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搅得全球经济 “不得安宁”。近日,美国参议院就叫停该政策进行投票,结果以 49 票赞成、49 票反对打成平票,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反对票,使得叫停法案未能通过。这一结果,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继续 “横行”,可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特朗普上台后,高举 “美国优先” 大旗,推行一系列关税政策,对众多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其目的,一是想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二是试图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然而,事与愿违,这些政策弊端百出。从美国国内看,关税增加了企业进口成本,像汽车行业,原本依赖进口零部件,关税一加,成本大幅上升,不少企业利润下滑,甚至面临停产风险。
物价也跟着上涨,普通民众消费压力增大,消费者信心指数直线下降,严重影响美国经济活力。从全球范围来说,这破坏了正常国际贸易秩序,各国纷纷采取反制措施,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国际贸易额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放缓。
这次参议院投票,原本民主党对叫停政策信心不足,没想到 3 名共和党参议员 “倒戈”,1 人弃权,险些让法案通过。这一情况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其内部也不得人心。不少人清楚,这政策短期看似维护美国利益,实则长期损害美国经济。那些支持特朗普的财团和金主,如马斯克的特斯拉,市值因关税政策大幅缩水;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城堡投资集团创始人肯・格里芬等人的业务,也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他们当初支持特朗普,本期望能获利,如今却亏损严重,自然心生不满。
此次关税政策没被叫停,短期内,特朗普或许能继续推行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维持他 “美国优先” 的表面形象。但长远来看,美国经济将面临更大风险。国内企业成本降不下来,竞争力减弱,可能会进一步裁员,导致失业率上升;消费者在高物价下,消费能力降低,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国际上,美国与贸易伙伴关系持续恶化,出口受阻,失去国际市场份额。若后续再出台类似限制特朗普关税权力的条款,摇摆不定的议员们可能因关税对经济的持续打击而改变立场。这场关税 “风暴”,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未来局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