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戳破白酒泡沫,洋河图什么? 主动刺破泡沫案例 主动刺破所谓的泡沫意义何在
创始人
2025-05-13 16:42:28


题图|视觉中国

受双周期影响,白酒业从去年起已止不住颓势。就像每次都能交出满意答卷的优等生难以面对成绩下滑的现实,不少酒企仍会利用渠道商作为缓冲垫,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保持增长的表象。

但遮羞布越早掀开,行业才能越早触底解决真正的问题。洋河股份在发布2024年财报前,各相关平台热度飙升,这不仅在于洋河在白酒业中的头部地位,还因为人们希望通过洋河的财报了解白酒业真实的情况。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25年Q1产量加剧下滑,同比下降幅度达7.3%,显然白酒业尚未触底。洋河率先主动降速去库存,去年全年营收为288.76亿元,归母净利为66.73亿元;今年Q1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同比下降。受此影响,次日洋河股价跳空低开,收盘跌4个点,但总市值仍在千亿以上。


市场上对此的担忧很多,核心点是:洋河降速是需求端的坍塌,还是供给端的主动调控?如果是有意甩开包袱,轻装上阵的洋河前景还值得期待吗?

升与降

白酒需求端坍塌了吗?显然没有。

2025年白酒调研显示,动销端确实受各种原因影响下滑10%左右,但远未出现断崖式萎缩。并且白酒也并未被年轻人抛弃,年轻人已占白酒消费的34%,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中国酒业协会,里斯咨询)。

那就要看供给端。近年来白酒业产量虽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这也是白酒行业当前核心困境之一。截至2024年年底,17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存货高达1463.35亿元,同比增长12.50%。

所以白酒业已无法延续摊大饼的增长模式,转而要直面消费端,从真正的消费需求中找增量,虽然会难免经历调整和转型的痛。

洋河倒是提供了个很好的观察样本。

2024年洋河卖出13.91万吨白酒,同比下降16.30%,但由于是主动的控货,其吨酒价同比还略上升3.87%。在飞天茅台价格也不断失守的当下,洋河能稳住价格体系实属难得。

如果再将Q1表现纳入观察,更能看出洋河其实在主动调整供货策略。今年2月5日起,洋河停止了省内海之蓝的供货,并且还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在各酒企趁着白酒旺季努力向市场投放更多量时,洋河反而主动收缩,若是只看到“控货挺价”,那只算看到洋河的半步棋。

之前市场上销售的海之蓝是洋河2022年推出的第六代产品,到2024年已是年销过亿瓶的百亿大单品。即便作为最重要的销售抓手之一,当洋河认为难以满足市场对更高品质白酒的更高需求时,也会被停供,“给即将推出的第七代海之蓝腾出市场空间”。所以洋河的后半步棋所图更高:控货是手段,品牌升级才是目的。

首先,通过减少供给,洋河留给市场充足的时间“消化库存”。如今投放量、酒价、渠道健康度几乎成为白酒业不可能三角,洋河此举可以防止价格战伤及品牌高端形象。其次,停掉海之蓝老款订单,既能用“稀缺性”拉高老款价格,又能用“更高端”给新品拉满期待。

这也是洋河在积极顺应白酒消费结构变化。当前白酒消费者更加注重“喝少点、喝好点”,高端白酒虽增长放缓但表现稳健,高性价比产品、大众酒韧性凸显。洋河产品矩阵在调整后更有竞争力:梦之蓝手工班作为高端年份酒持续提升品牌价值,梦之蓝M6+和水晶版稳居次高端市场,海之蓝完成第七代焕新,巩固中端主力地位。


以此看来,洋河深蹲是为了等待时机起跳,留在牌桌上,打好高端局。

最大的底牌

想进入高端局,自然需要更雄厚的实力。

2009年,洋河登陆资本市场,营收增速连续5年名列行业前茅,但市场的期待更高,希望其能产出更优质的年份酒。不过当时洋河的基酒储备尚不足,自制半成品总值仅有3.31亿元,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那之后,洋河通过技改、新增及收购开始大规模储备基酒产能。截至2024年底,洋河半成品酒库存量约70万吨,排名行业第一;同期茅台为29.2万吨,五粮液为18.0万吨,泸州老窖为45.02万吨(24年上半年)。可以说强大基酒库存是洋河最大的底牌。

基酒量只是第一步,质更为关键。洋河能有这样大规模的高品质基酒,关键在那些老窖池中。

现在酒企宣传必提老窖池,原因在于老窖池是白酒酿造的关键发酵容器,窖龄越老,酿出的酒越醇厚品质越高;而一个成熟的老窖池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且不可复制,这使得拥有优质老窖池的企业具备独特的品质优势和品牌壁垒。


洋河的老窖池正是这样的“软黄金”。洋河有7万多口窖池,其中明清古窖池2000余口,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规模的白酒窖池群”,被业内称作“一口天然的大窖池”;其中最古老的明朝洪武年间的89口窖池已有600余年历史,且至今仍在使用,算得上“中国白酒窖池活化石”;洋河还用高端陶坛储酒,截至2025年,其高端陶坛原酒储备达到23万吨,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底,洋河存货规模高达200亿。在产能、库存、老酒品质都是行业领先的前提下,洋河的老酒资源就是财富。这也成为洋河不断优化产品矩阵,实施高端年份酒战略的重要支撑。

目前洋河的高端系列的梦之蓝手工班、梦之蓝M9使用的都是10年以上的基酒,甚至大众价位的海之蓝使用的都是至少3年的基酒,并加入五年陈年酒调味,“滴滴三年陈”并不只是个口号。

为了保持这些优势,2024年洋河在成本和费用端投入其实是逆势增加了。2024年洋河的营业成本约为72.06亿元,同比仅下降5.48%;而管理费用为14.18亿元,同比增长9.09%。细看之下,洋河营业成本增加主要是材料上涨以及扩产,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员工数量上。以梦之蓝手工班来说,今天被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送进老窖池的原料要等至少10年后才能成为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成品,所以即便短期要控货,但长期储备蓄势的工作一点也不能落下。

这种持续不断的投入在洋河的各产品线均有成效。高端线上,梦之蓝手工班成为首个获得“中国酒业协会”授权、“方圆集团”权威认证的“中国高端年份白酒”;次高端梦之蓝M6+2024年冲刺百亿,成为次高端白酒市场的重要大单品;海之蓝“年销一亿瓶,年饮三亿人”;主打性价比的“民酒”洋河高线光瓶酒今年5月也将全面上市。

今年洋河对外突出了“真年份”,也是基于这么多年积累的基酒库存。洋河的酒质越来越好,以此持续提升品牌力,才有更多的底气参与高端白酒的竞争。

共赢

洋河正在行业低谷期做沉淀和蓄势,但仅靠洋河一家努力是不够的,还需在白酒价值链上做好分配。

从2019年起,洋河就从厂家主导型的深度分销转向厂商协作型的“一商为主,多商配称”模式。如今,白酒更多库存在渠道囤积接近警戒线,而洋河从去年起就主动给经销商减负,设置合理的盈利目标,确保渠道的基本利润,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厂商共同体”。

为此,洋河还制定了《洋河市场监管大法》和《洋河经销商保护大法》,前者主要聚焦于市场秩序的规范,防止价格混乱、渠道窜货和库存过高等问题;后者着重放在保障经销商的正当权益,明确厂商合作关系。洋河还将“召开定期厂商会议、组建大商议事委员会、搭建经销商意见反馈平台”三管齐下,强化经销商参与市场决策,降低内耗。

2024年,洋河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策略,到年底省内经销商增加39家,省外经销商增加38家。从被认为是白酒企业蓄水池的合同负债来看,洋河2024年仍达到103.44亿,2025年Q1还有70.24亿,同比增长20.79%。这也预示洋河后面的增长有所保证。

最终白酒业想要实现共赢,还要从消费端入手,存量市场的竞争本质是对优质客户的心智争夺战。洋河在消费端从产品、营销、场景等方面立体式布局。

比如产品上,洋河以“品质可感知化”强化消费者认知。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洋河推出梦之蓝M6+“逐梦苍穹”航天纪念版、生肖文创酒等产品,结合航天IP和国潮元素,吸引Z世代关注。营销上,洋河2021年就率先尝试在抖音发起“#dou喝洋河过大年”话题,播放量近6亿次;从“深度分销”转向“精准营销”后,两个月内海之蓝开瓶率增长8.8%。场景布局上,洋河酒厂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闻着酒香,逛着老窖,喝着洋河,洋河酒厂已成为宿迁文旅融合的重要名片。


而共赢思想更明显体现在洋河坚持高分红策略。在《2024年度-2026年度现金分红回报规划》中,洋河明确规定每年分红不低于净利润70%、且不低于70亿元;上市至今洋河累计现金分红已超过528亿元。

不可否认,洋河财报短期并不好看,但面对白酒行业周期性调整和市场压力,依然在积极布局产品、生产、渠道等,同时保持高分红不减,也是长期主义的表现。而现在的低基数,或许就是明年的高增长。

洋河此番以退为进的深度调整,既是对渠道库存的科学调节,更是对品牌价值的深度锻造,也为穿越产业周期储备关键动能,或将在白酒升维战中辟出新天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17449.html?f=wyxw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奥特曼红杉分享:OpenAI终... 奥特曼红杉分享了关于 OpenAI 的重要信息。OpenAI 的终极愿景是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以造福...
银行助推债市“科技板”扩容:八...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在监管部门官宣相关政策...
港股实控人,成陕西首富! 【导读】港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银行、航运、黄金股走强 见习记者 纪瑶 5月13日,港股三大指数低开低...
在直播间找工作,直播带岗靠谱吗... 眼下,2025年春季招聘正在火热进行中,“直播带岗”成为各地招聘会的“标配”,求职者与主播在直播间双...
系好安全带,日本释放加息信号 在交通出行的重要提醒中,系好安全带能有效保障乘客的安全,这是对生命的基本呵护。而在金融领域,日本近期...
原创 一... 据上观新闻报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下,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为名挑起的贸易争端,本意图通过...
风阻系数事件背后,折射了多少行... 请你提供具体的“风阻系数事件”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事件细节,我很难准确地进行描述和分析呢。 一前两天...
Q1财报持续向好,腾讯音乐如何... 最近一段时间,各家上市公司的财报都备受关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作为文娱类的头部企业也是备受市场关注的,...
从中美联合声明,如何看关税战第...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
刚刚,浙江杀出机器人龙头,年入...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一方水土,也会孕育出一个蓬勃兴盛的行业。比如,说起中国汽车行业,就...
一个数字游民的创业项目复盘 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olaDAO数字游民空间,作者:双桨,原文标题:《数字游民?超级个体?重启人生?...
淘宝新功能商家可屏蔽高退款率人... 红星资本局5月13日消息,近日,有消息称淘宝APP推出新功能,商家可以直接屏蔽高退款率人群,引发消费...
知名经济学家邓海清卸任基金经理... 红星资本局5月13日消息,近日,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卸任中航混改精选的基金经理一事引发关注。据...
黄河旋风:控股股东拟1亿元-2...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13日,黄河旋风公告称,控股股东许昌产投拟1亿元-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资金...
两陕企“诉讼战”进展:三达膜一... 第 2290期〡 2025/05/13在炙手可热的盐湖提锂赛道,两家陕西上市公司围绕核心设备供应展开...
开局稳健增长,TME用好内容为... 小鹿角智库1、本季亮点:TME开局保持稳健增长,在线音乐业务仍是核心驱动2、好内容驱动行业增长,音乐...
京东一季度活跃用户增速超20%... 外卖业务为京东带来的变化在最新一季财报中有所体现。5月13日,京东(9618.HK)发布了2025年...
V观财报|海南华铁:拟2亿元-... 【V观财报|海南华铁:拟2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海南华铁公告,拟用公司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通...
机构:物业服务上市公司去年分红... 5月13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物业服务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物业服务上...
交易的艺术:美国创新药大限将至... 从最贵国到最惠国?老美苦医保久矣。美国,作为一个在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全民医保的国家,其医保系统又...
收购时豪掷20亿,抛弃时静默无... 作者 | 麦卡 编辑 | 以安 618大促即将来临,考拉海购却彻底缺席了。自从被阿里收购后,考拉就不...
寒武纪回应存货和预付款为何激增 请你提供具体的寒武纪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进行描述呢。比如寒武纪的财务报表数据、行业背景...
ETO Markets市场洞察... 在经历前一日的剧烈波动后,国际金价于本周二展现韧性反弹。现货黄金价格自隔夜低点3207.73美元/盎...
茅台回应“茅台1935脱离千元... 贵州茅台回应“茅台1935已脱离千元价位带竞争”的观点。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茅台始终坚信‘一枝独秀...
618来了,淘宝内测新功能:服... 618大促开启当天,淘宝上线新功能,异常退款人群、高退货人群或将被服饰商家“一键屏蔽”。5月13日晚...
股票行情快报:永鼎股份(6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永鼎股份(600105)报收于7.21元,下跌0.55%...
【IPO前哨】获沙特阿美入股,... 今年以来,光伏领域的企业纷纷向港交所发起冲刺。 目前,钧达股份(02865.HK)已成功登陆港交所,...
开始反击?印度突然宣布:拟对美... 据财联社、界面新闻5月13日报道,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印度拟对美国生产并出口至印度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