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
我国创投领域的“航母级”基金来了。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下称《若干政策举措》),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属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记者注意到,这只国家级基金并非首次公开。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就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发布了这一重磅增量政策,并表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聚焦硬科技、坚持长周期、提高容错率,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
5月15日,远东资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恒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发挥长期资金的稳定作用,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万亿元活水赋能科技创新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绽放创新之花,结出科技之果,离不开金融活水的长期性精准滴灌。
此次科技部、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若干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切实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其中,《若干政策举措》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3月,郑栅洁就对媒体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只基金主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也均在投资领域之内。
据披露,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此外,基金存续期达到20年,这意味着较一般的股权投资基金更长。
赵恒表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然契合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属性,可以解决融资难题。“科技型企业多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或成长期阶段,其技术研发、市场验证周期长,普遍呈现‘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同时,我国当前融资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占比约70%左右,商业银行特别是传统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过程主要‘重盈收、重担保、重抵押’,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却往往发生在‘无盈利、无担保、无抵押’的初创阶段。两者之间的供需错配使得中小型科技企业难以从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中获取足够融资支持,也难以获得与成长周期相匹配的长期资金支持,进而影响其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进程。”
针对当下科创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若干政策举措》也明确,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文件提出,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社保基金会在自身业务范围和风险防控要求下开展股权基金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优化管理机制,支持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创业投资,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引导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等依法依规参与创业投资。
同时,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国有资本成为支持创业投资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带动地方国有资本和其他行业国有资本参照执行。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
专家预计将参与债市“科技板”建设
金融活水涌流加速,创新动能充分释放。
赵恒认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能够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他对记者解释道,该基金的设立,一方面发挥长期资金的稳定作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缓解其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借助杠杆效应与生态整合能力,以母基金形式撬动社会资本,引导银行、保险资金“跟投”,构建“政府让利+市场跟投+专业运作”的协同网络。同时有助培育壮大科技投资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政策举措》同时明确,要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作用,提出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其中提到,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赵恒认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将积极参与债市“科技板”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债市“科技板”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相关配套服务体系的专业支持。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债券市场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积极创新,为科创债发行提供精准、专业的信用评级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与创新发展。据悉,远东资信早在2024年1月就在国内评级业界较早向社会披露了《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与模型》,2025年4月正式公布修订版《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与模型》。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