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永安药业(002365)以一字跌停开盘,市值蒸发近4亿元。前一日的公告犹如一记重锤——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陈勇被鹤峰县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留置。这家曾因“7天5板”暴涨55.92%的“牛磺酸龙头”,在资本市场瞬间褪去光环。
除去董事长涉案,2024年扭亏为盈与2025年一季度业绩的再度下滑,早已为这场危机埋下伏笔。
“扭亏为盈”的B面:营收连降与停产暗疮
2024年,永安药业以净利润增长6倍的亮眼数据宣告“扭亏为盈”,而公司2023年净利润下滑109%,亏损1230万元。
2023年的亏损是多重利空叠加的结果(牛磺酸价格下跌+资产减值+业务收缩),而2024年通过减少非经常性损失、优化费用结构、拓展新业务实现扭亏。但需注意,2024年净利润增长主要依赖减值减少和费用优化,营业收入仍同比下降13.78%,且牛磺酸价格未明显回升。
《财中社》注意到,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6.58%、2023年-33.48%、2024年-13.78%),核心产品牛磺酸收入也是连续下滑,2024年同比减少4.14%,暴露出“以价换量”的尴尬——销量增长16.32%却难抵价格滑坡,毛利率下滑5.38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的“纸面胜利”换不来真金白银。
2024年,公司聚羧酸减水剂相关产品营收也同比下滑59.07%,仅带来3680万元收入,毛利率为-19.27%,同比下滑15.95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仅5.58%。
除此之外,公司两大生产线环氧乙烷装置与齐安氢能源长期停产,年损失超1758万元,相当于净利润的28%。外购原料推高成本、转型项目停滞,这份“盈利”背后,是核心造血能力的持续失血。
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降12.96%,美国专利诉讼悬而未决
当市场还在为年报“扭亏”欢呼时,2025年一季度永安药业营收再降12.96%,净利润由盈转亏437万元,扣非净亏损扩大至667万元。牛磺酸销量与价格双杀,叠加研发支出缩减近16%,暴露出公司在产品升级上的乏力。
尽管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转正,但-1.08亿元的投资现金流揭示真相——理财赎回与收缩投资撑起的“现金安全垫”,难以掩盖主业动能衰竭的危机。
作为全球最大牛磺酸生产基地,永安药业现有牛磺酸生产能力5.8万吨/年,占50%左右的市场份额,是红牛、雀巢、可口可乐等公司的重要供应商。但近年海外需求疲软、国内产能过剩、价格战白热化,牛磺酸利润下跌。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专利诉讼悬而未决,若败诉可能永久失去北美市场——这块贡献60%营收的“黄金腹地”。公司试图以肌酸、保健品等新业务破局,但一季度特殊膳食食品收入未达预期,转型故事尚未走出PPT。
董事长陈勇被留置,身兼10家公司要职
陈勇被调查的具体原因尚未披露,但其身兼10家公司要职的复杂商业版图,已引发市场对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的担忧。
陈勇,1959年1月生,硕士学历,民盟潜江支委成员。其早年任职于湖北摩托车厂、黄州市医药化工厂,1995年11月创立黄冈永安。2001年,作为主要发起人在潜江市泽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相关公司。目前,他担任黄冈永安、黄冈日化、浙江双子等多家公司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同时兼任上市公司永安药业董事长。
尽管公司声称“经营未受影响”,但投资者用脚投票。4月末股价暴涨源于“牛磺酸涨价”传言,叠加本次事件,暴露出市场信心如履薄冰。当“灵魂人物”突然缺席,战略决策、融资授信、诉讼应对等关键环节的连锁反应,可能让本就脆弱的经营雪上加霜。
董事长留置事件或许只是导火索,真正需要解答的,是如何在牛磺酸红海中重建壁垒,在转型路上找到真实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