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放鸽子,“星际之门”要黄了?
今年特朗普刚上台之际,曾高调宣布要跟OPenAI、日本软银还有甲骨文一起建设“星际之门”,该项目计划要投资5000亿美元,目的是在美国建立数据中心,为未来美国制霸AI时代奠定基础。
然而,3个多月时间过去,软银歇火,“星际之门”这个大项目,前景突然灰暗起来。
啥情况,孙正义放特朗普的鸽子?“星际之门”要黄了,都怪关税战?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当初当着特朗普的面,日本软银的CEO孙正义曾夸下海口。
他说,上次来庆祝特朗普胜利的时候,自己承诺了1000亿美元投资,特朗普告诉他至少需要2000亿。
这回孙正义直接带来了5000亿美元,就是因为特朗普大选成功了,这将会是美国黄金时代的开启。
一套小连招下来,搁谁谁不懵,特朗普哈哈大笑,高调宣传“星际之门”,还说这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项目”。
但是,尽管当初说得很好,但软银所承诺“立即”部署的1000亿美元,到现在也没见到影子。
3个多月了,软银不仅没有制定项目融资模板,也没有与银行、私募股权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详细讨论,星际之门项目还没开始,似乎就陷入了停滞。
据彭博社报道,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软银就与瑞穗、摩根大通、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等数十家贷款机构和另类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初步会谈。
然而,原本答应拿钱参与这个“史上最大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大佬们,心思突然都淡了。
这些金融家们正在考虑的问题是,究竟还要不要继续投钱到这个项目当中。
为什么这些贷款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不愿意花钱了呢?
资本出尔反尔的最大原因,根源实际上是特朗普的关税战。
从成本上来说,星际之门是AI基础建设的投资,所以其实本质上就是在美国建立数据中心,为将来AI时代使用量飙升提供基础的动力。
而要构建数据中心,当然免不了进口各种各样的设备,什么服务器机架、冷却系统和芯片等等,美国都要从国外进口。
于是这里问题出现了: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这次是把炮头指向了全球,如果美国的贸易伙伴反向加税,无疑会大幅拉高星际之门的进口成本。
根据TD Cowen分析,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可能上涨5%到15%,有些运营商面临的价格甚至会更高。
这对本就面临高额成本压力的AI基础设施项目而言,显然是雪上加霜。
不过这还没完,特朗普搞这个星际之门项目,其中软银是做财务运营,OPenAI是做技术,可现在是什么情况?
以DeepSeek为首的一众AI模型涌现,证明了AI模型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甚至可能还会打响价格战。
而以星际之门高达5000亿美元的投资成本,要打价格战,无疑是对利润率的一个巨大挑战。
说白了,花的钱太多,哪怕星际之门项目建完了,也很难有预期那么高的收益,或许还会赔钱。
如果投资星际之门项目,不仅能为特朗普站台,获得一定的资源倾斜,还能获取数目可观的利润,那么资本当然趋之若鹜。
结果因为关税战,现在可能要赔钱了,资本投资的动力自然大大减弱。
最后,星际之门项目可能还面临着“灵魂一问”:
孙正义,真的有钱投吗?
这个问题真不是空穴来风,最早提出这个质疑的不是别人,正是全球首富马斯克。
得知星际之门项目后,马斯克第一时间贴脸开大,在OPenAI的声明下方直接回复——他们实际没有钱。
可能是觉得这个爆料还不够劲爆,马斯克又补充说“我有可靠消息,软银只获得了100亿的投资担保”。
5000亿美元的项目,100亿的投资担保,50倍的差距显然太大了,所以马斯克发言后,很快引发了外界对于星际之门项目的质疑。
马斯克不是特朗普的“左膀右臂”吗?为什么要出来拆台呢?
一部分原因,马斯克跟OPenAI的CEO奥特曼本就存在矛盾,之前双方各种公开互怼,奥特曼甚至一度离开OPenAI公司,被赶出局。
现在OPenAI跟着特朗普做星际之门项目,马斯克却被踢出去,马斯克站出来爆料也不算令人意外。
但更重要的原因,马斯克很可能并不是在说空话,软银真给特朗普画了个大饼。
日本软银确实有钱,现金储备高达数百亿美元,并且背后还站着中东土豪等一众大佬,但有钱归有钱,能不能把项目做起来是另一个问题。
哪怕软银想要把钱投给特朗普,推进星际之门项目,也要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想法,能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毕竟这些年投资美国黄掉的项目也不是一个两个了,星际之门项目真的流产,也不是没有可能。
写在最后:
特朗普提出星际之门项目后3个月,至今钱还没到位,日本软银还能实现承诺吗?
关税战阴霾笼罩之下,属于特朗普的“黄金时代”还没来临,就正面临谢幕危机。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