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成缺
来源|博望财经
曾连续8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五粮液,如今发展态势隐约显露出失速迹象。
最近,五粮液发布了2024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891.75亿元,归母净利润318.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9%和5.44%,增速已回落至个位数。
其实,五粮液的增长乏力迹象早已出现。2024年第三季度,五粮液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58.7亿元,同比增长1.3%。这是五粮液营收和净利润均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
到了2024年第四季度,情况进一步恶化。五粮液营收212.6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69.22亿元,同比增长却为-6.2%。这一季度,五粮液净利润更是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步入2025年,五粮液的增长困境仍未得到有效缓解。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369.4亿元,同比增长6.05%;实现归母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5.8%。这也是十年来,五粮液第一季度业绩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
除了业绩增长乏力,五粮液的股价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从2022年227.28元的相对高点,一路下滑至130元左右。在此背景下,五粮液是否还具备投资价值,已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01
五粮液为什么失速?
作家冯唐曾以“人生=500瓶五粮液”的戏谑等式隐喻生命短暂,而这款中国高端白酒的标杆产品——第八代五粮液,正经历着市场逻辑与商业悖论的激烈碰撞。
作为五粮液集团的核心大单品,第八代普五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看似光鲜的成绩单:营收678.75亿元,同比增长8.07%,占据集团总营收76.1%的绝对权重。其批价稳定在920-930元区间,吨价同比提升6.8%至51.32万元,毛利率更攀升0.5个百分点至87.02%。
看似亮眼的增长数据背后,是五粮液采取了控量挺价策略。为稳定价格体系,五粮液主动缩减普五配额20%。
但实际上,第八代五粮液正面临严重的价格倒挂问题。
环球网曾披露,线下专营店能以650-700元/瓶的低价出货,较969元出厂价倒挂269-319元;电商平台更成为价格乱战主战场,2024年双十一期间普五价格下探至800元以下。
五粮液虽多次炮轰电商平台,还在今年1月采取停货等措施,但仍未能改变八代普五在电商平台的低价现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八代普五的强劲对手,国窖1573已在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中销声匿迹。
此前,五粮液50元的增幅曾引发轩然大波。界面新闻报道,酒类网络零售平台1919董事长、同时也是五粮液重要经销商的杨陵江,亲自在朋友圈发文怒斥。他称,近年来很多酒厂拼命向经销商压库存,导致经销商压力巨大,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
这种矛盾折射出第八代普五正步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拐点——按照高端白酒市场规律,大单品需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周期轮回,而当前普五已显现成熟期典型特征:量价难以平衡,渠道利润微薄。
事实上,光大证券早在2021年便预警第八代五粮液已进入成熟期。
为延缓衰退,五粮液尝试构建产品矩阵:既推出45度、68度等差异化度数产品,又开发生肖酒、文创艺术酒等细分品类,试图通过“大单品群”战略覆盖更多消费场景。
然而这些举措依然没有改善价格倒挂的问题。
02
白酒行业增速放缓,高端消费受挤压
2022年,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立下“军令状”,明确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五粮液将保持两位数的稳健增长,并计划在2025年冲刺千亿营收目标。
然而,现实的发展轨迹却与这一宏伟蓝图有所偏离。截至2024年末,五粮液距离千亿营收目标仍存在超过百亿元的缺口。若要在2025年实现这一承诺,五粮液需达成至少13%的增速。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五粮液在2025年的战略表述已悄然调整为“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这反映出企业对当前市场环境的谨慎预期。
这一调整并非空穴来风,毕竟白酒行业整体规模增速也仅维持在7%左右,高端品类作为可选消费的代表,正承受着弱周期与弱消费的双重压力。
支撑五粮液千元价格带的核心客群,主要是国内的中高收入群体。然而,这一群体正面临着消费能力收缩的困境。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万元,同比增速5.1%中,财产性收入仅贡献了2%的微弱增长。房产缩水带来的财富效应减弱,直接抑制了高端消费意愿,这也对五粮液的销售产生了不利影响。
更为严峻的是,作为五粮液重要消费场景的商务宴请市场,同样呈现出需求疲软的态势。这进一步加剧了五粮液在销售方面的压力。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茅台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毕竟,作为行业龙头,茅台在2024年的增速依然维持了15%。
这主要是因为茅台在酱香品类中独占“越陈越香”的收藏逻辑,并凭借“国酒”身份构筑起了投资属性的护城河,从而拥有了真正的金融属性。
这种金融属性直接推高了茅台酒的毛利率。2024年,茅台整体毛利率达到了91.5%,其中茅台酒毛利率更是高达94.06%,而五粮液的整体毛利率为82.21%,高端酒毛利率为87.02%,两者差距明显。而五粮液依然并不具备品牌溢价能力。
更为严峻的是,五粮液的核心阵地正遭受全方位的挤压。其主打产品普五所主导的千元价格带,正遭遇茅台1935以700元价位段实施的“上打下压”。这使得五粮液如今面临着“高端不高端,次高端不稳固”的尴尬境地。
留给五粮液的突围窗口正在不断收窄。若要在2025年实现千亿营收目标,五粮液需在行业寒冬中跑出13%的逆势增速。然而,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这并非易事。
03
变局之下,五粮液正在寻求破局
在重压之下,五粮液正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力求实现突破。
2024年,五粮液完成了多轮技术改造。生态酿酒二期项目逐步投窖生产,制曲车间扩能项目的一条生产线也开始带料试生产,勾储酒库项目也按计划逐库投入使用。这些技改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酒质,还能稳定产能。
不过,对五粮液来说,技改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更深层次的考量是为产品迭代铺路架桥。目前,五粮液似乎已着手筹备“第九代”五粮液的登场。对于一款强调稀缺性的高端白酒而言,导入期至关重要,需精准卡位高价,着力塑造品牌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求第九代产品定价较高,第八代产品的价格也不能过低。否则,第八代产品价格过低会拖累第九代产品的价格,这与二手房价格过低影响新房价格的逻辑如出一辙。
在高端酒稳价的同时,五粮液也在系列酒上发力。2024年,五粮液系列酒营收达152.51亿元,同比增长11.79%,增速甚至超过了高端酒。其中,五粮春、五粮醇等中高价位产品在系列酒中的占比逐渐提高,直接推动了系列酒毛利率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60.81%。
相较于高端酒市场,大众酒市场机会在于需求量巨大。大众酒凭借高性价比和经销商的高利润,成为厂商销售流水的保障。但大众酒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厂商需在产品、零售、私域等多维度创新,才能实现逆势增长。
在渠道优化方面,五粮液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五粮液直销渠道营收343.89亿元,同比增长12.89%,占比升至38.6%。
这得益于五粮液借助“五粮液云店”和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强化了终端触达能力。而且,直销渠道毛利率高达88.5%,远高于经销渠道的79.2%。目前,全国已有1700多家五粮液专卖店。
在经销商布局上,五粮液将资源集中到更具潜力和效益的市场。2024 年,五粮液经销商总数增加了 327 家,达到 3711 家。特别是在东部片区,新增了 74 家经销商,进一步深耕核心市场。
同时,系列酒经销商数量增加了 245 家,总计达到 1059 家。这充分表明五粮液在渠道下沉方面成效显著,产品得以更广泛地触达市场。
除了上述举措,五粮液还积极努力触达更年轻的消费客群。
2024年上半年,五粮液在宁波开设了一家文化体验店,推出以五粮液为基底的鸡尾酒;跨界联手永璞,推出特调咖啡,颇有复刻“酱香拿铁”的意味;还入驻小红书试水社交电商,发起创意Vlog及表情包设计大赛;冠名湖南卫视《中餐厅》,以触达年轻女性和海外消费者。
目前,五粮液估值处于低位,2025年动态市盈率约18倍,低于茅台的24倍;股息率5.15%,高于茅台的3.36%。而且,随着10万吨新产能在2025年后逐步释放,系列酒营收占比有望提升至20%。
总体而言,五粮液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精准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依然是五粮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