退出资产。近期的披露创投股东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其实很多都是这三年上市的。


中国A股大股东减持规模与VC/PE行业IPO项目账面回报对比,单位亿元,来源:CVSource投中数据、Wind

从2022年以来,随着历次“减持新规”的出台,以及二级市场行情的分化,A股的减持规模急剧下降。2024年,A股的减持规模降至谷底,减持家数、减持股数以及减持金额分别下降了约25%、45%、60%,全年累计减持规模近1701亿元。

看到减持公告雪片般出炉,一些股市投资者抱怨创投基金的减持怎么“没完没了”,但这绝对是错怪它们了。近期的IPO和减持回暖,其实是在为过去五年“去库存”,而不是什么“退出盛宴”。

在减持来到冰点的情况下,LP没有回款,GP没有Carry,导致一级市场活跃度下降,创业公司融资难度上升,这绝非健康的资本市场。

过去几年大家都快习惯了黑天鹅、灰犀牛满天飞,但这个“乱纪元”似乎要过去了。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说“正常”已经远去,但在2025年这个夏天,“正常”似乎正在回来。

种种迹象显示,从A股、港股到美股,全球资本市场在过去几个月都在回归正常。上周美股的Figma上市首日大涨250%,斩获560亿美元市值,成为美股连续第三个上市即大爆的独角兽公司。如今,美股IPO投资者们开始翘首以盼下一个重磅IPO的到来。

随着A股IPO重新放开,减持回暖,中国VC/PE行业的募-投-退的循环也终于再一次畅通起来。在注册制纵深推进的今天,健康的减持机制恰如市场的呼吸阀,既不能因恐惧泡沫而窒息,也不该为短期利益而过度换气。优秀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创投资本实现合理回报,二级市场投资者分享成长红利。这种多方共赢的格局,才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真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中产象征”到“无人问津”,... 曾经,哈根达斯是中产象征,以其高品质和高昂价格吸引着追求精致生活的消费者。在各大商场的显眼位置,那标...
“花钱买异地定位”,精修朋友圈... “花钱买异地定位?这是打工人魔怔了吗?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仿佛有些打工人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境地。他们...
珍酒李渡营收大降四成,&quo... “港股白酒第一股”也没逃过行业寒气。8月5日晚间,珍酒李渡(6979.HK)发布业绩预警公告。公司预...
中国版山姆,全部关门了 山姆目... 来源:南财社继山姆选品塌房后,曾说要做中国版山姆的盒马,如今也正在进入全军覆没倒计时了!据经济观察报...
24岁江苏首富之子拟任* ST... 江苏首富之子陈汉伦拟任400亿市值公司董事,年仅24岁。*ST松发(603268)8月5日公告称,鉴...
浦发银行:上半年净利297.3... 浦发银行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正增长。8月6日晚间,浦发银行(600000.SH)发布2025年半年...
友谊降级:为什么成年人越来越难...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交友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让人们的时间变得极为珍贵,往往无暇去...
不“震虎”的京东养车,如何震撼... 文 | 无锈钵这两天,全网都为京东操碎了心。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京东养车此前推出了一个补贴活动,起名...
飞阅楼第192期丨学区房身价拉... 青岛日报8月2日报道 青岛学区房作为承载家长对孩子优质教育期望的特殊存在,一直是市场焦点。近日,市内...
因工作调整,“65后”航天老将... 微成都报道8月4日晚间,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上市平台——航天智造(300446.SZ)发布公告称,董事...
A股收评:三大指数上涨,沪指创... 8月6日消息,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北证50涨超1%。板块方面,中船系概念领涨两市,中国重工(维权)、中...
千亿巨轮启航!中船系"... 千亿巨轮启航!中国船舶吞并中国重工,全球造船业迎来"超级航母"时代! 2025年7月4日,上海证券交...
中国无人车杀到欧洲!奔驰老家也... “中国萝卜”为何受青睐?手工劳动/挖哥手工编辑 /掘叔出品/独角兽观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
独家|野人先生创始人否认港股I... 视觉中国 图 野人先生创始人回应港股IPO传闻。 8月6日,现制冰激凌品牌野人先生创始人崔渐为向澎湃...
沪电股份:2024营收破百亿,... 【8月6日消息,沪电股份AI算力产品迎收获期,业绩高速增长】受益于AI服务器、交换机等数据中心基础设...
半年涨了30%,价格创13年新... 今年以来 白银价格一路上涨 伦敦白银现货 价格一度突破每盎司39美元 创近13年来新高 白银相关产品...
3只股票型ETF成交量超300... 每经AI快讯,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日共3只股票型ETF成交量超3000万手,华夏中证A...
时隔10年重回2万亿,大A在释...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华见A股熟悉的“牛市味道”又来了!今日,股民们都关注...
你在一个女人身上寻求的是什么? 请你提供具体的内容呀,没有相关内容我没法准确写出在一个女人身上寻求的是什么呢。比如她的性格特点、品质...
市场回暖私募备案再创新高,A股... A股市场持续回暖,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再创新高,指数增强产品更是大幅增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
3.08亿资金抢筹成飞集成,机... 8月6日,上证指数上涨0.45%,深证成指上涨0.64%,创业板指上涨0.66%。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
刚刚,杀出一家机器人新锐,斩获... 机器人,发生转变!“造整机”已经不足为奇,“控核心”似乎才是未来决胜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金主”...
福日电子:股票交易价格短期涨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6日,福日电子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于2025年8月1日、8月4日、8月5日...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10强私募出炉... 自去年“9.24行情”以来,A股走出结构性慢牛行情,以股票策略为核心的私募产品业绩大反攻,今年上半年...
非洲电商疯抢中国卖家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舞台上,非洲电商市场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景象——非洲电商疯抢中国卖家。中国凭借其先进的...
康泰生物:袁莉萍减持0.99%...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6日,康泰生物公告称,截至2025年8月6日,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袁莉萍通过集...
盛新锂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6日,盛新锂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盛屯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盛屯汇泽分别质押147...
碳酸锂“反内卷”:化解产能过剩... “反内卷”已经成为当前行业治理重点方向。从江西到青海,碳酸锂“反内卷”已经开始具体落实,相关政策已经...
中触媒: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6日,中触媒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6.46%;...
中信证券:华夏基金上半年净利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8月6日,中信证券公告,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