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里,我国消费市场亮点频现。据商务部数据,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3%。从文旅出行热潮涌动,到餐饮美食人气爆棚,再到商超购物消费火爆,五一假期的消费市场“全面开花”,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者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选购化妆品。(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文旅出行热度攀升
五一假期,文旅出行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从总体来看,北京、上海、杭州等热门旅游城市仍稳居出行目的地前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北京市共接待游客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王府井、奥林匹克公园、天安门地区、西单、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景区在游客接待总量上名列前茅。
除了热门城市外,长线游也成为不少居民的出行选择。携程旅行发布的《“五一”假期旅行数据报告》显示,青海、新疆、宁夏等地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激增1至2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五一文旅市场呈现出更多“文化+”“科技+”新玩法。一方面,文化古城、博物馆等地热度攀升,携程旅行《“五一”假期旅行数据报告》显示,这个假期,非遗主题游搜索量暴涨,相关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32%,其中“非遗+研学”产品在亲子游市场占比显著上升,景德镇陶艺体验、苏州缂丝工坊等日均接待量超千人次。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也在不断助力景区服务体验升级。近期,四川青城山景区推出了外骨骼爬山助力器,不管是崎岖山路还是陡峭石阶,游客在其助力下,都可节省大量体力,这款“黑科技”也成为景区新宠。
此外,为促进文旅消费,今年五一假期,各地也在大力推动文旅惠民政策。厦门市推出了免费停车、景区福利等九大文旅惠民措施;郑州市以“见‘郑’芳菲季”为主题,策划推出210余项文旅优惠活动和措施;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则联合市公交公司开通15条旅游直通车,直达近郊景点,满足老年人、学生等群体出游需求。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叠加推动下,居民的出行意愿得到极大激发。
餐饮消费持续火爆
五一假期,餐饮市场热度不减,成为消费市场的又一亮点。据商务大数据,假期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早在假期开始前,各大餐饮酒店就已进入预订旺季。以海底捞为例,截至4月28日,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到的假期首日预订已超2.5万桌。此外,老字号餐饮品牌也成为消费者预订的热门选择。
这个假期,为美食而排队成为各地热门餐厅的常态。美团旅行相关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各地热门商圈餐饮店线上排队上百桌、茶饮店制作等待十几杯的情况已是常态。截至下午1点左右,美团平台上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达到当日瞬时高峰,同比增长73%。
在餐饮优惠方面,不少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团购等方式选购更具性价比的美食套餐。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2025五一假期用户消费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者线下到店消费力强劲,5月1日至4日,抖音家庭餐、地方菜团购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了77%和45%。其中,“荣昌卤鹅”因网红“卤鹅哥”而爆火,订单量同比增长5300%。
商超促销亮点纷呈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大力实施,五一期间,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颇受欢迎。商务部数据显示,假期前四天,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
在家电市场方面,苏宁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110%,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增长57%,万元以上家电销量增长79%。此外,智能家居销量实现进一步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各地商超与卖场一方面增加了生鲜、日用品、零食等热门品类的备货量,确保商品供应充足,满足顾客节日采购需求;另一方面也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物。在甘肃兰州,全市各大商超纷纷宣布在五一假期延长营业时间。此外,王府井百货兰州店还为节日专门推出了百货电子券和化妆品满减活动。
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的火热图景,不仅是经济强劲复苏的生动注脚,更是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的有力证明。从文旅出行的繁荣到“舌尖上的烟火气”,再到商超卖场的惠民促销,多元消费场景与政策红利共振,让这个假期成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