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亿商誉悬顶,迈瑞医疗押注海外,并购再提速
创始人
2025-09-26 14:25:42

国内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300760.SZ)正在经历增长换档阶段。


2024年开始,迈瑞医疗结束持续多年的高增长。2017年到2022年,迈瑞医疗营收同比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营收体量也远高于国内同行;2023年营收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实现15%以上的增长。而2016年至2023年,迈瑞每年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


2024年,迈瑞医疗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放缓至个位数;2025年上半年,迈瑞营收为167.43亿元,同比下降18.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69亿元,同比下降32.96%。


迈瑞的业绩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业环境变化有关: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或已从过去十多年的高增长进入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


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即便是行业老大哥,迈瑞也不得不时常大幅降价以守住市场份额。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江西省医保局公布糖代谢等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共有154家企业的2314个规格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70%。多家企业报价均低于1毛钱,其中罗氏、贝克曼、西门子、迈瑞和新产业的“离子微量元素|钙(CA)”产品均以0.07元/人份的价格中选。


迈瑞业绩承压之际,今年7月初,迈瑞医疗联合创始人成明和旗下Ever Union出于自身资金需求,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500万股,减持均价为213.47元/股到213.59元/股,以此计算,Ever Union套现超过10.67亿元。此次减持后,Ever Union持有迈瑞股份比例从4.25%下降至3.83%。


此前Ever Union也进行过多次减持。在迈瑞股价大幅增长的2020年和2021年,Ever Union分别减持超639.99万股、443.77万股;在营收增速出现下滑的2023年,Ever Union再次减持超204万股。


巅峰时市值曾高达6000亿元、有“械茅”之称的迈瑞医疗,自2021年股价达到461.94元/股的最高点后,近几年股价整体呈下滑趋势,截至9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为245元/股,较最高点下跌46.96%。


拓展国际市场,并购再提速


迈瑞或正在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从行业整体来看,当前海外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表现相对更好。今年上半年,迈瑞国内业务收入同比下滑超30%,而国际业务收入仍保持5.39%的增长。


迈瑞在今年8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未来长期国际市场都将引领迈瑞的增长,这是“巨大的全球市场空间和迈瑞当前很低的市占率所带来的”。迈瑞认为,国际市场是中国的4~5倍,2025年上半年,迈瑞国际业务平均市占率不到3%,国际市场未来仍有巨大成长空间。


无论出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还是基于客观需求的布局,国际化在迈瑞内部的战略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迈瑞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提出,未来国际收入要超过一半,甚至达到70%。在一众医疗器械企业中,早早布局海外市场的迈瑞国际化程度较高,202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营收已经占据迈瑞医疗总营收的50%,联影医疗同期海外市场收入占总营收为18.99%。


迈瑞拓展国际市场的核心策略之一是本地化。在上述8月投资者活动中,迈瑞称,为加快海外本地化平台建设进度,公司结合了自建、收并购、OEM(代工生产)等多种方式。


在迈瑞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购一直都是其拓展海外商业版图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2005年,迈瑞在英国设立海外第一个分公司。此后,迈瑞通过赴美上市获得资本背书。2006年,迈瑞医疗在纽交所上市,此后开始了对海外知名品牌的一系列并购。


迈瑞官网显示,2008年,公司收购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通过这次并购,迈瑞获得Datascope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销售平台和服务体系,国际化进程得以加速,迈瑞也因此在全球监护仪市场中成为当时市占率第三的厂商。


2013年,迈瑞又相继在医学影像领域收购美国ZONARE公司,获取高端超声影像技术;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收购Ulco。


2018年,迈瑞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回到A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时其并购的脚步已经放缓。


而自2021年开始,随着迈瑞对IVD(体外诊断)业务的加注,公司又开始了较为频繁的资本动作。


2021年,迈瑞斥资5.32亿欧元完成对芬兰HyTest的收购,获得化学发光原材料领域的相关技术;2023年,迈瑞以1.15亿欧元收购德国IVD公司DiaSys 75%股权,后者在IVD行业有超过30年经验,在全球也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商誉已超115亿元


依靠早期的多次并购,迈瑞快速打入国际市场。不过,频繁并购扩大迈瑞医疗业务规模的同时,也使其商誉不断增加。


根据迈瑞2018年的招股书,2008年到2014年,迈瑞确定形成商誉的收购达12次,其中商誉账面原值金额较大的,分别为2008年收购的Datascope医护业务,形成6.74亿元的商誉账面原值;2013年收购的Zonare形成近4.36亿元的商誉账面原值。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1年以来的几次外延式并购未明显推动迈瑞医疗业绩提升,但同时带来了商誉的大幅增长。


财报显示,在并购HyTest的2021年,迈瑞的商誉从当年年初的12.25亿元增长至年末的42.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66%增加至11.07%。2024年,因多个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迈瑞医疗商誉从年初的50.62亿元大幅增加至年末的110.93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迈瑞医疗的商誉值达到115.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9.58%。自2021年到2025年上半年,迈瑞商誉增长超过839%。


在商誉已经增长至百亿元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国际市场的迈瑞若未来继续在海外市场进行收并购,商誉规模或许会进一步扩大。若被收购企业业绩不及预期,则会显著增加商誉减值风险,对迈瑞净利润带来冲击。


对于可能存在的商誉减值风险,9月22日,迈瑞医疗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2008年开展全球并购以来,迈瑞已积累了丰富的并购经验,在并购效率、标的数量,尤其是整合深度方面,均领先于国内同行,获取了超越同行的产业并购整合经验与能力。


“迈瑞对被并购标的实施了一系列赋能举措,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尽可能降低了商誉减值风险。”迈瑞方面表示。


国际巨头占据国内IVD高端领域


迈瑞未来增长的另一个重点是IVD业务。


1991年,李西廷与几位联合创始人在深圳共同创立迈瑞医疗。最初公司做的是代理进口医疗设备生意,公司成立第二年,迈瑞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当时,国内血氧监护仪市场的需求度高,监护仪技术门槛虽不高,但国内没有相关生产厂家,一台进口监护仪售价在10万元以上。


迈瑞研发的监护仪投入市场后,将价格拉低到4万元,不到进口品牌的一半。迈瑞最初通过自研的高性价比产品在庞大的下沉市场吃到了中低端设备国产替代的红利。在这些注重价格的市场,迈瑞也得以避开与跨国巨头的正面竞争。


在推出第一款自研产品后,迈瑞每隔几年都会推出新产品。


1998年,迈瑞推出国内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群血液细胞分析仪,进入体外诊断领域;2002年推出国内第一台全数字黑白超声诊断系统,进入医学影像领域。2003年和2009年,迈瑞又先后推出国内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双向波除颤监护仪等。


在过去多年的自研和并购中,迈瑞逐渐形成三大核心产品线——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IVD)、医学影像。


一直以来,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都是迈瑞的最大营收来源,2023年占据整体收入的43.66%。


但到2023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迎来转折点,当年年中开始的医疗行业整顿,以及2024年上半年启动的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都让公立医院的设备招标采购开始放缓。


迈瑞的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在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1.11%,同期IVD产品37.48%的营收占比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成为迈瑞的第一大营收来源。今年上半年,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营收继续同比下滑31.59%。


在收购节奏已经放缓的2021年和2023年,迈瑞收购的两家公司都属于IVD领域。迈瑞医疗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IVD仍然是公司国内业务增长的核心力量。目前IVD已经能占到国内业务近半的收入,而国内IVD的平均市占率还不到13%,远低于国内设备业务34%的市占率水平。


不过,国内IVD高端市场仍由跨国巨头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以高端化学发光领域为例,平安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化学发光市场仍被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占据,2021年国产化率不到25%。


来自迈瑞的数据显示,其IVD核心业务化学发光、生化、凝血在国内的占有率仅10%,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年之内将占有率提升至20%,“这带来的收入增量将有效支撑国内IVD、乃至国内整体业务实现未来三年的增长目标。”迈瑞方面表示。


这也意味着,迈瑞要在IVD高端市场与跨国巨头展开直接竞争。


还需要提及的是,在国内市场,IVD属于政策颁布最密集,且价格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之一。随着更多企业进入IVD领域,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迈瑞方面表示,公司针对体外诊断已在研发和营销方面制定了详细计划,其中在研发方面,未来三年化学发光的项目数量每年新增至少15项,公司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做到核心项目竞争力全面对标国际巨头,同时做到试剂成本大幅下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猛犸资本局 (ID:mengmazibenju),作者:闫晓寒,编辑:宋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车企趋势走向:整合、出海、... 9月26日,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的分论坛现场,浪潮信息汽车行业架构师Harry Pan表示,从2...
“问界·2025重庆两江摇滚半... 9月26日上午,问界·2025重庆两江摇滚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帕格森蒂两江蒂苑酒店圆满举行。问...
特朗普新关税威胁,亚洲股市集体... 特朗普宣布的新一轮关税计划,再度搅动全球市场。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
“中国英伟达”投资人,赚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鲁智高还未上市,摩尔线程的朋...
化学纤维板块上涨!行业发展强劲... 9月26日,A股化学纤维板块走强,成分股神马股份(600810.SH)、三房巷(600370.SH)...
重整程序正式启动 *ST炼石“...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筹划近8个月后,*ST炼石(000697.SZ)重整正式启动。日前...
星巴克启动关店裁员,拿出1.5... 2025.09.26本文字数:819,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揭书宜当地时间9月25日,...
熊园:四大维度——地产何时能见... 熊园、杨涛(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我国地产景气仍在下行,何时能真正...
传递质量信任 激发消费活力——... 2025年全国“质量月”的号角再度吹响,其“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主题,为中国企业的...
阿里巴巴:授予董事会发行、配发... 阿里公布2025年度股东大会表决结果,授予董事会10%的公司新增普通股授权。9月26日,阿里巴巴(N...
被1.5万元的劳动仲裁击垮,中...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一次劳动仲裁,彻底撕开了昔日自动驾驶明星企业的遮...
日本停播韩国缓慢,为何4K电视... 对于“电视迷”来说,9月28日是一个大日子。这一天,湖南、东方、浙江、江苏、山东五台的4K超高清频道...
信立泰,“大黑马”。。。 信立... 信立泰(002294.SZ)绝对可以说是2025年药企里的一匹“黑马”。今年年内,它的股价已翻倍,累...
A股多个指数下跌,半导体设备3... 记者丨庞华玮 刘雪莹编辑丨包芳鸣 陈思颖9月26日,A股指数走弱,创业板指盘中跌超2.5%。沪深两市...
这届消费者,在酒店探索另一种心... 刷抖音,谁还没为这几样东西心动过?一扇能看雪山的窗、一个私汤温泉池、或者酒店里一场非遗体验……光是看...
今天,A股“小登”资产纷纷领跌... 9月26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65%,深成指跌1.76%,创业板指跌2.6%。板...
金铲铲,宅男的司美格鲁肽 司美... 健身房已经不流行晒自拍了,真健身党们都在忙着晒金铲铲截图。再也没人在意谁穿了裸感的紧身裤,只是偶尔查...
A股收评:创业板指跌2.60%...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盘中跌超2.5%。截至收盘,沪指跌0.65%,深成指跌1.76%,创业板指...
ETF今日收评 | 港股通金融... 9月26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盘中跌超2.5%。从板块来看,风电板块走强,半导体板块内出现分...
罗志恒:牛市格局下的回调应对—... 罗志恒、原野、孟之绪(罗志恒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2025年以来,以...
李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股市资... 李湛系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一、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一)全国三季度宏观经...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今日上会,... 上交所公告称,摩尔线程计划于9月26日接受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本周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回应持股情况:...
Lessie,会让猎头失业吗? 过去,找人是一门玄学:无论是要找投资人、找行业专家,还是要找一位契合的 KOL,传统方法都仰赖人脉引...
连平:建设金融强国,服务经济高... 连平系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本文首发于《中国外汇》2025...
资本男团内斗,“杀死”国民果汁... 再强的品牌底子,也经不起资本无休止的折腾—— 如果股东们不能放下分歧,把精力重新放回产品和经营,恐怕...
爱教育消费者的太二酸菜鱼,终于... 作者:阿肉 编辑:安菲尔德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旅界从预制菜争议、不可改辣度到不接待四人以上,太二这十年...
小米新机发布全程对标iPhon... 01.黑神话首家线下店试营业02.小米17正式发布全程对标iPhone03.市场监管总局督导罗马仕等...
上高德扫街榜的商家,已经开始赚... 刚刚上线两周,高德“扫街榜”俨然成了中小商家的新流量入口。在江苏镇江,“开心饭庄”的老板开祥荣最近明...
“国际风·时尚潮” 重庆启动2... 中新网重庆9月26日电 (记者 钟旖)2025解放碑国际消费节25日晚在重庆市渝中区启动。 本届消费...
原创 苦... 金秋九月,美国中西部广袤的农田里,金灿灿的大豆迎来了丰收季。然而与往年不同,农场主们望着堆积如山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