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风波还没消停,西贝文学又火了,贾老板再一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或许是不甘心跟罗永浩的斗法失败,急于挽回品牌形象,西贝急吼吼地发了一篇小作文,结果可把网友们乐坏了。
这篇小作文用西贝一名店长的口吻讲述,大概情节是:
7岁的毛毛一进店,就抱住这名店长的大腿哭了起来,这个孩子怎么突然就哭了呢?
原来毛毛是从两岁就开始吃西贝,已经吃了5年了,还从没出现过食品安全的问题,但因为最近的舆论风暴,毛毛的妈妈说咱这周末就不去西贝了。
毛毛一听就急了,哭着闹着必须要去吃西贝,妈妈用买玩具和去姥姥家玩转移注意力,也哄不住毛毛,最后妈妈想通了,周末带着毛毛来吃西贝,结果这孩子一进店就抱住店长的大腿,哭着喊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
这篇小作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网友的猛烈吐槽:
7岁的孩子身高得有1米2左右了,还能抱着别人的大腿哭,这孩子恐怕是吃西贝吃的营养不良了。
吃了5年都没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这事也值得拿出来说吗?可见西贝的底线还真够低的。
还有,西贝你当现在是啥年代呢?我只见过闹着不吃饭的孩子,还从没见过闹着要吃饭的孩子,现在的孩子闹着要吃的,基本都是对身体有害,家长不敢让多吃的东西,比如零食饮料之类的,我现在终于相信西贝卖的不是预制菜了,而是某种能让人上瘾的东西。
看到网友们如此欢乐,西贝含泪删掉了这篇小作文,但西贝公号上的另一篇小作文,又被网友们扒了出来,情节更加离奇。
这篇小作文的标题叫:我给大爷一碗汤,大爷送我一套房。
还是用一名店长的口吻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02年到2004年之间。
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大爷吃饭,这位大爷想要一碗羊肉汤加一碗凉汤,但只想付一碗的钱,这名女店长就给大爷免费送了一碗汤,因此跟这位大爷认识了,然后这位大爷经常来店里吃饭,她把对方伺候得比较舒服。
后来有一天,这个大爷说自己要去住养老院了,想把自己在北京的一套房送给店长。
这名店长当时才17岁,刚工作两年,还比较单纯,一听这话吓坏了,就赶紧拒绝了大爷的好意,后来双方就没有联系了。
这篇小作文同样引起了群嘲,有网友说,人家大爷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
还有网友发现了盲点,按照17岁工作两年来算,这名店长至少15岁就进西贝上班了,妥妥的未成年用工,涉及违法了。
而且就当这件事情是真的,也只能说明这个大爷的寂寞和店长的个人魅力,跟你西贝有啥关系?人家又不是要把房子送给你西贝。
很难想象,西贝作为一家餐厅,能把网络爽文写到这个境界,贾老板要是换个赛道,那些网文作者恐怕都得失业了。
那为何这么有趣的小作文,却没能帮西贝挽回口碑,反而引发了史诗级的群嘲呢?
我认为答案就11个字,脱离现实,拿消费者当傻子。
跟罗永浩的对阵,是贾老板第一次脱离现实。
人家罗永浩就是随口吐槽两句,如果贾老板不搭理的话,根本不会有人在意这个事。
结果贾老板却非得跟老罗争个输赢,竟然真的敢把后厨打开给人看。
他凭借的,无非就是去年发的那个通知,说中央厨房配送给自家门店的菜品,不算是预制菜。
可消费者心目中的预制菜是啥样,贾老板难道不知道吗?他是有多不食人间烟火,跟消费者的认知鸿沟这么大。
而且,他还欺负消费者没有记忆,前几年预制菜正当红的时候,他公开吹捧预制菜,说好菜都是预制的,这两年风向变了,他又说西贝100%没有预制菜。
7岁毛毛的小作文,是贾老板第二次脱离现实。
一个仅仅7岁的孩子,哭着闹着要吃你的东西,难道是值得光荣的事情吗?反正我家孩子要是这样闹,我肯定得万分谨慎了,会怀疑你这饭里有没有添加啥黑科技。
大爷送房的小作文,同样脱落现实。
西贝就是一家餐厅,能有啥特殊服务,能把大爷伺候得以房相送了。
说白了,咱是卖饭的,不是卖毒的,咱开的是饭馆,不是洗浴中心,不要把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无限拔高,整得跟玄学一样了。
消费者的想法很简单,你饭菜的口味还可以,环境服务各方面都过得去,那就有人会去吃,再加上西北菜在全国以苍蝇馆子为主,高大上点的饭馆本来就很少,你占住了这个生态位,哪怕价格稍微贵点,消费者也能忍,但你却要搞魔幻主义营销,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其实,很多所谓的企业家都有类似的问题,吃着时代的红利把生意做大了,就开始迷之自信。
一边出书大谈管理哲学和成功鸡汤,仿佛自己成了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一边向员工和社会灌输自己的价值观,总觉得消费者都是傻子,自己说什么他们都会信。
可现实往往是,他们那一套早就落伍了,消费者只是懒得搭理他们而已,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大众的底线,必然遭到大众的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