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中国外长的面,巴西总统卢拉说出了一句极具分量的话,称中方坚定有力的反制“对等关税”,令人钦佩。那么,为何卢拉会罕见表态力挺中国?这背后是否意味着各国对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反弹正在集结?
4月30日,巴西总统卢拉亲自会见到访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一见面,卢拉就评价了中巴关系的战略高度,称“对华友好是巴西作出的正确抉择”。但真正引发外界高度关注的,是他接下来说出的一句话——他公开表示,中方坚定有力的反制“对等关税”令人钦佩。
这话说得极重,也极准。因为就在不久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而中国的回应同样果断而清晰:坚决反制,绝不妥协。在中方眼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经济摩擦,而是一次事关公平正义的较量。王毅在金砖外长会上就明确指出,多边贸易体制是全球经济秩序的基石,不能任由个别国家随意践踏。
巴西总统的发言,显然不是临场发挥,更不是外交场合的寒暄应酬。他的话,反映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对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的强烈反感,对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立场的支持与赞赏。事实上,这不是卢拉第一次“为中国说话”。早在去年他访华期间,就已多次表示:“世界需要平衡,不应让美元主导全球经济。”如今在主场发声,更显底气十足。
那么,中国的反制为何会被巴西如此肯定呢?因为在许多国家看来,中国这次不仅是在为自己争取公平,更是在为整个“全球南方国家”争夺应有的话语权。过去几十年,国际经济规则大多由西方主导,尤其是美国一家独大,动不动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他国加税封杀,搞所谓的“脱钩断链”。而当发展中国家提出诉求,往往被轻描淡写地忽略。这次,中国不仅没有退让,反而反将美国一军,把“对等”这个本该中立的概念,重新校准为真正的公平逻辑。
卢拉知道,这份力量来之不易。在会见中他还表示,希望同中国一起推动金砖机制取得更大成功。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现实考量,当全球治理正处于重大变局关口,唯有团结合作、捍卫规则,才能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稳定与信心。
更关键的是,美方也开始感受到了压力。据多方消息,美方正在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重启谈判。而原因很简单——它自身快撑不住了。从消费者到制造业,从农产品出口到金融市场,美国国内对高关税的不满情绪已经四处蔓延。
美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0.3%,市场信心大跌,电商平台商品普遍涨价30%以上,农民怨声载道,企业难以维系供应链,政府更是频频上演“加税-暂停-再加税”的混乱操作。高高举起的大棒,砸得更像是自己的脚。
在这种背景下,美方频频释放“愿意谈判”的信号,并非政策转变,而是形势所迫。但中方态度依旧如初:谈,可以;打,奉陪到底。但谈必须平等、互利,不能有丝毫讹诈成分。
现阶段,国际舆论正在悄然转向。发声的不只是卢拉,在金砖外长会上,巴西外长维埃拉同样发出掷地有声的呼吁:“我们倡导外交而非对抗,合作而非单边主义。”他强调,金砖国家理应成为“向善之力”,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为和平与稳定注入新的希望。他的一番话,不只是巴西的立场,更反映出金砖成员国、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规则,不应是少数强权的特权;和平,更不该是富国独享的奢侈品。
王毅外长此次访问巴西,既是金砖国家外长会的重要日程,也是一次战略布局的重要体现。在金砖国家迎来扩员、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中国与巴西这类全球”南方大国“的协作,正成为国际新秩序重构的关键支点。
从“令人钦佩”的评价,到“加强合作”的共识,一场舆论的风向正在悄然转变。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再忍气吞声的发展中国家群体,也看到了中国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与其说中国在反制美国的贸易霸凌,不如说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当历史走到十字路口,谁在执意倒行逆施,谁在顺应时代潮流,答案已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