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空调大神”真的很牛!他仿佛是空调领域的魔法师,对各种空调型号、性能了如指掌。无论是老旧空调的故障排查,还是新型空调的安装调试,他都能轻松应对,仿佛那复杂的机器在他手中都变得温顺听话。他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让空调重新恢复高效运转,为人们带来清凉舒适的环境。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他都能让空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宛如一位守护人们室内温度的超级英雄,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和岛 (ID:zhenghedao),作者:刘溪,原文标题:《空调大神,很牛!》
能存活百年的行业寥寥无几,在诞生逾百年后仍能被称为“成长型行业”的更是凤毛麟角。
1902年,威利斯·开利发明的现代空调,正是这极少数中的佼佼者。
威利斯·开利
就像普罗米修斯盗来天火,让人类不再受困于黑暗与寒冷;开利带来的“凉风”,也让人类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无奈。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称,“空调是新加坡成功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多元文化。
没有空调,新加坡很难实现从热带小岛到国际都会的逆袭,迪拜也无法在沙漠中崛起。
卡塔尔世界杯在热带高温中绽放,休斯敦的航天中心在潮热中精密运转,热带城市酷暑之中24小时不停歇的繁华,都要感谢这股被“驯服”的凉风。
开利是城市“向上生长”的隐形奠基者。没有他驯服空气的技术,摩天大楼里的密集办公、垂直商业便无从谈起。
空调的意义,远不止“降温”二字。
汽车焊接的精准,航空航天试验的运转,制药车间的药品活性,芯片工厂的精密制造,都离不开恒温恒湿的精准保障。
开利不但见证了工业制造的崛起,为青霉素的发明创造条件,甚至还有人说是开利的技术为二战提供了关键支持,间接加速了战争进程。
如今酷暑当头,很多网友呼喊“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这话虽略有夸张,但空调确实延长了我们的寿命。开利为医院装上空调后,感染率直接减半,更不用说他的恒温恒湿和花粉过滤系统等等。
上世纪20年代,开利空调开始应用于医院
2002年,在纪念开利博士发明空调100周年的国际会议上,人们一直重复着这样一种说法:假如没有空调,全世界的工作效率会降低40%。
从印刷厂一个小小的技术难题,开利建立了一门全新的工程学科。
他将美国开利空调公司打造成全球行业领导者。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办公厅、鸟巢、上海东方明珠……无数的机关单位、体育场、博物馆、商场都在他长长的用户名单里。
用“让全球人享受空调”的野心,开利缔造了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超大市场。
开利不是第一个发明空调的人,但为什么他被称为空调之父?从周薪10美元的打工仔到自立门户,从一个小解决方案到年营收224.86亿美元(约合1607亿元人民币)的行业领跑者,开利逆袭的密码是什么?
成功的基因
17世纪初,开利家族的先祖托马斯·开利诞生于英国威尔士的土地上。他带着对未知的勇气远渡重洋,于1663年落脚北美马萨诸塞州,为家族在新大陆埋下第一颗种子。
1799年,开利的曾祖父母加入牛车队,一路向西穿越莫霍克河谷开拓新天地。这条河谷曾是西进拓荒的关键通道,他们碾过尘土、穿越密林,将家族的足迹向更广阔的天地延伸。
这种“向未知要答案”的开拓精神,浸润着家族的每一段历程。
1876年11月26日,在纽约州伊利湖畔的小镇安哥拉的奶牛场里,威利斯·哈维兰·开利出生了(后文简称开利)。这片由先辈们一步步闯出来的土地,悄然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创新火种。
开利的父亲是农场主,母亲伊丽莎白则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性,她不仅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为农场维修钟表、缝纫机以及各种家用器具。开利总是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还会动手帮忙,就这样他完成了最初的机械启蒙。
开利9岁那年,为分数概念犯难,母亲用一锅苹果让他豁然开朗。他后来常说,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那种把复杂问题拆解成日常逻辑的思维,成了他攻克难题的终身利器。
1893年经济恐慌袭来,开利家生计吃紧。从安哥拉的学校毕业后,他当老师来补贴家用。讲台前,他练出了把复杂问题讲透的本事。虽然这段教师经历在开利此后的人生留下了印记,但目标明确的他清楚:还有更广阔的技术天地在等着他去开垦。
1895年,开利凭优异表现拿下康奈尔大学的奖学金,开始了机械工程专业的持续深耕。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工程学知识,聆听着顶尖教授的精彩授课。课堂上,开利总是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六年后拿下硕士学位。
这位闲不住的年轻人,还在学期空档给自己找了“副业”:背着装满美景卡片和立体镜的帆布包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推销。1899年,他还想在学校开一家洗衣店,虽然在反复测算后放弃了想法,但他早早摸清了“用户需要什么”“怎样把需求变成生意”的门道。
毕业后,威利斯加入了布法罗锻造公司,任采暖工程师,周薪10美元,负责起草木材和咖啡的加热与烘干设备图纸。凭借扎实功底和严谨的态度,他很快找到更精准的加热容量测量法。
1902年,纽约一家印刷厂的求助,却意外撬动了人类与环境相处的历史。
小问题开始
由于夏季湿热让纸张反复伸缩,造成彩色印刷的套色错位,成品质量一落千丈。这让印刷厂陷入困境,他们必须想办法,把湿度控制在恒定的范围内。
湿度控制,这是一片无人踏足的技术盲区。
25岁的开利接受了这个挑战。
他在实验室和印刷厂之间跑了无数趟,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成功。直到一个雾天,他在火车站看到蒸汽机车喷出的水汽遇冷变成白茫茫的雾,突然有了灵感:“把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水汽就会自己变成水珠跑出来,剩下的空气不就又干又凉快了吗?”
这个念头如破晓之光。他马上用冷冻盘管做核心部件,造出了能把湿度精确控制在55%的系统,还加上了自动调节装置——现代空调的核心基石就此奠定。1905年,29岁的他升为工程部门主管,负责所有研发、应用和设计工作,并在1906年获得专利。
其实,开利并非空调的首位探索者。1842年,美国医生约翰·戈里就通过压缩空气造出了制冷设备;1881年,美国总统加菲尔德遇刺后,工程师们用冰块加风机搭出了简易降温装置。为何开利被称为“空调之父”?
因为开利不只是解决“冷不冷”的问题,而是“系统化”和“科学性”的对空气温度、湿度、净度等的精准控制。
和普通的技术研发者不同,开利早早就预见了,这个空气系统在市场上的无限可能。
1907年,开利的“空气洗涤系统”销往日本富士纺纱株式会社,为6万多锭纺纱设备减少粉尘与静电,其对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在40年里都让参观者惊叹不已。这一年,公司为开利建立了子公司——美国开利空调公司。
这个名字,足见开利的重要性。
开利的确不负众望,除了迈入制药领域,为美国丝绸厂承诺“全年维持65%相对湿度”的环境保障,他还为电影公司、吉列安全剃刀厂(解决刀片生锈问题)、橡胶厂、人造丝厂、面粉厂、烘焙厂,以及匹兹堡一家早产儿病房安装了开利系统。
开利绝对是“实用型天赋”选手,“非可食之鱼,不钓;无用之数据,不测”,他对问题解决力、经济的可行性的平衡与把控,无人能及。
1911年,开利的“教师基因”动了,他编写了一本包含其空气洗涤器的技术数据图书,发布了史上首份焓湿图(温度、湿度、焓值含热量等关键参数的关系全画出来,可谓空气状态的“万能说明书”,后被编入大学教材)。
这本目录既是设备销售工具,也承担着行业科普的角色,还让空调成为一门正式的工程学科。
开利在书中发出了他对未来的清晰展望:未来,公共场所(剧院、教堂、餐厅等)的“舒适性”空调应用将普及。
1913年,“粉尘漫天”的美国烟草公司安装开利系统,开利经过精密的测量和设计,将新鲜、温度、湿度适宜的空气从天花板轻柔送出,让这个曾经最被嫌弃的车间成了各个车间员工争相吃午饭的地方。
有开利坐镇,开利公司的销售工程师敢接任何场景的订单,因为他们相信无论什么状况开利都可以搞定。
“全包全揽,全程负责,效果合同制”,这是开利公司的实力和底气。
谁料一战的混乱和投资萎缩,让布法罗锻造公司决定关闭开利空调公司。“要是莱尔愿意赌一把,咱们肯定能成。”开利向他的伙伴发出了自立门户的邀约。
1915年6月26日,开利工程公司正式注册,开利任总裁,莱尔任总经理,加上五位精心挑选的伙伴,7个年轻人凑了3.26万美元,在经济低迷和战争阴影下,踏上了征程。
家具都是二手的,用两把旧藤椅招待客人,开利的朋友总打趣说,藤椅是他们从酒馆顺来的。可开利知道前方是一片蓝海,握着一堆客户和全球最顶尖的技术,他们真没有什么可怕的。
战争竟然意外为开利公司带来了生机。
公司成立不久,美国弹药公司就和新公司签下了首个合同。这样的工程除了开利没人能接,它不但需要专业技术,还要战时的超常速度。
开利还发明了一套喷射系统,通过引导周围气流辅助运行,以小动力带动大循环,从而降低能耗成本。这套干燥设备后来成了公司的“摇钱树”,用在了卫生洁具、地砖屋顶瓦、皮革、鞋类、烟草、橡胶、食品、坚果等各种产品的生产中。
一战带来了特殊业务,也带来了困境。
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后,日子更难了。除了政府订单,其他业务都被战争挤停了,公司不少壮丁还被征兵走了。“记住,甭管征兵多厉害,我们都不会关门。等仗打完,咱们的摊子肯定比现在大得多。”莱尔对员工说。
1918年11月11日停战,开利公司将散在各地的创始人集合回新泽西州,成立研发部、自己搞生产,跟第三方施工的粗制滥造说拜拜。
同时他们在伦敦成立了分公司,开始在欧洲开疆拓土。
从汽车行业做起,开利在欧洲将无人知晓的空调,扩张到了烟草、胶片等各种制造领域,不到十年,就拿下了几乎全部法国车企,还拿下了巴黎派拉蒙剧院,以及不少舞厅、赌场和办公室的订单。
世界上第一辆使用开利空调的城市巴士
1919年,公司有了首位公关人员。“世界气候缔造者”“人造气候”“天天都是好天气”的口号,让公司的业务自己插上了翅膀。1921年,服务过200多个行业的开利工程公司,凭着顶级工程和大牌客户,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存在。
走出工厂
空调发明后的20年,一直服务于机器,而非人。
早期空调要么制冷量小、只够小空间用,要么构造复杂、费电,无法在大场所使用。1922年,开利的离心式制冷机,靠独特设计实现了大制冷量和强适用性,让超大空间实现了空调自由。
1924年,底特律一家商场因闷热常有人晕倒,便装上三台中央空调,结果大获成功——凉爽环境显著提振消费欲。从此,空调成了商家吸引顾客的利器。
百货商店只是开始,剧院才让空调真正走红。
开利先为洛杉矶西德·格劳曼大都会剧院装了空调,虽用传统氨制冷,却靠旁通循环(更经济)和下送风(柔和不刺骨)提升了体验;
接着,达拉斯皇宫剧院等建成首批全套采用其系统(含离心式制冷机等)的影院,让很多人首次尝到舒适制冷的滋味;
最后,为纽约里沃利剧院装全套离心式系统,让开利一炮而红。
纽约里沃利剧院宣传广告
1925年10月,开利的教师基因又动了。这一年,“开利学院”成立,开利任校长,学校有6位教授,20名学生。他如妈妈启发他一样,去培养自己的员工,带着他们去探索科技和安全的绝佳平衡。
1925年,开利承接美国海军项目,为驱逐舰机舱装空调,次年又在“怀俄明号”战列舰装了改良的离心式制冷机。这些特殊需求推动其改进制冷剂,让开利在不改变设备尺寸和重量的情况下,使离心机效率翻了倍。
开利与离心式制冷机
1926年,加州帕特森大厦成为首栋装开利空调的摩天大楼,德州21层的米拉姆大厦从地下室到屋顶全程空调。城市在开利空气系统的助力下,不断地向上生长。从广播到银行,从矿山到办公楼,空调在提升全球工业生产力的同时,也逐渐在大众心中渗透。
大型项目也带火了小型需求。1926年,“喷射系统”惠及小型影院,1928年,商用单元式空调让小商店也能享受舒适环境。
之后的几年,开利又对空调进行了一系列改良,摒弃了有毒的氨,使用更安全的冷媒,奠定了民用空调的基础。
1929年2月,开利在演讲中慷慨陈词,再次勾画了空调的新未来:“25年前,‘空调’还是未知数。未来,空调会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今天,正是‘人类制冷黑暗时代’的终结!”
谁料短短数月后,“黑色星期四”就引爆股市,开启了全球最长、最严重的大萧条。经济危机之下,开利发现制造商们几乎都盯上了空调这块“肥肉”。
面对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萎缩,开利该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增长?
首先,开利继续保持研发技术投入,挖深技术护城河。其次,在受经济波动影响更小、竞争更小的铁路、船舶空调领域,巩固优势地位。再次,寻找适合小型商业主体和家庭的高效系统,在小型设备的规模市场,寻找新的蓝海。
1929年,开利的“蒸汽喷射式制冷”开启了铁路制冷的可能性。开利对铁路制冷极度重视,因为他觉得这是他让空调“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一环。
1931年,“体积减半,价格减半,抵御天气的能力翻倍”的小型化空调实现量产,当年就有600台开利家用空调安装到位。
随着公司发展及设备小型化、简化,公司也改变了以往的直销模式。
1933年6月,开利公司推出经销商计划,这成为日后成功的核心。第一年,约30家经销商购买了价值50万美元的开利产品。
家用市场终于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大萧条中的开利,在船舶空调领域也取得巨大进展,从“宪法号”古舰到“玛丽女王号”“伊丽莎白女王号”等大型豪华邮轮,都配备了开利系统。它还将“导管式气候总管系统”安装在五角大楼,为华盛顿斯塔特勒酒店(美国参战前建成的最后一家大型酒店)提供制冷。开利还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提供花粉过滤等。
在此期间,开利的国际业务竟大幅扩张。获得了南非、伊拉克、中国、印度、南美和新加坡的众多项目。
1942年6月莱尔的突然离世,让开利悲痛不已。短短数日之后,新的总裁上任,66岁的开利也开始考虑退休。
谁料,随之爆发的二战,却将开利重新逼回了战场。
1942年,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授予开利公司一份合同,为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风洞安装空调系统。
“这任务简直像天方夜谭”,开利说。虽然做过火药厂、金矿、制冰厂的空调系统,但风洞要模拟不同飞行环境,对温湿度、气压、气流稳定性的控制精度要求极高,还得适配强气流和复杂流场,远超当时空调技术的常规能力。
可除了他谁还能实现这一切呢?
二战期间,开利公司为美国海军提供数千台空调用于食物保鲜;为空军研发高海拔模拟舱,用于测试军用飞机;因贡献突出,6次获得美国空军与海军“E”勋章,被誉为“最伟大的工程成就之一”。
战争需求并未阻止开利和领导层规划未来。
“当华盛顿来电取消军工合同时,你会怎么做?”开利公司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助力解决了新药青霉素生产中的难题。次年,他为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基督医院安装了开利设备,用于攻克疟疾的实验室研究。
随着战后全球经济的大发展,开利的国际业务也水涨船高。1946年,沙特阿拉伯阿美石油公司在达兰的大额订单开启了合作,随后包括利雅得会议宫、达曼王宫等。
随着家用空调的持续走高,公司举办首期经销商课程,培养自己的经销团队。接下来的25年,开利公司乘着战后婴儿潮的东风迅猛发展,成为家用空调领军者。
1947年,家用空调经销商采购额达1500万美元,1958年飙升至5700万美元。
开利期待的空调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正在实现,但他没能等到辉煌真正来到的那一天。1950年10月7日,74岁的开利因心脏病突发,在纽约辞世。可他发明的影响力,却随着岁月愈发深远。
后开利时代
1998年,开利博士入选《时代》杂志“缔造者与巨头”榜单,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商业天才”之一。次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开利列为“塑造现代的25位美国人”之一。
2000年,美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历史学会将空调列为过去50年影响美国大都市的十大因素之一;同年,美国国家工程院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20项工程成就”,空调与电气化、汽车、飞机、电话、无线电与电视等一同跻身前十。
离开了开利,开利公司的员工依然保持着他的“效果保证”。1952年,开利工程师为芝加哥国际竞技场装空调时,35℃高温、舞台灯光、1.2万观众因激动而忽高忽低的人体散热量,这些都被考虑了进去,已实现最佳效果。
战后十年,美国迎来商业与住宅空调井喷期,开利把离心机技术转化为大规模商用与家用产品。1953年,美国空调年销量突破100万台。
开利参与的摩天大楼项目越来越多。1969年,开利宣布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每座110层)提供冷暖设备,包括创纪录的23276台窗下诱导器。三年后,公司中标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974年建成时为全球最高建筑)的空调项目。
1979年,开利被UTC(联合技术公司)纳入麾下,成为其气候、控制与安全系统(CCS)板块的核心品牌。
在UTC旗下,开利公司借助母公司的资本与渠道,走向全球。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收购顶尖空调制造商和品牌:1983年收购意大利Delchi、巴西Springer;1985年收购韩国大宇;1986年收购西班牙Interclisa;1992年收购埃及Miraco。1993年,公司营收达45亿美元。
到1990年,开利的规模比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大40%以上,是业内唯一在全球多数主要市场份额达两位数的公司,公司近一半营收和产品制造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2002年百年之际,开利营收达80亿美元,以全球供暖、制冷与空调行业领导者的身份走完第一个世纪。
2004年,开利集团还曾提出,要以9亿美元收购格力,但交易未能达成。彼时的开利已经拥有行业内最完整的产品线,升级为行业最全面的全年供暖、制冷解决方案。2019财年,开利营收已突破180亿美元。
2020年3月,UTC将开利剥离独立上市(NYSE:CARR)。
独立后,开利三年连下三城:2021年控股广东积微(GCHV),补上轻商与多联机的缺口;紧接着2022年买下东芝开利95%股份,把日系多联机和家用热泵收入囊中;2023年,又整体吞进菲斯曼气候解决方案,一口气把欧洲热泵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也带回了家。
短短三年,开利完成了从“单一冷水机龙头”到“冷、暖、风、水、智”全品类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身,为下一轮增长插上了新的翅膀。
2024年10月1日,开利将商用制冷业务(冰柜、制冷机组、冷库设备等)作价7.75亿美元卖给了海尔智家,剥离低协同资产。“瘦身+并购”双轮驱动,2020–2024年间,开利营收再增45%,盈利质量同步提升。2024年,其净销售额为224.8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8.6%。
在开利逝世后的74年里,开利成功完成了从“技术先驱”到“全球性工业平台”的跨越,至今仍稳居全球HVAC(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的第一阵营,缔造了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超大市场。
从1902年一张雾气缭绕的月台草图,到2024年225亿美元营收的全球版图,开利公司用122年向未来要答案的坚守,写就了一部把“空气驯化为生产力”的工业史诗。
未来,当它继续向着零碳、智能、万物互联的下一个世纪延伸的时候,相信一定会与中国的实力选手们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