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原料为什么越来越“邪门”了?
创始人
2025-05-13 16:23:13

请你提供具体的“奶茶原料越来越‘邪门’”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没法准确进行描述呢。比如是哪些原料被认为“邪门”,有什么表现或趋势等,有了这些详细信息我才能更好地创作呀。


2012年,天津北宁公园东门附近的绿化带里,种植了一批新的景观植物。这种观赏植物因为形似“大白菜”,才种上3~4天,就被人挖走了近百棵。


眼瞅着绿化带就要被薅秃了,当地园林部门赶紧找到本地都市报的记者,面向市民们做起了科普:所谓的“大白菜”,其实是一种观赏花,“它有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作羽衣甘蓝”。


虽然长得像“大白菜”,但“目前的花卉研究资料中,并没有这种花的食用记录”。因此,园林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不要擅自采摘,更不要用于做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


但谁能想到,到了2025年,羽衣甘蓝不仅成功从绿化带翻身跃上了餐桌,还活成了领先普通蔬菜几个版本的——超级食物。


在社交媒体的相关讨论中,羽衣甘蓝不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种对标“保健品”的存在。相比吃起来,味道咋样?大家讨论的重点往往是——吃了,人会咋样?


围绕着“超级食物”富含营养这一个核心,在社交媒体上,羽衣甘蓝被赋予了太多神奇功效——抗氧化、抗炎、促进消化、去火、补钙,甚至是——抗癌。


可以说,能引起现代人“健康焦虑”的常见痛点,羽衣甘蓝几乎都轻松拿捏。简直就是新一代的板蓝根。


被抬上“神坛”后,羽衣甘蓝的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根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年3月,羽衣甘蓝的收购价从2024年的8毛一斤飙升至3块5一斤,涨幅超过300%。


从“只能看,不能吃”的绿化带植物,到价格飙涨的“超级食物”,是谁把羽衣甘蓝扶上神坛?


在山东省高密市,亚洲面积最大的羽衣甘蓝出口种植基地中,种植户们给出的答案是——茶饮品牌们。


从去年10月开始,原本主做出口生意的羽衣甘蓝农场里,突然涌入了国内多家茶饮品牌的采购团队。


茶饮品牌们,出手阔绰。不仅一改以往出口订单“先下单,后种植”的模式,变成“种出来多少,就收多少”。采购员们甚至直接住进农场里,盯着幼苗的生长进度,抢着交定金,唯恐慢一步就被别人抢走了。


在这股靠茶饮品牌们卷起来的抢购风潮中,种植户们也顺势出口转内销,羽衣甘蓝的国内市场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55%[2]


那么,茶饮品牌们是如何把小众原料捧上“神坛”的?到处挖掘新原料的茶饮行业,到底图什么?小众原料,治得好茶饮行业的无尽内卷吗?


原料造神


事实上,羽衣甘蓝并不是什么蔬菜新物种,人类驯化羽衣甘蓝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


而在成为国内茶饮行业的“原料新贵”之前,羽衣甘蓝的风先在欧美吹了十来年。


2014年11月,碧昂丝发布了新专辑《7/11》,当MV镜头扫过时,与新歌一同爆火的还有她胸前醒目的——“KALE(羽衣甘蓝)”。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在2007年到2012年间,美国羽衣甘蓝产量增长了近60%[3]。产量狂飙背后,羽衣甘蓝也大举杀进美国餐厅的后厨。


2014年,一项针对美国全国餐厅的调查发现,“羽衣甘蓝”出现在菜单上的频率比上年上涨了47%[4],以往不起眼的绿叶菜,转眼成了美国餐饮行业里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在征服欧美餐桌之前,羽衣甘蓝在欧美的地位,其实也没比绿化带植物好到哪去。


尽管羽衣甘蓝在欧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但很长一段时间里,羽衣甘蓝的主要用途是做饲料。大规模种植和食用羽衣甘蓝,往往是在一些极端贫困的特殊时期。


二战期间,英国农业部掀起了一场“为胜利而挖掘”运动,号召民众在物资匮乏时期自行种植蔬菜。在这一时期,羽衣甘蓝就曾凭借着“耐寒”的特性,成为冬季大家绿色蔬菜“最后的选择”,因而被广泛种植[5]


但战后,当大家有了更丰富的蔬菜选择,羽衣甘蓝很快又被赶下了餐桌。在美国,2012年之前,必胜客是美国最大的羽衣甘蓝采购商,而采购羽衣甘蓝的唯一用途是——做沙拉台上的装饰品[6]


那么,羽衣甘蓝是怎么在欧美走火的呢?答案是——营销。


在社交媒体X上,有一个名为American Kale Association(美国羽衣甘蓝协会)的账号,在2014年3月到2016年9月间,发布了116条帖子,全部都是为羽衣甘蓝摇旗呐喊。


虽然名头听起来唬人,但这个美国羽衣甘蓝协会其实既不是什么官方机构,也不是什么种植者联盟,创办它的人是纽约一家公关及创意机构的创始人奥伯伦·辛克莱(Oberon Sinclair)。


在成为“羽衣甘蓝女王”之前,奥伯伦·辛克莱深耕时尚行业多年,爱马仕(Hermès)、薇薇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和杰克·斯佩德(Jack Spade)等品牌都曾是她的客户[7]


凭借着强大的时尚圈人脉,奥伯伦·辛克莱一路把羽衣甘蓝从曼哈顿的米其林餐厅搬上了好莱坞的餐桌。


2015年,《美国周刊》就以“喜欢羽衣甘蓝的明星”为标题,盘点了好莱坞里的羽衣甘蓝爱好者们,包括安妮·海瑟薇在内的一众明星都曾为羽衣甘蓝站台[8]


而在一水的明星宣传外,被搬上屏幕的还有各类让羽衣甘蓝变美味的烹饪教程,以及各种机构背书的羽衣甘蓝健康科普。


2011年,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就在《艾伦秀》中制作了羽衣甘蓝薯片。而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也定性羽衣甘蓝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值得纳入健康饮食模式”[9]


这一套明星背书、烹饪教程再加上健康科普的营销组合拳,成功让羽衣甘蓝在欧美,从“农民白菜”变成了“中产潮流”。


而十年之后,国内茶饮品牌们将羽衣甘蓝捧上神坛的法子,可以说是如法炮制了羽衣甘蓝在欧美爆火的路子。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噱头、口味、健康化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为原料造神。


从时间线上来看,第一个以羽衣甘蓝为原料,“出圈”的茶饮爆款单品,是2024年7月喜茶推出的“夺冠纤体瓶”。


先来说噱头,尽管羽衣甘蓝已经在欧美火过了一轮,但在国内,它仍属于那类“偶尔会在餐厅见到,但很难在菜市场里买到”的小众蔬菜。


相比于“芹菜汁”“白菜汁”或者是“番茄汁”,羽衣甘蓝榨汁的小众属性一定程度上就自带噱头,能够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


而在制造话题度上,在欧美,羽衣甘蓝靠演艺界人士的扶持,在国内,羽衣甘蓝混的则是体育圈子


“夺冠纤体瓶”的上新时间是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在新品营销的过程中,喜茶通过与体育品牌安踏做联名、在巴黎开快闪店、推出奥运赛事相关周边的方式,让羽衣甘蓝和奥运、运动以及健康联系在一起。


当赵丽娜、鲍春来、魏秋月、刘湘等中国运动员来到位于巴黎的喜茶快闪店打卡时,“运动员同款”饮品不仅帮“夺冠纤体瓶”制造了噱头,同时也建立了产品”健康”的认知。


噱头有了,接下来就是调整口味。


以往羽衣甘蓝被用来做绿化、喂牲畜,就是不给人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好吃。羽衣甘蓝不仅口感硬,吃起来扎嘴,而且还带着一股子苦味。


于是,茶饮品牌们瞄着羽衣甘蓝的“口感”及“口味”这两大具体痛点,针对性地调整口味。口感硬,那就榨汁过滤;味道苦,就加入苹果、柠檬等具有更明显甜味和酸味的水果,盖过苦味。


仅从个人口味来说,“夺冠纤体瓶”即便是选了不另外加糖,也确实喝不出来有苦味。声明一下,本期纯绿无广,产品为自费购买,仅代表个人口味。


最后就是健康性。


经常喝奶茶的朋友都知道,30块一杯的奶茶,偶尔喝一杯是自我奖励;但就算价格腰斩,要天天喝奶茶也是不敢的——就算钱包受得了,身体也不一定扛得住啊。


在经历了2022年的行业集体降价潮后,过去一年里,“健康化”成了茶饮行业的新叙事。品牌们扎堆通过公开配料、减少糖分、标注热量等方法,让大家尽可能更心安理得地高频、常态化喝奶茶。


而在塑造羽衣甘蓝的“健康性”上,茶饮品牌们的做法则更为极致。“夺冠纤体瓶”不仅在产品介绍里直接摆出“超级食物”四个大字,附上了营养成分检测报告。更是将具体的功效作为产品的卖点。


比如“夺冠纤体瓶”的命名和“超纤体,轻负担”的产品介绍,都是将宣传聚焦到了具体的“纤体”功效上。


艾媒咨询2023年的一项调研报告就曾指出,超过4成消费者减少茶饮消费的原因就是“害怕长胖”。而围绕着“纤体”的功效宣传,喝一杯饮料不仅不用担心发胖,还能越喝越瘦,你说这谁扛得住?


在“夺冠纤体瓶”之后,喜茶还围绕羽衣甘蓝推出了一系列指向具体功效的果蔬茶产品。


尽管在广告法的限制下,去火纤体瓶、去油纤体的产品介绍充满了“去火指饮品清爽的口感,可去除生活的燥热感”“去油指清爽解腻的口感,可去除生活的油腻感”等保命话术。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的购买热情,在“夺冠纤体瓶”创下“上线10天卖出160万瓶,上线一个半月,销量超过1000万瓶”的纪录后[10],去火纤体瓶同样延续了夺冠纤体瓶的火爆,上新1周,销量突破165万杯[11]


爆款的诱惑


事实上,羽衣甘蓝不是茶饮品牌们捧火的第一款小众原料。过去几年里,借由茶饮品牌之手火起来的小众原料,包括但不限于来自墨西哥的牛油果、原产于中国台湾的香水柠檬、作为潮汕特产的油柑和黄皮、贵州风味的刺梨和充满热带风情的芭乐等。


茶饮品牌们之所以天南海北的挖掘小众原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小众原料确实可能成为茶饮品牌们生成爆款的法宝。


2021年3月,奈雪的茶推出新品霸气玉油柑。凭借着油柑“先酸涩后回甘”的噱头,以及清肠促排便的功效,新品上市后,销量一度超越常年制霸奈雪销量榜的“霸气芝士草莓”。


2021年8月,在奈雪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中,新品霸气玉油柑销量占比最高超过25%,为上市即破发的奈雪,勉强挽回了一点颜面[12]


而小众原料不仅是生成爆款的捷径,对于品牌来说,捧火一款小众原料,还是一门能够吃到复利的生意——既能够缓解研发焦虑,还能够撬动留存。这一点在用茶饮产品思维做咖啡的瑞幸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瑞幸的崛起路上,椰子绝对算得上功臣一枚。


2021年4月,瑞幸推出新品生椰拿铁。在产品上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瑞幸生椰系列累计卖出42万杯。截至当年6月30日,瑞幸咖啡称,生椰系列产品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创下新品销量的最高纪录。


爆火的生椰拿铁不仅在短期内带飞了瑞幸的销量、扶正了门店的盈利,椰子本身还成了瑞幸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的灵感muse。


在生椰拿铁爆火后,瑞幸围绕“椰子”这一原料,相继推出了瓦尔登蓝椰拿铁、椰子OK瑞纳冰、陨石生椰拿铁、抹茶好喝椰、椰青冰萃咖啡、椰云拿铁、冰吸生椰拿铁等产品。


而绑定椰子的“命题研发”,也大大提高了瑞幸的爆款命中率。在后续推出的椰子相关产品中,椰云拿铁和冰吸生椰拿铁都延续了生椰拿铁的火爆。其中,椰云拿铁上线一周后,销量破495万杯, 平均一天卖出70万杯[13]


也就是说,通过将品牌与原料绑定,瑞幸成功将生椰拿铁这一款爆款单品,逐步打造成一个爆款矩阵。这不仅给瑞幸带来了短期内的用户增长,还撬动了用户留存。


从瑞幸的单店用户数来看,在生椰拿铁、椰云拿铁和冰吸生椰拿铁推出后,瑞幸的当季单店用户都有一个大幅增长,并在小幅下滑后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区间内[14]



有了这些小众原料制造爆款的成功经验在前,在爆款的诱惑下,“神农尝百草”成了现制饮品行业里的常态。


根据《现制饮品新品趋势观察报告2024》,2024年,茶饮品牌应用过的原料达到201种,从水果、谷物、香料、调味料乃至花卉无所不包[15]


但在大家都寄希望于通过小众原料来制造爆款的背后,一款原料爆火后,等来的往往是整个行业的集体跟风抄作业。


在喜茶捧火羽衣甘蓝,顺势将“超级植物茶”作为一个固定品类,并成功大卖超过3700万瓶后[10],奈雪、茶百道、沪上阿姨、乐乐茶等茶饮品牌都立刻将羽衣甘蓝相关产品搬上了自家菜单。


而在2021年瑞幸生椰拿铁爆火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有20多个现制饮品连锁品牌相继推出了132款与椰子有关的饮品[16]


在产品形态基本可以被归结为“茶+奶+其他”的茶饮行业里,纵使品牌可以不断往产品里塞各种稀奇的果蔬、茶叶或者奶来制造噱头、做产品创新,但没有谁能够靠一款原料实现真正躺平。


这也注定了现制茶饮行业是一个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的行业,挖掘小众原料虽然不能帮品牌形成真正差异化,却是当前茶饮品牌们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2024年,在国内五大上市茶饮品牌里,各家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涨有跌,唯独在“花钱”这件事上,大家出奇地一致——五家品牌的销售费用全部正增长。



甭管赚钱多少,营销费用都不能少的背后,是奶茶这门生意在向消费者提供“解渴”的产品价值外,还是一门需要不断贩售“新鲜感”的生意。


2024年,现制饮品行业里,主要连锁品牌上新产品数超过2600款[16]。同年,瑞幸咖啡、喜茶、沪上阿姨等6家茶饮品牌,IP联名活动次数共计175场[17]


无论是摸着年轻人的心思去狂卷联名,还是往奶茶里加入多少东西、味道有多好,说到底,茶饮品牌们要做的,无非都是给你一个进店的理由。


原料造神的归宿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原料造神这回事。


在消费品行业,"原料造神"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但同样是讲故事,“原料造神”的归宿却有可能大不相同。


过去二十年,医药行业里的片仔癀和东阿阿胶都曾有过一个梦想:涨价。


2004~2023年,片仔癀历经20次提价,从325元/粒涨到760元/粒,在二手回收市场上一度被黄牛加价炒至1600元,黄牛抢货像抢茅台。支撑这个神话的是其核心原料天然麝香的绝对稀缺——全国年产量不足500公斤,且受国家严格管控。


同期,东阿阿胶18年涨价40倍,年销量反而缩水30%。尽管阿胶的驴皮也一直在宣传“稀缺性”,但驴却可以通过养殖补充。消费者干脆用脚投票:驴又不是熊猫。


商业世界最朴素的真理在此浮现:真正的原料壁垒必须同时具备“稀缺性+不可复制性”。


因此,在茶饮行业里,仅有产地、季节限制的小众原料,归宿往往都是骨感的现实——当各家都在吹“武夷山茶底”“贵妃荔枝”时,原料反而成了最不值钱的差异点。毕竟:你能买的,对手明天就能抄。


参考资料

[1] 观赏花酷似“大白菜” 引来“挖菜队”争相采摘,北方网

[2] 看“超级蔬菜”羽衣甘蓝如何破圈,农民日报

[3] Boom Times for Farm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Kale,Bloomberg

[4] A Bitter Victory,FSR

[5] 羽衣甘蓝和海藻曾经被认为是不得已的食物,InnerSelf

[6] The Best Piece of Trivia You Learned This Week: Pizza Hut Edition,NPR 

[7] Oberon Sinclair – How Kale became famous: How one woman created the world’s most infamous vegetable,JULIE MASTERS

[8] Stars Who Love Kale,US WEEKLY

[9] Kale The Nutrition Source,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10] 喜茶力推“超级植物茶”,2款都热卖,潜力有多大?咖门

[11] 喜茶发布2024年度报告,超级植物茶系列热销超3700万杯,钱江晚报

[12] 奈雪的茶能养1万人,“霸气玉油柑”立了大功!,21世纪商业评论

[13] 新茶饮的“命”都是椰子给的,价值星球

[14] 瑞幸等待下一个爆款,有数DataVision

[15] 现制饮品新品趋势观察报告2024,红餐产业研究院

[16] 椰子救了瑞幸,“椰树”该哭了,新周刊

[17] 卖奶茶还是卖联名?“买椟还珠”能否为新茶饮“续杯”,大众日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作者:史悠绮,编辑:戴老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瑞丰高材董秘赵子阳辞职,不... 去年年底刚刚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243.SZ,下称“瑞丰高材”...
偏股基金经理红黑榜!百亿顶流哪... 百亿顶流基金经理业绩榜来了。据Wind统计,截至8月4日,共计90位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偏股型基...
景区旅拍,越来越没有边界感了 在如今的景区,旅拍似乎越来越没有边界感。那些拿着相机或手机的摄影师们,仿佛忘记了景区的公共属性,随意...
国办: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1年保... 昨日A股8月5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重回3600点上方,再创年内收盘新高。沪指涨0.96%,深成...
欧派家居:个别经销商资金链断裂...   中新经纬8月6日电 针对质疑经营稳健性以及分红合规性等,欧派家居5日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声明予以回...
丰倍生物:借力“双碳”政策,构... 来源:挖贝网 在“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生物基材料与生物燃料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花样年更新境外债务重组条款 控... 8月4日,花样年更新了债务重组方案条款。该公司发布公告称,经考虑当前市况及本公司的业务表现及预测现金...
第二场暴雨“爽约”了,北京人还... 第一场暴雨如猛兽般席卷北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震撼。然而,原本以为接踵而至的第二场暴雨却仿佛“爽约”...
黑芝麻,要抱国资的大腿? 黑芝... 斑马消费 沈庹放手,也许是一种解脱。李汉朝、李汉荣家族,日前拟放弃对黑芝麻的控制权,或许可以换来一身...
辉瑞二季度营收增长10%超预期... 药企巨头辉瑞的业绩持续回升,新冠业务依然贡献不小。8月5日美股盘前,美国辉瑞公司(NYSE: PFE...
收购传闻背后:安踏增长,需要锐... 安踏似乎看上了运动豪门锐步。近日,有市场消息指出,安踏集团可能即将完成对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uthen...
理想i8光速降价了,这波有机会... 新车刚上市没几天就大降价,结果大伙还都在拍手叫好?这种特殊待遇,估计只有理想 i8 能享受到了。就在...
“两船”完成合并在即,总资产超... 记者丨赵云帆 编辑丨黄剑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造船业“世纪大重组”,终于在历时一年的协调与审批后,步入...
经纬早班车|美国非制造业数据引...   【隔夜重磅】  美股齐收跌  美股三大股指周二集体收跌。道指收跌61.9点,报44111.74点...
特朗普指责银行歧视:摩根大通要... 特朗普指责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因意识形态原因拒绝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称银行业对他存在严重歧视。周二,特朗...
重磅利好!这一赛道,大爆发! ... 游戏赛道大爆发。8月5日,游戏板块集体大涨,港股心动公司股价盘中一度暴涨超26%,A股北纬科技强势涨...
被控夸大Robotaxi安全性... 媒体报道,一名投资者日前针对特斯拉及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提出诉讼,指控该公司...
美联储:美国Q2严重逾期消费者... 由于学生贷款逾期额创下新高,美国第二季度严重逾期的消费债务比例上升至2020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纽约...
瑞银点评Palantir财报:... 瑞银分析师Karl Keirstead在Palantir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后指出,公司“叙事...
新零售概念巨头,阿里减持、高管... 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很多周边行业受到了冲击。比如家居,目前A股几家家居公司都面临着低谷,要么关店收缩业...
A股公司回购热情高涨 7月以来380余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超六成使用专项贷款 8月4日晚间,宁德时代、中国核电、科兴制药等...
百度智能云首推AI数字员工,重... 在近日举办的百度AI Day开放日上,百度智能云宣布了一项创新举措:推出全球首批AI数字员工。这批数...
炒雅江题材的散了吧 “炒雅江题材的散了吧。雅江,那片美丽的土地,本应在宁静中被欣赏和珍视,而非被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过度...
AIoT赛道标杆、高端音频制造... 8月6日,汉桑科技(301491.SZ)于创业板上市。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音频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的...
爱康国宾CEO曾痛斥体检乱象,... 爱康国宾引发的一系列舆情,正引发消费者对体检行业的关注。近日,爱康国宾的一场媒体说明会不仅没有打消公...
美三大股指全线下挫,服务业扩张...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英特尔逆势涨超3%*美国ISM服务业指数降至50.1*特朗普:最快于下周公布针对...
8.05股市早8点丨八月“掀顶... 八月“掀顶”接着“银九金十”股市早8点 老沙自媒体2025年8月6日(周三)每日大道正道消息 ▊美股...
8月5日德国DAX30指数收盘... 每经AI快讯:北京时间8月5日23:30,德国DAX30指数收盘上涨96.95点,涨幅为0.41%,...
热门资产,上新! 【导读】公募REITs上新,又有两只产品获批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年内涨幅最高超50%的公募RE...
消费科技+室内设计!“设计深圳...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消费科技与室内设计展会“设计深圳”2025将于9月18日至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