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盘龙药业传来重磅消息——其在研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仿制药上市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这不仅标志着盘龙药业在化药高端仿制药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更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节点。
作为国内风湿骨病用药领域的领军企业,盘龙药业此次布局凝胶贴膏赛道,既是对自身产品矩阵的重要扩充,也为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凝胶贴膏类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突破辅料供应瓶颈,联手CRO巨头研发攻坚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作为一款用于消炎镇痛、治疗骨关节炎与肌肉痛的局部用药,其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剂型特性来看,凝胶贴膏属于复杂制剂,对生产工艺、辅料选择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此前国内能够开展相关研发的企业寥寥。
盘龙药业研究院副院长齐华锋在接受览富财经网采访时表示,盘龙药业在项目启动之初,也面临着辅料供应“卡脖子”的难题。研发阶段可从日本采购部分关键辅料,但进入申报阶段后,日方突然停止供应,一度让项目陷入停滞。
面对困境,盘龙药业并未退缩,而是积极调整策略。该公司积极寻求与国内多家辅料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全力推进关键辅料的国产替代。经过反复试验与工艺优化,最终成功实现了所有辅料的国产化,不仅打破了国外供应商的垄断,还使产品成本具备了显著优势。
据齐华锋介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处方组成及辅料用量均通过复杂的反向解析与原研药保持一致,其与原研药的相似度已达到90%以上,置信区间稳定在95%左右,完全符合国家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产品研发质量与生产稳定性,盘龙药业选择与博腾药业展开深度合作。其母公司博腾股份作为横跨亚洲、欧洲、美洲的大型医药外包企业,在原料药定制合成、生物制剂及制剂研发领域拥有雄厚实力,其新建车间与博士领衔的技术团队,为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研发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双方紧密配合,从技术方案制定到工艺验证,盘龙药业全程深度参与,最终推动产品顺利进入上市许可申请阶段。
填补化药空白,完善产品矩阵
对于盘龙药业而言,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意义远不止一款新产品的诞生。自成立以来,盘龙药业以中药为核心,其主打产品盘龙七片作为独家中药品种,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凭借良好的疗效积累了深厚的市场基础与渠道资源。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研发上市,正是盘龙药业战略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作为公司推出的首款化药仿制药,该产品不仅填补了公司在化药领域的空白,更与盘龙七片形成“口服+外用”的协同互补格局。二者覆盖了风湿骨病治疗的不同场景,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
根据米内网的数据,2024年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规模已突破1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仍以4.33%的增速保持增长,庞大的市场体量为产品未来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依托盘龙药业在风湿骨病领域多年积累的渠道资源与患者基础,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有望快速实现市场准入与放量。齐华锋同时透露,后续盘龙药业将围绕风湿骨病领域,陆续推出多款凝胶贴膏产品。
这种“以点带面”的产品拓展策略,将逐步完善盘龙药业的风湿骨病治疗产品矩阵,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长期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引领仿制药升级方向,推动局部给药领域创新
在我国医药行业从“仿创结合”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研发历程,为盘龙药业在凝胶贴膏类产品后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长期以来,我国凝胶贴膏领域面临设备依赖进口、高端辅料受制于人的困境,多数企业的研发仍停留在简单仿制阶段。在这一背景下,盘龙药业通过关键辅料的国产替代与高品质仿制药的研发,逐步在复杂制剂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展现出国内企业突破外部技术限制的潜力与能力。
从临床价值来看,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作为局部给药制剂,能够有效避免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具备起效快、靶向性强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治疗选择。这种“剂型创新+临床需求”的研发思路,契合了当前医药行业“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趋势,也为非甾体抗炎药的剂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风湿骨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凝胶贴膏作为适合老年患者使用的局部用药,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盘龙药业的布局不仅抢占了市场先机,更将推动整个行业对凝胶贴膏类产品的关注与投入,加速局部给药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
如今,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已成为盘龙药业发展的“敲门砖”,打开了企业“中药筑基、化药拓新”的全新格局。未来,随着更多风湿骨病领域化药产品的推出,盘龙药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